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应实事求是做大事/南洋社论

新年伊始一个“乱”字!民间乱、政府乱,大家乱成一团,更那堪有民间组织把政府告上法庭。

首先,学校白鞋黑鞋当道,制服乱得可以。



去年7月,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宣布,2019年开始,学生一律只穿黑鞋上课。他说,这是循众要求的决定,但他却在引来反弹与不满后大反转,黑白都行,还展延到2021年才落实。

反转的原因是,一些家长已准备了白鞋,贫穷家庭有经济问题,商家也还有很多库存。

新学年,学校展示了杂乱无章,学生、家长与学校模棱两可的一幕。学校制服制度荡然无存。

学校作为教育未来主人翁的神圣学府,第一天上课,小学生对制度、纪律与立场会是怎样的感受与身教?对错之间是择善固执,抑或大人的与时俱进,因时制宜?



小学生不会了解大人随机应变,与时俱进的大道理;反之U转、反转的理念将随上课第一天的乱象而深植,甚至奉为教条而根深蒂固。

第二乱,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冷气和没冷气的餐厅、咖啡店、露天小贩中心、路边摊都全面禁烟,违者将面对最高1万令吉罚款或最高监禁两年,而没有执行禁烟政策的业者,则将被罚款2500令吉。

部长禁烟主要是让国民有健康的用餐环境。用意虽好,还是有人不高兴,捍卫烟民权利委员会(PHP)基于得不到卫生部的回应,申请司法检讨。

政府给予半年教育阶段的过渡期,违者只被警告,没接传单,但也出现了不满者挑衅、打人、禁烟告示牌面积尺寸、香烟向左或向右,离开范围3公尺从哪算起等乱象和争议。

鞋子与抽烟是大事或小事, 因人而异,却都难逃政府大事做不来,小事办不好的刻板印象。禁烟可大可小,抽烟危害健康是大,经济不景,国库吃紧,吸烟每年引发治疗费70亿令吉,此事更大。华社最焦虑的大事是承认统考文凭会否拖到下届大选。

一些事情,该做的总该做,比如征询民意与民调,没事前规划好的即兴之作或急就章,只会让上下、政府与人民失了分寸,乱成一团,进而引发法庭诉讼。

新的一年全球经济挑战严峻,朝令夕改,反转又反转不应再是“政府新,内阁成员新”的借口,只有实事求是做大事,立定与时俱进新政策,为下一代塑造更平坦前路的“新马来西亚”,才能不负民众换政府的决心与期待。

反应

 

言论

慎防民粹主义荼毒/南洋社论

被评选为世界500名最具影响力回教徒的阿菲菲博士,通晓7种语文,在英国牛津大学回教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最近他在卫生部前部长长凯利与巫统前宣传主任沙里尔韩丹联合主持的博客节目“Kindred Stories”侃侃而谈,还论及民族主义与宗教民粹主义混合体在多元种族社会的危险性。

他说,“风波袜”问题激怒了人们的情绪,但却不能因此作出极端反应;“必须负责不让事情变得更糟,不能火上浇油。”

他还提出“情感激化”的词,所谓情感激化是一种怨恨转化导致群体无意识的理性失范 。

在政治语境中,说的是选民对自己所属党派以及他方党派的态度差异持续扩大的现象。

像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两方支持者,因随着情感激化,也越来越讨厌对方党派的人,而不以具体政策来决定投票给哪个党派的候选人,社会也越加撕裂。

多数人以受害者自居

还有难民问题与民粹主义在欧洲形成恶性螺旋,以及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的崛起,都令人甚感忧虑的趋势,在多元种族社会的马来西亚应该保持警惕。

民粹主义之害,就在于多数人以受害者自居,明明居于多数却依然扮演着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少数”,并借此制造异己,挑动对立,甚至传播“某族群将永远失权”,来营造敌人在周围的鬼影幢幢。

民粹主义者总是将时局描绘成一场危机,说是生死存亡的威胁,操弄一种抗争性极强的论述,以营造压力感。

民粹主义政客就是通过诋毁、压制、分化及撕裂社会民众,创造出同质化的群众,观念中的贪腐和治理的失误并不是问题,只要这些腐败行为是为“我们”服务,而非为非我族类的“他们”服务所寻求的手段,就算做错了,也是获得民意的支撑。

“人多即合理”害全民

民粹的可怕还在于以“人多即合理”的主观原则,代替科学的实践论证,将“民”在数量上的优势视作一切权力的合法来源和价值评判标准,并导致问责缺失,体制失灵,法治褪化,最后伤害了全民。

学术界的学者专家也只能发表些干预政治的时论,去解释民粹主义,然而要真正遏制民粹之害,还须靠民众的高度自觉,认识到族裔之间互惠的共生关系,并成为能最有能力改变施政的助力者。

当然,政府更要能坚持正确的决策,以超前思维检验事理,决断政务,驯化民粹,才能稀释民粹主义之毒。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