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们可以这么做吗?/方城

日前,去上课,读到一篇教学演示的视频。内容大概是说老师可以怎么通过教导波兰作家——阿·卡斯基的文章《检阅》来提升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文章讲述某班孩子要参加国庆节的检阅活动,可是却因为班上有个左腿不方便的同学而陷入沉思的故事。有人建议把残障的博莱克放在队伍中间,不易被发现;有人建议让他不参加,以免丢了班级的脸;后来有个同学说让他走在班级最前方,让大家都看见他,因为他也是班级的一员。



最后一个建议被接纳了,检阅时,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赏。看着检阅队伍,一个老师说:这个孩子真棒!另一个说:这些孩子真棒!前者敢于面对自己的缺陷,并且克服它;后者称赞同学间友爱互助,团结一致的表现。

培养孩子同理心

视频中,中国的老师让大家以演戏的方式,带出整篇课文的内涵。先讨论文章人物提出的建议带出怎样的人文思维,再让同学们体验残疾人拿拐杖的辛苦。这不仅让孩子们学到同理心,也明白了说话技巧。这样的活动,的确耗时耗力,但肯定让孩子们印象深刻,进而贯彻于生活中。这肯定比老师们天天口提面命,告诉要他们有同理心,要如何说话来得更有效果!

现今社会,我们要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只会答题的学生,我们希望培养更多心中“有温度”的主人翁。他们习题做少了没关系、考试考砸了没关系,最重要他们懂得如何与人共处,懂得如何关怀别人,懂得如何以大局为重。这些才是现今教育最该着重的事。

然而,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不管怎么改,怎么变,我们始终还是为赶课程,赶进度,而让孩子在无形中成了冰冷无情的机器,也让一些被边缘化的孩子掉入抑郁的漩涡,不可自拔。



这,是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呢?

反应

 

言论

师资荒,永远的问题/方城

新学年伊始,大家都还没喘过气来,就已经传来老师们竞相拿表格退休的新闻,加剧教育界师资不足的问题。

那些没有提出申请的老师,大多是为了生计,逼于无奈的留下而已。

正如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我想教育界也面对着这个问题,尤其是华文老师。

新晋的华文老师如凤毛麟角,根本就是一师难求。在我校,最年轻的华文老师也近不惑之年了。

当我们在议论为何年轻人不当老师之际,我们也不妨思考一下为何在职的老师一直想退休?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选贤任能,人放在对的地方,才能发挥所长。

十项全能 文武双全

然而,时代改变了,当老师的似乎不像以前只需专注于育人,还要十项全能、文武双全。于是,老师被指令担任什么职务,老师都必须接受,不然就是违抗命令,严重的话还会被施予纪律处分!

在任何公司,如果一个人被告知要执行什么新的任务,说那是学习,我觉得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换作是老师,就比较困难,因为老师是得面对学生的。

试想,如果你是学生,老师比你还逊,你会敬佩崇拜他吗?这样下来,尊师重道还会存在吗?当我们感叹今日学生难教之际,是不是也得思考一下其背后的原因呢?

当老师无法发挥所长,学生对他们就不会敬仰,学生不敬仰,教学工作就会变得艰辛难行;老师被委于不是他专业的任务,难免会有压力,还得随时面对被学生及家长问责的恐慌。

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年轻教师也许还可以熬过,但对上了年纪的“老”老师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这不是才开学吗?就有好几个老师陆续病倒或眼睛泛红(眼睛爆血管)了。

金钱和生命相比,许多老师都会选择生命。累垮了自己,根本不会有人怜惜。当教育部长说开学第一周,学生不必上课,师生心情愉快,借机联络感情的说辞一出,我只想说:课纲没有减少,时间却少了,老师除了备课,还要办活动,个中的累,无法言喻,我不认为有哪个老师在这一个星期后还是精神抖擞的。

我们一直说把时间还给老师,但是普罗大众或高官显要对老师的不信任,不断制定新机制来监督老师,引发的是无止尽的疲累,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离开而已啊!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不无道理。如果我们继续要求老师“十项全能”,师资荒,恐怕是永远的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