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散文的真

《过而不往》是本地作家林春美的新书,书中后记提到作者对散文的信念:散文之艰难或许是其让作者无可匿藏的文体本质……散文对真诚条件的要求,对创作者形成一种“有意抒发”与“适度逸隐”的张力,构成了创作者难题。



书名:《过而不往》

作者:林春美

出版:有人出版社

上大学前有段非常欢快的阅读时光。每个无人的午后,独占客厅大沙发,随手翻开一本书就读。读不下就换一本,或干脆倒头大睡。

那时读了些什么书?不大记得了。只记得都是文学类,小说、散文或传记。读了好作品就全身发烫,也学人摇起笔杆创作。写了几篇当初自以为石破天惊的作品,幸亏没有一头热地拿去发表,不然就丢人现眼。



在一本书轮替另一本书的无聊午后,渐渐地培养起对文学的喜爱,也慢慢地有了一些想法与疑问。当时其中一个困扰我的问题,什么是散文?它与别的文体,如小说,如何区别?

重点在于真实

这个疑问,直到在大学时选修林春美老师的散文创作课,才算得到圆满解答。

就我的理解,辨别什么是(或不是)散文的重点不是形式与技巧,而是真实。所谓真实,指的是散文作者诚恳地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生命历程、对事物的见解与感悟。

也因为散文贵在真,读者在阅读中往往预设了文中叙述的事件与情感都是真实的。当然,即便如此,作者仍可发挥自己的创意,只是必须服从于真诚条件。我把这理解为散文的伦理。

林春美。

有意抒发 适度逸隐

最近读林春美老师新书《过而不往》,书中后记就提到了老师对散文的信念:“散文之艰难或许还更在其让作者无可匿藏的文体本质。它与作者距离太近,暴露性太强……”而散文对此真诚条件的要求,诚如作者所体会的,必然对创作者形成一种“有意抒发”与“适度逸隐”的张力,构成了创作者难题。

然而,这种散文伦理与由此引发的创作者难题,不尽然全为市面上的作者(与读者)所接受。偶尔仍会发现一些作者挑战“真实”与“虚构”的二分法,有意或无意地模糊掉散文与虚构文体的边界。换言之,他们对散文的理解,与我对散文的认知,不是同一回事。

必须坦诚,作为散文伦理的“原教旨主义者”如我,很多时候对这样的创作态度是相当无所适从的。

说回《过而不往》。读此书时,让我回忆起过去仍是文青时代的自己。从进大学前对文学充满好奇、疑惑,到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生活而与文学渐行渐远。虽然一直坚持着阅读,但书柜上的主角早已不再是文学。至于马华文学,更是尘封箱底,不见天日。最近不知为何,突然又读起马华文学,数算下,都读了几本小说和散文。

细微观察 构筑形象

《过而不往》收集47篇散文,创作年限横跨二十余年,内容包括槟城书写、校园生活、日常生活等,大体上都是短小精巧之作。如同作者在后记所言,这类型作品在文学奖风行时代,大概不符合主流审美要求。但是,在我来看却更贴近生活,其中也有不少佳篇,比如〈夜晚的声音〉,以文字描述声音,以声音追忆消逝的老家。在静夜里,透过听觉观察家人的作息、城市的动静,一户家与一座城,尽在耳中。

其他与声音相关的记忆书写如〈乡音〉,作者在台湾用“闽南话”与漳州老太太沟通,却发现彼此语言虽同宗却不相通,自己说的其实不是“闽南话”,而是槟城福建话。

更有趣的是,即便是自己老家的槟城福建话,也难免在传承中发生裂变,“关仔角”误念成“番仔角”,“牛干冬”错称作“原冬”:“三音节词被去头截尾,合成作‘原冬’之后,‘牛干冬’就完全让我丧失了对牛与牛棚的想像。”从而指出了声音(乡音)与地方性之间的连接与断裂。

构筑立体丰富城市形象

以上所列举的,旨在说明,短小篇幅的散文不必然就先天不如巨构散文,它也可以透过作者的细微观察、表现手法,构筑出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城市形象。

