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走跌属个案 受油价跌影响
全年不会通缩
(吉隆坡22日讯)我国1月罕见陷入通缩,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俗称通胀率)按年跌0.7%,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仅属个别案列,大马全年仍不会面对通缩的压力。
大马统计局今日公布了1月份的通胀数据,消费者物价指数自2009年6月后首次出现负数,而且萎缩幅度比市场预期稍高。
昨日大马评估机构(RAM)预测,因油价走低,1月通胀率将按年萎缩0.5%。而根据早前彭博社针对21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结果,中位数为萎缩0.4%。
根据统计局文告,通胀数据大部分组别的指数皆萎缩,尤其是交通指数,跌幅高达7.8%。接着是服饰与鞋子指数跌3.3%;其他产品和服务则萎缩2.4%。
1月总通胀率除了按年跌0.7%,按月也萎缩0.5%。通胀率在过去7个月内已一直低于1%,引发市场揣测国内是否即将出现通缩的疑虑。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指出,1月消费物价指数萎缩纯属特别案例,预计今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仍会录得增长。
“1月消费物价指数萎缩主要是因为国内恢复燃油每周报价机制,交通成本较去年1月低,而不是因为经济衰退造成。”
根据大马统计局文告,交通指数占了消费物价指数指数的14.6%比重。
另外,丰隆银行债券与经济研究经理钟艳屏也持相同看法。她也点出,其他组别尤其房屋类的通胀率,依然有较高增长。
两位经济学家皆表示,暂不会对全年经济预测做任何调整。
李兴裕估计今年全年通胀率将介于1.5%至2.0%,而钟艳屏则认为全年通胀率应会是1%。
李兴裕也估计,燃油价格下跌对通胀的影响将在下半年消散,届时,通胀数据将恢复正常,而钟艳屏预计通胀最快会在次季反弹。
另外,他们也认为大马今年的GDP仍会增长4.7%。

国行料维持利率
虽然1月陷通缩,但李兴裕认为,国行全年仍会维持3.25%的利率不变,货币政策基本保持稳定。
“国行必须考量外围因素,包括全球经济的动力,才能做出降息的决定。但我认为这不会发生,因为国行相信今年大马经济至少仍有4.5%的增长。”
国行将在3月5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自去年1月升息25个基点后,国行至今仍将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在3.25%。
核心通胀仍增0.2%
虽然1月份整体通胀率(CPI)萎缩,但核心通胀依然录得增长,按年增0.2%。
根据大马统计局官网,核心通胀是排除了价格经常波动的商品与服务后的所得数据,被排除的包括计算CPI中9项波动最大的食材,以及受政府管制的商品与服务。
相较整体通胀,核心通胀通常会被国行视为制定货币政策的标准。
回到消费物价指数,在1月,除了交通指数大跌7.8%,下跌的组别还包括家具、家居用品和日常维修(-0.3%)、娱乐服务及文化(-0.4%)、保健(-0.5%)、通讯(-1.2%)、杂项商品和服务(-2.4%)以及衣物与鞋子(-3.3%)。
不过,CPI的12个主要指数中仍有5项指数走高,包括房屋、水、电、煤气和其他燃料(+2%)、餐馆与酒店(+1.2%)、酒精饮料和烟草(1.1%)、食品与非酒精饮料(+1.0%)、和教育(+0.9%)。
其中,食品和非酒精饮料指数中涨幅最高的是鸡蛋(8.4%),其他涨价的还有鸡肉(5.3%)、青花鱼(3.3%)、苹果(2.0%)、鯖魚(1.9%)、虾(1.4%)以及马铃薯(1.2%)。
另一方面,除了吉隆坡,几乎所有州属在1月都陷入通缩,幅度介于-0.2%至-1.5%之间。
首都区的CPI在1月时,仍然录得按年增长0.2%。
书到用时: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正好相反的宏观经济现象。根据流行经济学词典《MIT 现代经济学词典》,通货紧缩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通缩与负通胀间有着细微但重要的差别。学术界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负通胀状态 ,并不意味就发生通缩,而是要看价格总水平的下降是否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时间要多长才作准则没有定论。
而经济衰退的普遍定义则为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因此,学术界一般以类似方式定义通缩——既若一个国家经济陷入连续6个月的负通胀 ,就被视为发生了通缩。 亦有经济学家认为,只要CPI连跌超过3个月就算是通缩。
长时间的通缩代表经济陷入危机,投资与生产会受抑甚至失业率会走高。但由于价格水平下降,某程度上生活成本亦会较低。
报道:梁仕祥
国际油价跌逾3% 特朗普称接近与伊朗达核协议

希腊当局根据制裁措施,2022年4月扣押了悬挂伊朗国旗的“佩加斯”号油轮,当时这艘油轮正驶往土耳其马尔马拉码头。
(华盛顿15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中东之行期间在卡塔尔多哈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与伊朗就核计划达成协议的步伐正在接近,以实现长期和平,油价15日因此连续第二日下跌。
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每桶64美元,跌幅达 3.7%。特朗普称伊朗已 “同意相关条款”,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此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称,德黑兰愿意承诺不拥有核武器以换取解除制裁,重申了该国长期以来的立场,推动油价早间下跌。
全球风险管理公司首席分析师拉斯穆森表示,“若协议达成,加上欧佩克 + 计划增产,今年晚些时候全球石油供应极可能显著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