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多管道纾困 惹国进民退疑虑
中国“输血”4250亿救民企

东莞一家玩具厂倒闭后,遭法院查封厂房。

(北京25日综合电)中国经济快速放缓导致民间企业经营困难,当局去年成立各种质押纾困基金,透过入股对上市的民企“输血”,再掀“国进民退”质疑。

中国媒体报道,纾困基金总规模已近人民币7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4250亿令吉),有63家企业完成受援。



中国经济增长在去年创下了28年来的最慢速度,官方称全年增幅是6.6%,而四个季度的表现是逐级下滑。

造成GDP下滑的原因,中国官方将其归咎于中美贸易战,认为贸易战造成了中国经济陷入增长困境。

2018年以来,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规模、占比达到历史高点,大股东质押总市值约4 兆元,股权冻结频率大幅高于过去数年,断头风险不断恶化。

官媒《证券时报》报道,2018年10月,随着深圳市国资入股上市公司,打响股权质押纾困第一枪以来,有关各方透过各类金融机构等设立质押纾困专案基金。截至目前,各类纾困基金总规模已接近7000亿元。

其中包括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政府成立的纾困专案基金合计规模约为3537亿元;券商资管基金和纾困基金合计规模约2177亿元;保险资管成立的纾困专案产品规模达1083亿元;沪深交易所合计发行18亿元纾困专案债。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10月13日深圳政府宣布安排数百亿纾困资金以来,截至目前A 股已有125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受援公告,63家实施完成。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成为受援主流。

报道指出,截至2 月22日,A 股全市场股权质押市值已从2018年高峰时的6兆元逐步下降至4.82兆元,而质押股数从今年1 月初的6329亿股下降至6290亿股,减少39亿股。

报道还说,前述已完成受援的63家企业,今年2 月1 日到22日,股价平均累积涨幅达19.17%,市值合共成长 701.08 亿元,完成受援的企业平均每家市值成长近11.13 亿元。

中国珠三角地区百业争抢员工的荣景一去不复返。

民企违约潮加速

中国民企债务违约潮继续加速,外媒报道山东28家民企债务违约、寻求债务重组消息的同一天,中国民营投资巨头“中民投”旗下的债券也因债务违约,在猪年首个交易日遭遇崩盘。

专家认为,中国鼓励贷款刺激经济,是民企债务违约的祸首。

据外媒12日报道,他们获得的山东省法院文件显示,当地至少有28家私营企业,因为贷款担保违约,正在寻求债务重组,其中有两家还名列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

同一天,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集团“中民投”,也在猪年首个交易日遭遇崩盘。

这个民企巨头旗下有一只名为“17中民G1”的债券,当天盘中一度暴跌30% ,还两度临时停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东北考察表态支持民营企业。(新华社)

两会关注民企困境

时序进入2019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不惑”,迈向全新阶段。在新节点,民营企业会否继续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部分?下月即将到来的中国全国两会,成为观察者的窗口。

香港《文汇报》报道,目前加速转型仍是中国的头等要务,外界预料今年中国政府将调低增长预期目标,并采用更有弹性的区间目标,这不仅是应对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现实选择,更是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求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表示,改革比刺激更重要。

管涛认为,稳增长最重要是提振市场信心,应更多从切实的改革措施入手。近年各部门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支持民营经济,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政策的实施是长期的过程,有时滞性,但另一方面,缺少体制机制的安排导致民企无从着力。只有制度上创新,并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才能将市场各方预期稳定住,才会有稳定的投资。

“现在很多政策都留活口,比方说一方面鼓励给中小微企业放款,另一方面又强调监管标准不放松,所以企业不敢投,银行不敢放。因此,还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则认为,当前民间资本预期不稳,有项目不敢投,稳预期成为重要任务。民营企业预期的提高,理论创新和法律调整要跟上,要通过理论创新,重新阐释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调整法律,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

相关新闻请点击:

年轻移工偏好服务业 中国制造业陷人力荒

商界丧失信心 中国精英出走

反应

 

国际财经

避开诸多经济限制 人民币却难逃美联储引力

彭博社专栏

在贸易战的年月中,中国找到了避开美国对其经济施加各种限制的方法——从对最新手机芯片的限制到伊朗石油制裁。但即使是北京,也无法轻易摆脱美联储的引力。

经济学家从中国本周的经济数据吸取了两个教训。首先,虽然今年年初经济增长的步伐健康,但可能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越来越难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实现这一目标。

原因如下:尽管中国正在对抗通货紧缩,但美国通胀顽固,美联储推迟降息;这让美国10年期国债与中国国债的收益率差创下纪录高点。正设法捍卫人民币的中国如果降息,将进一步扩大这种差距,令已低迷的人民币更加承压。

BCA Research首席新兴市场和中国投资策略师亚瑟·布达吉安表示,该国政府目前更重视的是汇率稳定。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本周指出,随着美联储推迟放松政策,亚洲大多数央行今年启动降息的时间也会更晚,如果降息的话。

即使在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升息之后,日元兑美元已跌至34年新低,从印尼到韩国等国也介入,以支持本币。

中国央行自8月以来就未调整目前为2.5%的1年期政策利率,尽管居民消费价格几未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已经连续1.5年下降。经济增长由工业和出口挑大樑,家庭支出则因房地产危机而受到抑制,更便宜的信贷将有助于支撑国内需求。

优先捍卫人民币

但从去年开始,捍卫人民币比以往具有更高优先次序。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国最高领导层承诺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习近平今年早些时候则强调,金融强国要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中国需“强大货币”。

所有这些都促使中国央行自去年底以来开始使用中间价。TS Lombard认为,中间价等于在1美元兑7.32元人民币的水平上划了一条线。

许多分析师预计,这项策略将持续下去,尽管央行本周让中间价跌破窄幅区间。

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的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亚当·沃尔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希望市场能够像2023年底那样帮了大忙,当时美元走软,中国央行因而能停止干预。

捍卫人民币意味着中国央行得采取其他工具来实施货币宽松,而非降息这种更直接影响人民币的举措。

华尔街分析师正在推迟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日期。摩根史丹利经济学家将预测从第二季推迟到第三季。瑞银集团不再预计,央行年内会下调MLF利率。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