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独家】陈友信:受压迫“因祸得福”
统考文凭“地位”超越中港台

陈友信:统考在欧美的受欢迎程度,超越中港台。

(吉隆坡7日讯)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形容,独中统考文凭是政府当年压迫独中所形成的世界奇胎,它已超越中国、台湾及香港,成为欧美国家最受欢迎的华文版预科文凭。

在他看来,独中得天独厚,因为政府压迫而“因祸得福”,使统考成为一个没有人预想到的奇迹:“在全世界,若以华文版预科文凭到欧美国家留学,统考排名第一,其受欢迎程度超越中港台。”



陈友信也是华教新路向筹委会主席及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主席;至于由教育部成立的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陈友信也是成员之一。

他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统考是大马人的骄傲,它已成为大马的特色教育产品,甚至有马来青年团体建议开放统考,让政府学校学生报考统考单科考试。

“教育部几年前设下目标,希望大马成为本区域卓越教育中心,令国人引以为荣的是,其实,统考已跻身成为世界特色教育产品。”

没必要哀求政府承认统考

董总将联合其他华教团体的力量,持续发展独中,最终让政府深深体会到,不承认统考将是政府、甚至是国家的最大损失。



在5·09全国大选,承认统考文凭是希盟的竞选宣言之一,希盟执政后,要求政府即刻承认统考的声浪此起彼落。

然而,对于何时承认统考,陈友信没有丝毫着急,反之,他认为董总应打铁趁热,汇集全国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力量,努力打造华教新路向,最终让统考受全世界承认。

“我们没必要苦苦哀求政府承认统考,反之,要有自信看待统考,从教育竞争者的运作中取经,让越来越多家长基于独中提供素质教育而把孩子送到独中求学。独中最大特色是有办学主导权,可配合教育的改革修改课程纲要,这是政府学校所没有的优点。”

他提及,很多人指统考非常重要,政府要马上批准,但对他而言,华教是一片森林,统考则是大树,是华教运动的大树,这棵树已“越长越大”,可以遮荫及让很多人受益。

“往后独中可能不用搞双轨制,只要走单轨制,统考加大马教育文凭(SPM)马来文单科就非常吃香。”

独中每年为政府省4亿元

大马有60所华文独立中学,是60年代政府要求华文中学改制,华社努力维护的成果。

对于拒绝改制的独中,学校须自力更生,在没有政府经济援助下,在风雨飘摇中生存。

陈友信说,目前全国62所独中共有8万多名学生,每年为政府省下4亿令吉开支,数十年则为政府节省数以十亿令吉。

“根据董总计算,独中每年平均花在每名学生的日常行政费用为4000多令吉,其中四分之三开支来自学生缴付的学费,这意味着独中每年须对外筹款,应付1亿多令吉的赤字。 ”

他表示,董总在希盟政府上台后,已提呈报告予教育部,阐述独中是国家教育体系重要一环。

“我们希望政府清楚了解独中运作及课程纲要,最终承认统考文凭。”

独中生没必要报考SPM历史

对于民主行动党领袖有信心政府会在下届大选前承认统考文凭,董总已为此做好准备,更新独中课程内容,让教育部专家学者看到统考课程纲要与时俱进,不落于形势之后。

陈友信说,董总希望独中提供的优质教育,最终让社会看到独中毕业生的与众不同,这也是独中教改重点。

“我们不知道政府何时承认统考,我们一直都毫不停歇地进行准备工作,只要教育部一声令下,董总随时可提呈承认统考的完整资料。”

他指出,政府尚未开出承认统考的条件,不过,董总接受SPM国文优等是进入政府大学的条件;至于历史科必须及格则有争议性,独中生没必要报考SPM历史。

“根据独中课程编排,历史不是高中数理系学生必读必考的科目,学生该如何报考历史?”

对于政府日前拨款给关丹中华中学,陈友信认为这对关中是好消息,也一再印证,政府没明文支持或反对统考。

“只要政府没有设限,我们会继续办统考。一名独中前辈曾说,独中在夹缝中成长,独中在残酷现实发挥华人自力更生的精神,制造出统考的奇迹,统考必须继续保持主导权,让独中茁壮成长。”

提呈高说服力学术报告

身为教育部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三人小组成员的陈友信,赞扬董总在承认统考文凭课题上做足准备功夫,向特委会提呈具有很高说服力的学术报告,展现独中的高学术水准,没有辜负华社的期望。

