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德国对华为彰显中立/陈文坪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华为参与竞逐5G在德国的建设工程,持开放态度。这是可取的。

媒体报道,德国5G频谱竞标3月19日正式启动。针对是否乐见中国企业华为参与德国5G建设问题的提问,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表示,不会因为一家企业来自某个特定国家就将其排除在外。



换句话说,华为在德国参与5G电信工程建设,并没有被德国当局禁止。

默克尔清楚说明将对这些参与5G竞标的企业提出要求,并将相关的要求写入到电信法规之中。

可见,用监管的方式来规范企业必须遵守的行为,比起禁止企业参与5G科技建设来得更积极,也更有作为。

其实,任何电信运营商都有可能提供一些“敏感性”的信息。这包括西方与东方的电信公司。可以这么说,泄密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



但是,如何预防?立法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管制措施。只要法律法规健全,电信运营商铤而走险泄密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电信法律须严谨

有了法律的规章与条例,企业也可以拒绝任何组织要求提供信息。包括来自于政府部门、或监管机构的请求。有了法律规定,这也可避免监管当局将“黑手”伸进来要这、要那。

因此,制定电信法律越严谨,对企业来说是利多于弊。 可以避免无谓的争端,甚至可以说是为保护企业正当权益,提供了保障。

默克尔强调,她完全不认同的是两种做法:一是把高度敏感的安全问题放到公开市场上去解决;二是对于一家参与5G竞标的企业,仅仅因为其来自特定国家就将其排除在外。

默克尔这样的说法,不但会受到欧洲其它盟国的支持,也“打回”美国一巴掌。

的确如此,高度敏感的安全问题,必须是在内部加以解决,而非拿到公开场合来谈论或辩论。而公平对待参与的企业,是政府所秉持的一贯做法,必须坚持。不能因美国口头上说有安全隐忧而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前,就禁止特定企业的参与,这不但不符合德国的利益,也有损德国政府的形象。

政商必须要分开

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断打压华为的海外扩展计划时,中国企业及企业管理者必须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尽可能的话,避免与政府走得太靠近,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放弃与政府“剪不断、理还乱”的政商牵扯,用更加透明的管理方式经营企业。以避免落人口实。

企业家必须减少不必要的政治光环,专心经营企业是企业家的任务。如马云就是很好的例子;之前任正非主动放弃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称号也是正确的做法。无谓的被冠上某些“政治名誉”,看在外国人的眼中,就是“政商”相关联的体现。

默克尔不顾美国不断公开指责使用华为产品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美国也恫吓如果使用华为5G产品,无法与其分享所收集到的情资后,还是在德国开始竞标5G频谱开始时,公开表态不会禁止使用华为技术与产品,对华为在西方国家参与5G的竞标工程,将会是一大推动的助力。

美国将不会停止,甚至会持续围堵华为的行动。而德国坚持让华为参与5G工程建设的这一做法,将让更多国家能按照本国的发展与需求去评估哪项技术是最适合本身长远的经济与成本利益的。德国的做法,值得亚洲国家的支持。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回暖 华为夺回出货量第一

(北京26日讯)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时隔两年首次回暖,出货量由连8季负增长转为与去年同期持平,达6770万台。其中,华为凭借Mate及nova系列热烈的市场反响,经历了13个季度,重夺中国市场第一。

综合IT之家、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华为出货量达1,170万台,年增70%,市佔率升至17%,为相隔逾3年重夺中国市场首位。

Canalys高级分析师朱嘉弢分析,中国市场在年初的成长速度仍低于全球11%的复苏速度,给予华为抢佔市场份额的空间,迅速夺回桂冠。Mate 60系列的生产及供应短缺问题,在第一季逐渐改善,成为推动华为整体成长的重要因素。

除高阶产品线外,朱嘉弢表示,华为在12月发布搭载鸿蒙4.0并支援双向卫星通讯的nova12系列,进一步扩展麒麟晶片的应用范围,成功拉动中端价位段的表现。据他观察,华为逐渐成为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和其他边缘运算设备的第三大作业系统,有望打破安卓和iOS的双寡头竞争格局。

至于其他,OPPO Reno 11系列表现亮眼,协助迅速跃升至第二,出货量达1,090万台,较去年同期减少17%。

另一方面,荣耀、vivo、苹果在去年第四季的积极出货后放缓节奏,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荣耀以1,06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三,年增9%;vivo以1030万台的出货量紧追在后,出货年减9%;苹果出货量为1000万台,较去年同期大减25%。

另外,Canalys研究分析师锺晓磊表示,生成式AI手机成为中国厂商在本土市场打造差异化高端体验,预计新一代生成式AI手机在2024年将占中国市场出货量的12%,领先全球9%的平均水平。

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指出,儘管华为开年势头强劲,Canalys对2024年的市场预期维持1%温和复苏的判断。展望今年,行业讨论的焦点是竞争加剧和透过创新构建护城河,这将极大考验厂商在多通路管理、价格控制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