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全球增长周期延长/白文春

原已高度不明朗,并预计放缓的全球经济前景近期显得更为黯淡无光,一直是支撑全球经济最后一根支柱的美国经济,去年杪开始出现转弱趋势。

这主要受中美贸易战,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以及美国政府政策不明朗,导致政府部门暂时关闭的影响。



美国经济预计今年进一步失去增长动力,因为美国政府减税刺激经济的正面效应预计将在今年杪式微。

美国以外,欧元区、日本、中国及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早已在去年下半年下行。到了今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也不乐观。

全球经济放缓及美国经济前景不乐观,促使美联储放软其货币紧缩政策的立场。去年中,美联储还预示会再加息3次,但到了去年下半年,已减至2次。

今年1月份会议,美联储进一步放缓其货币政策立场,表明在加息方面需要”有耐心”,这和之前几次会议的”逐步加息”立场,已有明显改变。

这显示,美联储或将在未来几次会议暂停加息,导致其货币紧缩政策步伐放缓。我认为,这将提供一些喘气空间,减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不仅是美国预计在今年放缓货币紧缩政策立场的进度,欧元区也预计采取类似做法。欧洲央行已通过重振银行长期再融资业务的目标,祭出新一轮的刺激经济措施。

各国纷放宽政策

欧洲央行也表明,今年杪之前,不会进一步升息。去年初,欧洲央行曾表明,将在今年初升息,但去年下半年经济数据欠佳,已迫使它将升息时机展延至今年杪。

另一方面,日本尽管暗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但这个承诺并不强。

中国就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放宽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去年四度削减银行法定储备金,并于今年初再度这么做。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宣布将2019年财政赤字预算,财赤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2.6%提高至2.8%,包括削减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的缴纳率。

中国也计划将制造业及其他工业的增值税(VAT)税率,从现有的16%削减至13%;运输及建筑等领域的税率则从10%降至9%。

挺过今年明年加速

上述各主要经济体放缓货币紧缩政策步伐及放宽其他重大财经政策,其实是2015/16年历史重演,当年,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也一样迫使美联储放缓货币紧缩政策。

欧元区当时于2016年3月扩充量化宽松政策,以支撑转弱的经济前景。

日本则在当年6月扩充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则在2015年减息多达5次。

中国当时也允许银行使用贷款作为抵押品,以及与人民银行进行债券掉汇,以支撑已放缓的经济。

各大经济体的上述措施奏效,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推高至3.6%,并将这股正面效应延伸至去年下半年。

在这之前,全球经济增长从2014年的3.6%,于2016年放缓至3.2%。

整体而言,我认为,各大经济体这次放缓货币紧缩及放宽各项政策,预料也将像上一回般奏效,为全球经济提供支撑。

因此,我预估,全球经济增长循环周期将延伸至明年,而且预计今年经济放缓后,于明年加速增长。

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仍受控制,因为全球央行每当发现经济出现任何下行迹象,都预先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经济恶化。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财富效应 美联储措手无策/何子扬

美国经济衰退的理论,从来都不缺热度。去年以来,关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甚至是不着陆的呼声日渐高涨。但与此同时,美国传统的经济衰退预警指标——10年与2年期利率的倒挂显示,美国有陷入衰退的迹象。

这使得美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提高,也让市场对未来走势预测的分歧明显扩大。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在实体经济表现不佳,各大企业开始裁员,地缘政治的冲突造成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紧张,但股市却创下历史新高。这个现象是否正常?

如果把实体经济比喻成主人,而股市则是在主人身边徘徊的狗,很显然后者跑得太远,把主人远远抛在身后。

这就是危机的开端,也是风险日益升高的阶段。当然,大部分投资者在股市上涨时都不看估值,在股价大幅下跌时才开始关注风险。

从2020年的医疗手套,再到2022年的电动车狂潮,又有多少投资者能全身而退,所有的崩盘背后,都是市场对趋势的过度乐观所致。

股市财富效应

回到美国经济的课题。是什么原因让股市在实体经济表现不理想的背景下还能创下新高?答案就是——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

美国长期都是处于劳动力过剩,但在疫情之后,这个模式却被彻底颠覆,大量年轻人离开劳动力市场,退休潮超出市场预期,导致劳动力的供应急速下滑。

而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持续喷出的资产价格,从房地产到股市,再到比特币,资产价格的膨胀,让大量劳动力离开市场而导致劳动力的供给严重不足。

企业为了填补空缺,也被迫开出更高的工资吸引员工,造成工资/物价的螺旋性通胀,这也是美国物价高烧不退的原因。

另外,美国家庭和企业在本轮的经济周期与过去的危机相比,展现出明显的韧性。高流动性的环境和资产升值,使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稳固,而家庭部门也在大力去杠杆,净资产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美暂躲过衰退

所有的现象,都是资产价格的膨胀所引起,也让美国经济暂时躲过衰退。

另一边厢,从需求端来看,美国的制造业景气逐步回温。回顾疫情爆发初期,全球库存水平大量积累,导致过去两年企业都陷入去库存的困难。

在库存即将消耗殆尽,美国在今年即将进入库存回补的周期。库存的累积会带动生产和雇佣,这也是大宗商品,包括原油和工业金属的价格在近期强势反弹。

但在库存回补之后,美国经济失去动能的可能性极高,因为高利率的环境是很难推升美国的实质需求。从苹果暂停电动车计划,再到特斯拉的产销大幅不如预期,其实这些都是市场需求冷却的迹象。

降息预测延后

美国当下所发生的时空背景,和1980年代初期的大滞涨(Stagflation)有高度相似的地方。美联储对物价的误判,地缘政治的风险(石油危机),加上货币政策的政治化,都是导致物价反复发作的起因。

最终的结局,就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大幅提高利率,把物价的泡沫给搓破。

如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经济的复苏,也象征美国的物价根本不会出现美联储预期中的放缓,这也是市场持续推迟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因素。

从近期个地方联储官员和理事的鹰派讲话能发现,他们都认为美联储在今年不应该有太多下调利率的空间。

现在的股市,基本上是把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完美的定价。虽然没有人能准确预测美国经济会何时衰退,但美国经济已经是强弩之末。在需求停滞的背景下物价高涨,留给美联储的只是不可能的任务。

在政治压力下如果选择降息,资产的泡沫只会持续膨胀;但不降息,美国人民和企业可能就会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唯一解决物价和滞涨的办法,很可能就只能通过资产价格的调整,去浇灭股市的财富效应。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