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制造服务原产3领域
首9月吸资1392亿

(吉隆坡21日讯)大马在今年首9个月,在制造业、服务业及原产领域共吸引1392亿令吉的投资,比去年同时期的1181亿令吉,增加了18%。

大马投资发展局发表文告指出,今年首9个月批准的投资计划有3243项,预计可以打造9万3379个就业机会。



所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从去年的305亿令吉,增至今年的641亿令吉或增长109.7%,其中制造业的表现最强劲,激增249.4%。

在原产领域方面,外资也提升99.3%,这显示,尽管全球面临经济环境的挑战,投资者对大马的信心仍然很高。

与此同时,本国的投资达到752亿令吉,占了上述3个领域批准投资总额的54%。

大马投资发展局说,政府将通过提供有利和塑造良好的环境来吸引投资者和企业,确保大马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优质的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在我国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对我国经济产可带来倍增的影响,特别是强大外资在制造业存在,通过本地供应链生态系统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市场。”



该局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继续敦促各行业取得良好的增长。

服务业创5万就业机会

今年首9个月服务业领域批准的投资从去年同时期的699亿令吉,增至742亿令吉。

有关投资共有2721个项目,将创造5万896个就业机会。

其中本地投资占了最大比率,达到604亿令吉,它占了服务业投资总额的86.4%,而外资只占95亿令吉, 显示支持服务次领域投资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全球服务机构与房地产明显的增加。

支持服务业次领域投资总额从去年的39亿令吉增至今年的48亿令吉或增长24.8%。

投资大部分来自绿色科技,投资额为27亿令吉,其中本地国投资占96.8%。

主要投资在能源发电项目,投资额占24亿令吉,其次是节能(1亿2010令吉),绿色服务(9170万令吉),绿色建筑(2380万令吉)及废料管理项目(1600万令吉)。

大马投资发展局批准全球服务机构的投资增加 95.7%,有149项计划要在马来西亚设立其主要枢纽、区域办事处或代表办事处。

这些计划的投资额达到41亿令吉,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效应。

大马投资发展局已批准了4个主要枢纽,投资额为38亿令吉,其中包括Jobstreet.com的商业投资,Jobstreet.com是亚洲领先的在线就业市场。

中资投入制造业156亿

大马仍然是制造业投资最具竞争地点,今年首9月共批准468项投资计划,总值591亿令吉,去年同期为463个项,总值为346亿令吉,投资的资金增加70.5%。

外国投资在制造业的总额为488亿令吉,较去年同期的139亿令吉,增长249.4%。

来自中国的投资最多,共156亿令吉,占外国投资总额的32%,依序是印尼18.4%、荷兰17%,美国6.3%、韩国4.9%和日本4.3%。

根据第11大马划中期检讨,政府继续强调针对性的催化高潜力增长领域,即电子和电器、化学品和化学产品、机械和设备、医疗设备和航空。这些行业对制造业的总投资贡献了31.5%(186亿令吉)。

创造逾4万就业机会 

其他增加投资的行业是石油产品(包括石化产品)、基本金属产品、 纸张、印刷和出版、橡胶制品、 机械设备和运输设备。 在此期间,这6个行业占总投资的63.5%(375亿令吉)。

投资者对政府吸引资本密集型的投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项目的举措作出积极回应。 这可从今年首9个月每名员工资本投资(CIPE)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06万2113令吉,增至143万9583令吉反映出来。

所批准的制造业计划将创造4万1033个就业机会,包括775名电气和电子工程师、867名机械工程师和142名化学工程师。

此外,制造业还需要约5628名熟练技工、如工厂维修主管、工具和模具制造技工、机械师、资讯科技人员、品质管理人员、电工和焊工等。

原产领域采矿业97亿居首

我国在今年首9个月在原产领域吸引102亿令吉的投资,占了总投资额的7.4%。

原产领域涵盖3个主要次领域,分别是农业、采矿业及种植原产品, 外国投资总额为58亿令吉(56.3%),而本国投资则为45亿令吉(43.7%)。

采矿行业批准的投资有22项计划,投资额为97亿令吉,其次是种植原产品,投资额为5亿150万令吉,其余投资是是农业。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已见顶 但贸易紧张关系仍继续

(伦敦16日讯)经济学人智库(EIU)表示,随着消费品行业全球需求升高,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情况已经见顶。

该机构也预测,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该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紧张关系还会持续。

EIU称:“我们认为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最糟糕时期已经过去,企业看到盈利能力下降会放缓投资活动,这将推动产能增长放慢。”

中国是否存在异常的产能过剩,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美国财长耶伦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都就产能过剩问题向北京施压。

EIU表示,中国的电子产品和其他消费品行业,的确经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但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全球零售销售将在2024年出现周期性回升。今年年初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零售数据都好于预期。 

EIU认为,中国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和建筑机械,原因是多年来的房地产市场滑坡导致需求出现结构性萎缩。

EIU表示,包括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在内的电机、汽车和制药行业产能过剩压力较为温和。

但尽管如此,EIU认为2024年全年一系列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和潜在盈利能力“可能仍将低于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EIU补充称,虽然中国可能增加绿色能源行业的需求侧支持,而且全球需求可能加速,但或不足以让其他国家停止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行业的贸易保护措施。

该报告指出,“贸易紧张局势不仅源于对产能过剩的担忧,也源于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上升,特别是在‘战略性’领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