副刊

慢跑族当心!脚跟剧痛
小心足底筋膜炎上身

body2
小港医院复健专科医师苏烱辉示范以肌内效贴布贴扎足弓。

(台北10日讯)44岁苏先生爱好慢跑运动,是马拉松常客,但最近几个月却因为右侧脚跟常出现撕裂般的疼痛而放弃比赛,因为自己是职能治疗师,所以会做些舒缓的动作,但总是效果短暂。

门诊检查后发现步态没有明显异常,肌力与感觉都没有特别改变,再看平日穿的鞋子,发现鞋底内侧与前侧磨损较明显,足部X光显示并无出现任何骨折现象,可是足弓较为塌陷,并在后胫肌的骨接点与足底跟骨处有压痛的状况。



苏先生到医院求诊,进一步使用高解析度骨骼超音波,发现苏先生右侧的足底筋膜虽然没有急性发炎状况,但筋膜明显增厚,并发现组织退化的情形,后胫肌也发炎肿胀。经过与病人讨论改善的治疗方桉后,使用体外震波搭配复健仪器,并以肌内效贴布贴扎足弓,再提醒回家如何拉筋与训练肌肉的方式,三周治疗过后,虽不敢马上挑战全马,但平常跑步与工作已无大碍。

高雄市小港医院复健专科医师苏烱辉指出,正常人的足部由22块骨头、33个关节组成,在这些骨头间有相当多的韧带紧紧相繫,就像钢索绑住梁柱一般,稳定足部的结构。其中足弓便是特别维持稳定与吸收走路冲击力道的结构。足底跟前有着像是超级弹簧的足底筋膜,连接跟骨与趾骨,是天生的避震器。

苏烱辉表示,假如支撑足弓的胫后肌腱失去了支持力道,而使得足弓塌陷造成扁平足,或是因为先天性肌肉萎缩症病患产生高弓足而让关节变形,还是常跑马拉松、久站或是穿高跟鞋逛街等等,这都会使得足底筋膜受到过度的牵拉与伤害,产生退化性变化甚至发炎钙化而引起疼痛,久之便形成足底筋膜炎。

苏烱辉说,当足底筋膜因为种种原因而受伤的时候,便会失去原有的弹性,减少避震的能力。所以有人一早下床的当下,足底的筋膜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张力,因而产生疼痛。

新闻来源:元气网



反应

 

副刊

每一步都痛彻心扉
足底筋膜炎

当早晨下床踩地第一步时,足部尤其是脚跟,突然传来剧痛,走几步后稍微缓解,而后又反复疼痛,跑步运动时更是“每一步都痛彻心扉”,一度诊断为骨刺,治疗后却不见好转,按摩推拿也不见效。

如此情况,极有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俗称“脚跟痛”,亦称跑者足(Jogger’s Heel),日趋普遍但病因未有明确定论的常见足部问题,常被误诊为骨刺,偏离治疗根本方向,名副其实“脚痛医脚”,没有对症下药。



女性患上足底筋膜炎率是男性的两倍。

足底筋膜是位于脚底跖骨与跟骨之间的一片扇形筋膜组织,后方附着在跟骨内侧,前方附着在5个脚趾骨的根部。平常走路或跑步时,足部承受全身体重,这片扇组织因而被伸张,以提供部分的扭力及弹力,并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

由于经年累月的伸张,足底筋膜可能会产生发炎现象,即“足底筋膜炎”,俗称“足跟痛”。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患者的足跟或脚底疼痛,尤其每天早晨下床后,开始走路的前几步,疼痛感最严重。若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行走,也会有类似情况,但疼痛感会在十余步后开始缓解。若将脚掌及脚趾后径的方向弯曲,也会感觉疼痛,若跟腱紧绷,情形会更严重。一般症状多是慢慢出现,约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是双脚出现类似症状。

