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向平凡的无冕英雄致敬/许世平

芙蓉小甘密60岁的清洁工友陈莲娣,与另2名员工于最近在瓜拉庇劳神安池王宫举行庆祝森最高统治者71岁华诞册封仪式中,获封赐有功勋章。

陈莲娣任职清洁工作35年,虽然年届60岁的退休年龄,但她还继续以合约方式继续工作。



多年来采访线上的工作,也让记者终于见识到无冕英雄,也让我们的社会多一点人情与温暖,少几分媚俗的功利。

其实,传媒应该关注这些平凡人的生活与存在的价值,要像法国新浪潮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和摄影师般疯狂,去看纯美的风景,去拍摄每一张他们遇到的脸庞。

他们就像街头艺术家,开着厢式货车到处猎影,拍摄手拿法棍面包的姑娘肖像照,将照片贴在路边墙上排成一列,就以这种致敬方式赞美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

在老旧煤矿乡镇的一条街,拍摄一个人孤独坚守即将被拆毁的矿工之家,因为这里让她强烈依恋的家是她拥有的全部人生记忆。

他们把倾听到的动情讲述,记录几代人艰辛苦难的老旧照片,还有碰到的工人、农民、服务员等人的日常劳动和乐观的脸孔,这部《脸庞,村庄》的记录长片还获得提名入围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



我们记者应该做到的,就是耐心倾听普通人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向读者传递一个个温暖、美好的故事,再向这些平凡的无冕英雄致敬。

反应

 

言论

摆脱问题纠葛,就要走得远/许世平

肉骨茶被列入国家美食遗产却遭批评,华小被诬蔑实施歧视教育,还有捅了蜂窝的“袜子风波”。

“高跟鞋”的惊吓,再有刚发生的“天房图案”祈祷垫的误会,一连串纷扰的事件都让人揪心和忧虑。

问题的纠葛让人看到政客的观念狭隘,盲信者的偏激和焦虑,这些都是源于认知固化,总以已是为是,己非为非的单一视角看问题,只坚持自己熟悉的观点,总以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是最好的和最有用的,所以一直都困陷在找不到出路的盲区。

打破思维定势

要是能够从比较宏观的视野去看问题,更有多元文化的素养,就不会有谁才是主流,谁是主体,谁应该作主导的偏执。

在面对问题时,与其事事保持敏感,还不如走出信息茧房,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观念的枷锁。

今日世界的系统知识不断加速迭代更新,在一个科技重构的时代,有更多新的工具和新的赛道;要应对各种新的生活场景,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力和适应能力,要不断学习,要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敏锐及更具前瞻性。

1977年,美国太空总署发射一艘空间探测器“旅行者一号”,在拍下“暗淡蓝点”的地球照后,在持续经历45年飞行后,如今它正远离太阳系,飞向缈远的深空。这就是我们在走得“远”。

那些观念狭隘、视域狭窄的人,与其他世界其他地方缺乏连结,以为蜗牛角尖就是世界,没有广阔视野,没有成熟的全局观,没有国际接轨能力,没有思考的弹性及多元价值观,更没有全球移动力。

只有打破圈层的枷锁,摆脱败朽政治的裹挟,要有移动速度、更高的移动频率,才能找到最有利的时空,也只有具这种“走得远”、“看得远”的能力,才能建构未来发展的优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