他说,特委会三人小组自去年11月成立至今,先后进行29次交流会,发现没有任何人质疑独中的学术水平,显示学术不是反对统考的根据。

他指,据了解,一般人是基于两个因素反对承认统考,即独中生的国语运用及掌握,及担忧承认统考会影响国民团结与各族感受。

三人小组马不停蹄地与各有关组织交流,每个月的工作日介于10至12天,从早上9时至下午4时30分。

“特委会收集及整理各组织的正反意见,报告可望在6月份出炉,7月份呈交教育部。”

重新擦亮“董教总”金字招牌

董总及教总将重新擦亮“董教总”金字招牌,携手推进华教发展。

陈友信说,过去10年,董总内部纠纷不断,一些人对董总的分裂感到失望与心寒;有些人则认为消耗太多时间在内斗,无视全球教育趋势发展。

“全球教育趋势在过去10年发展迅速;曾有一个时期,大家觉得无所适从,质疑董总能否继续领导华教运动?”

他强调,董总新届领导上台后致力重振董总,以期达致内部共识;董总也要建设新论述,当新情况产生时必须检讨。

“万变不离其宗,华教要弘扬中华文化,视教育为文化载体,毕竟它是一个民族在多元种族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有足够民族的自信,华教才能发展与竞争。”

陈友信说,董总必须审时度势,跟进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及国内外各种格局改变;更重要的是,以其他教育源流趋势为借镜,不断改进及振兴华教。

打造华教未来新路向

谈到由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发起的“华教新路向”系列活动,陈友信指当局规划为期2年的活动,将全方位探索和打造未来华教发展新路向,准备掀起新一轮的华教运动。

“70年代华教复兴运动把华教往前推进,促使独中学生人数一直增加,惟去年稍微下跌,我们要居安思危,觉得有必要重振华教。”

他说,此次的华教大团结运动也与教改及论述有牵连,董总花了2年多拟订蓝图,也筹募款项进行教改,包括师资培训、硬体设备,重振华教运动的士气及形势。

董总计划筹募2500万令吉建立培训中心,作为独中批改统考考卷、全国学生干部培训等用途。

“独中自1975年举办统考以来,不曾出现泄题事件,这显示老师尽责,不过要付出代价,每年改考卷及出题费用高达40多万令吉;一旦有了培训中心,我们可以省下巨额费用。”

探讨大型独中支援小型独中

董总打出“华教一家亲”口号,探讨以双联方式,由大型独中支援小型独中。

陈友信说,每所独中面对的挑战不尽相同,名校的独中越办越好,小型独中则苦苦支撑。

“科技发展迅速,一些独中甚至连电脑设备也不齐全;独中面对的另一项困境是师资,少过五成教师有专业文凭,我们必须把师资队伍专业化,尤其是从中港台吸取华教师资培训资源。”

他认为,独中必须寻找新时代新格局下的时代精神,带出独中的新校园文化:“独中须全方位改革,我们要成立多元族群委员会,与马来团体及学者沟通;师资及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数据显示,独中生毕业后,75%继续深造,深造比率高过政府学校。

相关新闻:

【独家】陈友信:应对贸易战 中国看重马中关系

反应

 

文教

陈友信:STPM报考华文者少于淡米尔文

(吉隆坡8日讯)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指出,根据大马高等教育文凭(STPM)的数据显示,报考STPM华文科的人数少于报考淡米尔文科的人数。

“这是个很恐怖的数据。”

陈友信解释,对比10年前与最近这两三年的官方数据已有所不同,华文科考获A的人数比例已与其他科目越来越靠近。

陈友信是昨日随同董总代表访问吉隆坡马来西亚海南联合会,针对我国华教现今状况与未来展望互相交流时,被询及为何大马教育文凭和大马高等教育文凭的华文科及格率不高时,如是回应。

他强调,华教不是华人教育,而是华文教育。

他说,董总致力于鼓励考生报考大马高等教育文凭华文科,并提供线上课程帮助考生线上学习备考,特别是对那些无法找到老师的学生,这样的方法更加切实有效。

去年华裔生育率仅4万

董总秘书长庄俊隆表示,2023年的全国华小学生人数达48万,其中将近21%为友族同胞,而去年华裔生育率仅4万名新生儿,这亦代表华小未来的学生将会逐年降低,华社不但鼓励华裔就读华小,亦鼓励友族读华小、学华文。

“如果越多的孩子愿意去读华文,去考华文,那么华文老师的比例就会增加,那么未来华文老师能够被分配到国民型中学教华文,学华文的孩子就会不断增加。” 

他说,大家需要思考维护华小是为了华裔孩子还是为了推广中华文化,而友族就读华小不仅可以保护华小,还意味着接受中华文化,有助于推广中华文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