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李志永:全面客观理性评价
中资发展大马应获肯定

【马中投资乍暖还寒·完结篇】

中资岱银纺织工厂位于柔佛州士连纳,占地85亩,共分为3个阶段发展。(档案照)

政治意向对两国投资关系必有着重大影响,但民间经贸往来关系,是否只能处于被动,不能突破台面上的政治偏好或纠结?



关于马中投资关系,总是“道听途说”,即使学术研究也面对不少局限和资料不足,难以全面、客观、理性分析,多数人雾里看花。

总是被“威胁论”、“债务论” 笼罩的马中关系,从马来西亚视角和立场,是“诸多不公”和“满腹委屈”,却鲜少从中国视角和立场解析马中投资问题。

对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关系学院副教授李志永一再强调“应全面、客观、理性评价中资对马来西亚的影响”。

他说,近年来,中国在马的投资招致一些非议,即使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正式访中后,也未能完全平息某些中小企对中资的担忧。

他认为,尽管确实有部分中资给当地就业、环境等带来了挑战,但鉴于中马长期友好的外交关系,还有近年来确立的战略伙伴关系,中资带给大马当地的发展机遇和贡献,应予充分肯定。



他也就“全面、客观、理性”三大层面,逐一解析。

李志永:近年来,中国在马的投资招致一些非议。

评价应全面:

中资存在诸多领域

所谓全面就是指不能仅关注中资大型基建工程,还要看中资广泛地存在于大马的诸多领域。

就企业数量看,大型基建项目在数量上是少数,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就领域看,除了基建,在电子商务、医药保健、农业和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投资。

更多中小企投资

就投资主体看,除了大型国企,还有更多中资中小企投资。

就投资方式看,除了商业贷款,还有更多直接投资。

评价应客观:

中小企伺机参与更大市场

若抱持客观视角,就更能非情绪性地评价中资对大马的影响。

客观而言,鉴于中国经济活动在大马的多样性,中国资本对大马经济政治的影响也是复杂的,而绝不是单一的。任何简单、单一的“中国威胁论”、“债务陷阱论”,都是难以客观概括的。

首先,中国投资对大马中小企肯定存在挑战,这是任何外来投资都会为当地企业带来的挑战,没什么特殊之处。就此,大马中小企须提高经济竞争力。

中小企须加强竞争力

“但我们更须看到,中国投资尤其中小企投资,为大马中小企参与更高的平台、更大的市场上的竞争,提供更好的机会。”

大马中小企需做的是适应竞争,并通过加强与中国先进企业的战略关系、战略学习和战略互补,不断提高竞争力与经营优势。

阿里提供平台迈向国际

就此而言,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企业,就为诸多大马中小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以迈向更大的市场。这也将是大马中小企将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文化饮食、保健产品,以及机电产品等具比较优势的产品提高竞争档次的难得机会。

此外,中马在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大数据等新经济领域的合作,必能为大马带来技术转移和更高层次的就业机会。

基础建设投资分2类

其次,大型基础建设也为大马带来技术转移和就业率机会。中国在马的大型基础建设至少有两种类型——贷款建设类型和劳务承包类型。

贷款建设非中国问题

贷款建设即是被当地议论的基建项目,这类项目或存有一些问题,但也应看到这类问题并非中国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双方谈判达成的合约造成的问题。

“中资企业的行为并没违反合约。”

如果大马认为前朝政府达成的合约存在问题,应通过双方再谈判,协商解决,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某一方。

劳务承包常被忽略

劳务承包类型工程则是大马当地人较少关注,并且被忽略的基建工程项目。这一基建项目其实已有20余年历史,中资企业承包了大量技术要求高的工程。

这些工程的当地采购、当地雇佣比率都很高,为大马带来更为客观的技术转移和就业机会,但却受到当地人民以及媒体的忽视。

因此,基建项目并不等于“债务陷阱”,存在的商业贷款其实是双方政府自愿的合约结果,若存在问题可协商解决,而大量的承包项目,并不会为大马带来任何债务,反而是技术转移和就业机会。

