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谙华语,未来恐不再是优势/江振鸿

马来人经济行动理事会日前宣称,私人企业以工作上需要掌握华语为借口,来优先录取华裔应征者。

我且对这个课题的是与非不予置评,因为在种族情绪的影响下,某方已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就算中国的客户有多大,一间公司恐怕只有少数的岗位在工作实际上是真的需要用到华语;而另一方也在相同的情绪影响下,在指责对方玩弄种族情绪的同时,不去正视及检讨私人企业届是否不管工作上有没有实际上的需要,都一律要求应征者须谙华语?



举个例子,一间工厂,就算其主要客户是中国,但是当要聘雇一名生产部主管来管理一班以印尼外劳为主的生产操作员时,总不成要求这个岗位也须谙华语吧。

其实,我国华裔,尤其年长一辈的长者,都对于中国的经济崛起感到无比自豪,并认为精通华英语的我国华裔子弟在中国发展将占有巨大的语言优势。

记得尚在大学时,一名长辈告诉我,中国的职业市场将是精通华英语的我国华裔的天下,因为无论是在中国投资的外资,或想打开世界市场的中资,都需精通华英语的双语人才充当双方的沟通桥梁,因为当时中国人的英语普遍上不行,而外资的华语更是不行。

而毕业工作后,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崛起,过去十年来,在工作上,我都与来自中国的客户、供应商及同事有所接触。而我发现到,这些年来,在与这些中国人的沟通过程中, 我的华语已逐渐派不上用场,因为不似排外性強的日本及韩国,尤其是在外资公司或主打国际市场的中资公司工作、执行人员或工程师级别以上中国人的英语掌控能力可谓一日千里。

我几年前曾经出差过中国一趟。记得我当时在那边的接待及联络人竟是一名常驻在当地、来自印度的外派人员。这名一句华语都不会说的印度大兄,能够在那边“生存”几年,中国执行人员或工程师的英语程度可见一斑,因为当地在工作上与他有所接触的,都是这些来自中国的执行人员或工程师。



中国主持人英语流利

此外,我目前在工作上每周所须出席与客户的电子连线会议中,来自中国的会议主持人更是能全程用流利的英语在会议中发言。

最后,令我感气结的一件事,我曾经主动与一名中国客户讲华语,试图以此来拉进关系,岂知他却以一口流利的英语来回答我,显示出他不愿与我讲华语的意愿。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被公司外派到中国出差的机会、到中国发展的机会、与中资发展业务的机会,谙华语,恐怕将不再是绝对的优势了。

反应

 

言论

PADU是否多此一举?/江振鸿

PADU系统,似乎多此一举。

首先,因为PADU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鉴定相关民众是否符合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如果以普通正常人的思维度之,在输入收入资料的那一块,恐怕只会少不会多,或至少与申报所得税的收入相同(以避免税收局因为收入资料的不符合,而找上门来)。

所以,民众的收入资料,国家内陆税收局恐怕已是齐全,只要PADU系统能与内陆税收局的数据库连线,所有有申报所得税的民众的收入资料,一览无遗。

第二,此PADU系统也需相关民众输入其所负担的人数。

这点意义很重大,因为同样的收入,如果负担的人数不一样,其可支配收入也将不一样。如果有关当局是以扣除负担人数后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是否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可也无形中,鼓励我国的生育率,因为这个补贴将是长期性的,不似一些华团那一次性的所谓生育率奖励。

而就如上述收入资料的例子,只要PADU系统能与国民登记局的数据库连线,所有相关民众的孩子乃至父母的这些资料,也将一览无遗。

补贴资格是否公平?

此外,PADU系统也需输入相关民众目前的保险及银行,包括车房和个人贷款的每月偿还负担数(Commitment)。

虽然政府尚未公布这项目标式补贴资格的计算方式,但是如果其计算方式是以收入扣除所有这些车房和个人贷款偿还负担数额后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是否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这则无法令人苟同。

因为同样的收入,有能力买车买房的人,比起没有买车买房且被迫租房帮屋主偿还房贷的人,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是否公平?

同样的收入,那些买大车大房(车房贷偿还负担数额较高)的人,比起只买可负担的车子及房屋的人(车房贷偿还负担数额较低)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是否公道?

而同样的收入,那些理财能力低下,所以得申请个人贷款来偿还因过度花费而造成的债务的人士,却比起因为善于理财,所以无债一身轻的人士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这又是不是对于鼓励人民精明理财的目标,背道而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