其实,林老师笔下的槟城,就曾经引发我和几位同学的兴趣。当年曾北上与两位散文班好友,特意去寻访文中的风车路、聚宝楼所在地。印象中我们曾在聚宝楼坐下喝了杯饮料。

当然,不排除我记忆出错,我们那天其实并没有找到聚宝楼,在遍寻不获而喉咙干痒难耐的炎热午日,我们在附近随便找了个茶室休息解渴。而这段记忆在日后被潜意识偷渡成散文中的聚宝楼。

文学创作 面对孤独

如今回想,大学时期的散文创作课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老师擅于引导同学做讨论,连平常上课安静不说话的朋友,都愿意举手发表意见。老师也愿意接纳学生的不同见解。记忆中,就曾有过在经大家讨论后,老师同意同学们的分析,认同某篇散文名著在结构上有瑕疵。

当年在老师鼓励下,身边同学、朋友都尝试动起笔写作,也出版了学生合集,当时有朋友更说,第二本很快就出来。然而,十余年过去了,许多人早已“被生活给磨平”,包括我自己。

严峻的职场求生记,无常的生命历险记,像一波波的浪涛轮番冲击海岸,再坚硬的海堤也被磨成细沙。这时才真正体会“不要被生活给磨平”(当年谢师宴上一位老师给毕业生的赠言),背后的沉重意味。

创作环境相当寂寞

很多同伴早已停笔不写,对文学也不再热忱如昔,包括那几位我觉得颇有才华的学长学妹。少数仍创作的朋友,经历了从过去的喧嚣热闹,到今天千里单骑的创作环境,大概会感到相当寂寞吧。

但创作本是个人之事,况且这样的转变也没什么不好,能够让自己更真实的面对自我。人唯有勇于面对孤独自我,才能走得更远。

文学创作亦如是。

吴小保

吴小保

反应

 

商余

相煎何太急?

文|冬阳

今年5月,我首次受邀为吉打州中学生文学创作比赛担任评审,当评审勾起一件往事。

若干年前,我参加某散文创作全国赛获得冠军。颁奖当天,我有机会和两位评审(简称B和C)聊天,我得知:B把冠军判给亚军得主,C把冠军判给我,冠军花落谁家就靠最后一位评审A的定夺。A最终把冠军判给我,遂开始了我的噩梦。

冷言冷语

那天颁奖典礼的环节之一,3位冠亚季获奖者必须上台发表获奖感言,颁奖典礼结束后是午餐。

在餐厅等上菜时,因为完成上台发言的任务,我如释重负,开心的和旁座另一名获奖者聊天。未几,坐对面的A以为我因获奖而沾沾自喜,他声色俱厉在一桌人面前发言,大意是叫我别太得意,我这篇获奖文章如果参加某大型文学征文赛,第一圈就会被淘汰……

A的冷言冷语,如利刃刺向我,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起来,大家面面相觑,我惊呆了。

A并不了解,我喜欢把生活故事写成文章,文章获刊登,我有成就感,文章若参赛获奖,是Bonus,我从来不对获奖寄予厚望,就好比我热衷晨跑,我喜欢跑完后的大汗淋漓,感觉健康,不为奖金而跑,跑步能获奖固然好,没获奖我也一样开心跑。我觉得A反应过激了。

事后回想,我第一天抵达酒店就碰到A(主办当局安排外地来的嘉宾住同一间酒店),他劈头就对我说:“人家赵匡胤是宋朝王帝,名字有胤,你的名字也有胤,你撑得起吗?”弦外之音是我的获奖文章不咋的,却获得冠军?我当时听不出缘由,心想这个人有点怪,胤字是根据字辈谱而来,由不得我选择。

求好心切

如果我是A,我会通知主办当局参赛作品未臻水准,决议从缺,即只设亚军、季军和安慰奖,没有冠军,而不是做了决定,觉得不值或反悔,再言论尖锐伺候获奖者,效果适得其反。

我也知道,A只是恨铁不成钢,求好心切,希望夺魁作品是旷世之作。写作不容易,写作的报酬微薄,大家都是热爱创作的写作人,相煎何太急?每每望着那一座写着我的名字的冠军奖杯,我百感交集,难免心酸。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