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2018年华教节特辑】教改以多元语言主义为基础/陈鸣诤

任何改革都是一股积极主动的力量,去改变现状。在马来西亚,人们都同意教育改革之必要,但同时人们对教育改革的内容很难能取得共识。教育改革常处于被动状态:一方面,如PISA所显示的,它原本就未达到理想的水平,只能透过改革苦苦追赶;另一方面,它总是受到各种外在因素与利益的拉扯,而失去改革的主动能量。

教育改革离不开国家的语言政策。我们不会否定马来文作为国家语言的地位,也无需质疑或挑战这一地位。但我们也同意,目前的语言政策应该更平等开放地对待其他族群使用母语的权利。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多元语言主义(multilingualism)的观点去对待在马来西亚境内被使用的母语。多元语言不止基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国家的事实,也是基于平等权利的观点。关于这一点,欧盟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实例。

在欧盟境内,具官方地位的语言共24种,此外还有接近60种少数语言。在欧盟,语言多样化不只是事实,更是宝贵资源。因此,欧盟境内被使用的语言不但受到欧盟宪法保障,当地也积极落实多元语言政策,让欧盟成员国的人民除了自身母语外,至少能再掌握另两种第二外语。

平等权利比团结重要

欧盟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在迈向政治与经济统一的过程中,欧盟从未放弃语言的多样性,设想“某一个语言”成为唯一的语言。欧盟国家更不曾怀疑多元语言是达致政治与经济统一的阻力,它从未与权力资源的分配有关;促成欧盟统一的唯一基础是欧盟宪法及其所赋予的平等权利。因此,团结是一个假概念,平等权利比团结更重要。



第二,平等从来都不是单向个人的,而是双向群体的。因此,语言沟通若要达致相互理解,这不能局限于使用某个单一的语言。在多元语言这个事实前提下,两个来自不同母语背景的人,能够使用各自的母语作为沟通的媒介相互理解,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平等。相互理解的前提并不预设一个单一语言文化,而是因为存在着差异,所以才需要相互理解;相互理解也不是为了迈向单一文化,而是尊重既有的差异并了解这种差异。

第三,传统意义下的“民族”概念非常狭隘,它预设许多自我本位的观念,与平等概念不相容。欧盟各成员国在过去几百年来就曾因为这个狭隘概念吃过不少苦头,甚至险些自我毁灭。既然多元语言是事实,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取而代之的是“市民”概念。“市民”概念唯一的预设就是平等,所有人都在实践参与和互动之中彼此了解,并凝聚共识。

最后,多元语言政策鼓励人们在母语之外掌握更多的其他语言。语言沟通是一项软技能,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掌握更多语言意味着流动能力更强,能够生存的范围也就越大。这无疑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学习与就业竞争优势。事实上,马来西亚人对英语的态度已印证这点,而多元语言的重点在于:所有语言都具备某种竞争优势,而不局限于英语。

这里只能指出多元语言值得教育改革借鉴的理由,但是要说服那些强调“民族”本位思考的人接受多元语言的观点,却又是另一回事。

(作者为哲学系博士候选人)

反应

 

言论

教学思维与内容改变/陈梓权

【2023年华教节特辑】

 作者:陈梓权(教育工作者、马大硕士)

随着ChatGPT的浪潮席卷全世界,许多专家都表示我们已经正式踏入人工智能时代。

身为教育前线人员的教师必须了解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口中的未来其实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对教育造成极大冲击,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接受而不是抗拒,并且做出一些改变。

以往,人们对未来世界课堂教学的想像,就是学生能够在课堂里使用各种高科技产品来学习。现今,国内的华小大都拥有配备电脑、投影仪,甚至是一体机的精明课室。

必备思维能力

然而,教师必须思考的是,学生真的因为精明课室而变得比较精明吗?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在课室里,使用各种高科技产品来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内容的改变。

首先,谈谈教学思维的改变。教师不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学习和背诵而已,而是应该在背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与探讨。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斯贝(D. P. Ausubel)的观点,机械式学习是指学习者无法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其旧经验取得关联。

在此学习方式下,知识即使被记住,仍处于孤立状态,无法融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记”。

若教师只是让学生盲目背诵,学生是无法学会如何运用那些知识的。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在教学中多花些时间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如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能力。因为这些思维能力才是现今人工智能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当教师的教学思维改变后,教学内容也会随着改变。根据我国华小语文教学的情况,当教师在课文中读到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往往都会要求学生抄写、背诵,再默写。倘若教学只停留在这个阶段,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教师培养的只是学生记忆的思维能力,学生并无法应用所背诵的知识。

深度学习是关键

笔者认为,教师在背诵和默写这个教学步骤后,如何把背诵的知识转化为深度学习的过程,才是关键。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教材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者的写作内容评价,然后再进行创造,应用在自己的作品里。这样不是会比仅仅背诵后的默写更具有意义吗?

教师必须让学生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训练,并且转化背诵成为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

在这瞬息万变的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除了要了解世界变化,也必须在教学思维和教学内容上做出适当的改变。这不仅能让学生具备面对这日新月异时代的能力,也能够让教师这份职业不轻易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