女性患上足底筋膜炎率是男性的两倍。

病因



主治筋骨伤、针灸微创及内科杂病的中医师林江峰坦言,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尚未有明确定论,风险因素包括过度使用脚部,比如久站、运动量增加以及肥胖。此外,足部内翻或外翻(俗称扁平足与高弓足)、下肢轴线歪斜以及缺乏运动的生活模式也有关系。虽然患者常伴随跟骨骨刺,但尚未清楚是否两者是否有直接关系。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更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会造成足底筋膜炎,比如不正确的姿势,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过度受压以致劳损及发炎。不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是许多人忽略的损伤行为,近年盛行跑步及马拉松等运动,不正确的跑步姿势,还有羽毛球、篮球等大量跑跳激烈动作的运动,都使足底筋膜炎病例增加;脚跟骨质增生(骨刺)者,步行时骨刺挤压和刺激脚跟的滑囊、脂肪垫及足底肌膜,也会引起持续发炎。

风险群

从青少年到老年人,各个年龄层都有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运动员、坐站走路姿势不正确、年长者,都是风险群,不同年龄层的足底筋膜炎成因也有所不同。

林江峰逐一指出,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因为跟骨外伤所致,长期跑跳引起说,此年龄层的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激烈动作,尤其从高处跳下,当早期症状浮现时,就应加以注意和纠正。

老年性足跟痛主因多为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年龄层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抬高足跟可减轻足跟负荷。鞋子方面则应穿软底、后跟部垫软而圆型垫,圆垫中央凹陷,高度约2、3厘米高,这样能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身型肥胖者建议减肥治疗。

鞋内垫软垫

平足症(俗称扁平足)则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在长期行走时出现疼痛,故应在足底中央垫一软垫,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类风湿性跟骨炎患者,应先用药控制类风湿,并在鞋内垫一软垫。

外伤性跟骨痛常见导因为石膏固定不当,在制作石膏足底时,足底应用力将湿石膏向足心挤压,以免因长时间固定石膏做成平底,因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今早下地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

另外,长期穿不适合的鞋子,缺乏足部保护,也会增加足底筋膜炎的风险。

骨科、伤科、针灸微创及内科杂病中医师林江峰

治疗

足底是人体最多穴位和经络的部位,经通全身,所以被称为“人体第二个心脏”,故此,足底筋膜炎不仅仅是脚部问题,若不及早治疗,全身都将受影响。

在中医学,足底筋膜炎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日久或初期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或外敷足部。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采用不同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以达到消炎、止痛及恢复功能的目的,常用疗法包括:

●冷热治疗:消炎镇痛

●针灸治疗

●运动治疗:足底伸展和肌肉强化运动,减轻痛楚,常见运动治疗为站立式足底伸展

●电疗(包括超声波、干扰波、脉冲磁疗、冲击波):加速血液循环、激发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即时止痛、无严重副作用、有效治疗慢性筋腱和韧带发炎。

个人护理

●避免站立或步行太久。

●暂停跑步。

●使用合适的鞋垫。

●鞋底宜用软胶,高度约1寸。

●可选用有气垫的鞋,减轻脚跟受压力。

预防

改变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的习惯,预防旧疾一再复发是最基本的措施,却也是许多人最常忽略/没有坚持做到的事。

其次是减少或避免导致足底筋膜劳损的运动。

时下按摩及推拿日益普遍,一旦感到疲惫或不适,就前往按摩及推拿,是许多人的日常保健方式,对于是否有助缓解足底筋膜炎或预防足部伤害,林江峰坦言,推拿按摩手法是指用手或肢体其它部位,按照各种特定技巧的动作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操作的方法。推拿与按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甚至解决人体的不适感,但关键在于操作者的手法以及对疾病来源的诊断。麻木地推拿按摩就失去了真正手法治疗的意义。

迷思

很多时候,患者都被告知疼痛是骨刺所致,尤其照X光时,部分病患确实拥有骨刺问题。但临床发现,跟骨骨刺的病人,在经过治疗及痊愈后,跟骨骨刺依然存在。需知骨刺的生长是为了稳定骨架以及结构的张力,假设一味认定是骨刺问题,可能就偏歪了治疗方向。

【医师忠告】

及早寻求治疗,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切记须找合格专业的医师,正确治疗及减短治疗过程,切勿畏病忌医。若是初期疼痛,可泡温水缓解。

报道:陈绛雪 摄影:陈成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