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纪·深渊归来》

去年八九月,马来西亚华总委托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吉玻分会以及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北马分会联办第十五届马华文学节的闭幕礼。罗秋雁、冰谷、陈政欣和陈秋山开始积极策划,也拉我一起参与,出版一本北马诗歌、散文与小说的选集,以配合文学节闭幕礼的推展。



几回小组讨论后,甄选文稿的细则初步拟定,就作家人选、作品类别有共同看法。选集决定收入小说、诗歌和散文3大类型的作品,入选作家也需要符合3个条件:一、必须出生或移居于北马区域内;二、出生于北马但已移居外州;三、尚在世的马来西亚籍作家。限于篇幅,每个作家只能提呈一种文类的作品。

选39作家作品

结果,来稿反应令人鼓舞,数量可观,从供稿中选了39作家的作品,写散文的人数最多,占17位;诗歌次之,有12人;小说10人。正巧文学节的闭幕礼定在3月9日。

选集的书名,经讨论后,决定采用《纪·深渊归来》,那是邡眉的散文题目。选集收入林锐洝先生以及冰谷的《序》,两人着笔旨意不同,前者呼吁社会重视文学,后者就文集编选的设定、北马作家群像以及出版概况等事项一一阐述。陈政欣也在《编后话》中叙述编辑的过程。



反应

 

副刊

遗憾和遗珠
——《纪·深渊归来》的涟漪

《纪·深渊归来》封面。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宋·冯延己

为配合第十五届马华文学节在半岛北端的双溪大年举行,大马作协槟吉玻联委会在马来西亚文化协会总会荣誉顾问林锐洝先生的赞助下出版了《纪·深渊归来》——一本以北马作家为基楚的散文、小说、诗歌选集。没想文选出版后,对未在书中出现的作者造成某种“伤害”。



文集的编选工作由冰谷、苏清强、陈政欣、秋山4人组成。尽管冰谷在本书“序文”结尾表态:“若出现任何谬误或瑕疵,乃编委之疏漏”,但仍不幸地出现敏感反应,这是非常令编者深感遗憾的事。

我必须在此重复我们选稿的规则,“入选作家需符合3个条件:1、必须出生或移居于北马区域内;2、出生于北马但已移居外州;3、尚在世的马来西亚国籍作家。”换言之,符合3个条件的作家我们才发函邀请参与投稿。

这个过程,我们也感到相当混淆,有好些作家行踪不明,起初只得30位,后来逐步挖掘,数量增加,就连傅承得、赵少杰两位诗家高手不愿加盟,也着实令编者仓皇莫名。另外有个问题也教我们难以置喙,没有出版过文集的作者要录取吗?类似思考有时也让编者举足不定。不少作者虽没有文集出版,然作品的数量和运笔能力不逊于有著作的作家。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把他们融入了文选,让选集更加多元化。

遗漏不少闪亮名字

对于那些已经移居国外和已经逝世的北马作家被拒于门外,我在《纪·深渊归来》的序文中敘述甚详,恕不再重覆。文集编选截稿后,我们发现仍遗漏了不少闪亮的名字,邱琲钧、梅淑贞、邱苑妮3位女将表现优越,在文坛上各展丰华,我们几位编选竟然一时疏漏,没把她们纳入文选中;另外多次散文征文获奖的冬阳也失踪影,而耕耘不辍常在面子书发表作品的黄顺来的缺席,更使我们惴惴不安。黄顺来的胶林散文题材新颖,他的〈拜那督公〉、〈橡胶园里的古墓〉被收录在《胶林深处——马华文学里的橡胶树》一书中。黄顺来、冬阳两人勤于创作,对于作品的出版仿佛水过无痕,全不在意。黄在面子书上刊登的除了散文、微小说,尚有家庭伦理戏剧,是向多方面发展的耕耘写手。



我曾多次强调过,“是宝石,终就会发光”,优质文学的潜在能力无人可遏止,至于有人认为文章没被收录是被“排除”而“受伤害”,那实在是太抬举《纪·深渊归来》了。我们所收录的文稿真有那么大的文学质量与社会功能吗?

北马散文、小说、新诗选集不过是纪念性的结集,“吹皱一池春水”绝非我们本意。文选截稿后所留下的遗憾,这里算是为“遗珠”作了点补遗,相信“补遗”之后仍有“遗珠”,那是非编辑所能弥补/控制的后话了。

(注)作者在上篇专栏〈大年城亮起一盏灯——第15届马华文学节〉有笔误,现更正如下:华人文协吉隆坡分会署理兼闭幕礼工委会主席吴卉云实为“华人文协吉玻分会”;吴卉云实为“吴卉芸”之误;麟莎集团创办人林洸安实为“林锐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