对此,必须客观看待。

评价应理性:
中资需时适应改进

理性评价就是我们既要坦然承认问题,但更要看到中资改进的步伐,以及不断走向理性、透明的进步,不能情绪化地渲染局部问题,进而以局部否定全局、以部分否定整体。

大马民众需认识到的事实是,中资企业到马投资的历史不长,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不够,必然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磨合的过程,出现一些问题意料中事,绝不能以局部出现的问题,否定整体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对当地贡献。

大马民众必须看到,中国对大马的战略友好态度,以及中国政府对中资不断规范化的努力。这必然会促使中资进一步走向理性、透明,进而为大马带来更多实际贡献。

结语:

数字贸易将掀翻电子商务

政治关系或许错综复杂,经贸关系可以趋向简单和理性。

时代的发展步伐是越来越急速的,不会为任何人放缓或停留,人类的互联网革命,已从信息到价值到信任互联网,服务贸易形态也从电子商务进入数字贸易,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正在发生。

当我们还在说着一带一路,外面的世界已经在铺设“数字丝绸之路”;当我们的多数中小企仍固守传统模式,或是才要跻入电子贸易平台竞争,数字商务和投资已来到眼前。

而多数人可能还不理解,电子商务和数字商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数字商务中,物流管理和结算等不止通过银行、电子结算等传统方式,而是通过区块链实现跨境电商的结算,而在电子商务中,用户获取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有效帮助降低成本,同时又促进企业增收的新模式崛起是必然的事,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数字智能成发展方向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定义,服务贸易可划分为跨境贸易、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4种提供模式。数字技术产业化发展加速,丰富了服务贸易细分领域,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数字服务形态不断涌现。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已成发展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快速融合,使企业形态、商业模式、交易方式出现深刻变革,提高了传统服务可贸易性,数字贸易则进一步将服务资源集成化处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数字商务和电子商务的差别在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是支撑实体经济数字资产化的未来智能世界的驱动力。人工智能使得产品的生产和供求匹配精准化,而区块链则使信任无处不在,销售的过程去中间人化。

相关评论指出,对于数字资产化用户而言,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安全、极速、可信的交易环境基础,降低费率,提高效率。区块链带来的颠覆性革命,将改变人类的信任机制,赋能于传统行业向数字资产化转移,而与强调区块链的数字商务相比,若电子商务不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结合,将失去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的机会。

数字商务的到来,必然会跨越国境、币种、线上和线下的界限。可能很快,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就会完全拥抱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经济,迈入数字商务的新时代,这意味着,当前的电子商务的传统概念,即将翻篇。

“2018年全球服务贸易指数报告”指出,由数字化技术推动的数字贸易,已成中国服务贸易及全球贸易发展新趋势。

大马须搭上数字贸易

报告研究指数测算,中国已经进入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前20名,在发展中国家位列第一,在地位指数和规模指数分别排第6和第7 位。

而作为东盟核心之一的马来西亚,能否与其他成员国竞争,甚至抢先做好准备,及时搭上这趟“数字贸易”的急速高铁,接轨国际,接轨时代?

相关新闻:

【独家】大马商家需补充配套设施 数贸区助降出口成本

【独家】借镜中国高速发展 数贸区助中小企腾飞

【独家】马中企业财力悬殊难竞争 自强才能与世界接轨

【独家】数据显示持续增长 中资没威胁建筑商

【独家】政商牵制·因势利导 马中经贸内忧外患

反应

 

国际

中国力推免签 今年首季出入境人数破1.4亿

《澎湃新闻》报导,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移民管理机构累计出入境人员超过1.41亿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7.8%。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表示,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来华外国人较多的国家中包括美国、澳洲、加拿大和德国等欧美国家,俄罗斯、越南、蒙古、老挝等毗邻国家,以及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亚、东南亚国家。

外国人来华以旅游观光最多,佔3成以上,其次为商务、探亲访友、工作和学习等。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在记者会中指出,移民管理局推出一系列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区域性入境免签、过境免签和口岸签证政策,实施便利外国人来华5项措施,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西安市和青岛市符合条件人员者签发往来港澳「个人旅游通行证」。

为吸引更多境外旅客,中国官方自去年10月陆续实施多项区域性入境免签,包括外国团客在港澳跟团到广东10天享6天免签,搭邮轮从上海赴沿海省区及北京享10天免签,59国游客赴海南免签30天等。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