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如何推动“全球化”?/大马安邦智库

中国在应对来自美国的贸易摩擦压力同时,必须在战略层面放眼未来。

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未来中国将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要推动什么样的全球化?中国需要对全球化的路径和方向进行再思考。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最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在实现制造业产业链的全球配置、推动国际贸易之后,已经表现出对参与国家经济社会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逆全球化的浪潮。

从英国公投脱欧、美国特朗普上台到欧洲民粹势力的崛起,再到如今的中美贸易摩擦、欧美反移民运动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一系列逆全球化事件的背后,是各国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反动。

现在的全球化是以跨国企业为主要推动力量的“资本友好型”全球化,或者说是“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实质是以资本全球配置来驱动对资源和劳动力的高效运用,形成商品的竞争力。

科技发展使得资本的全球化相对于人的全球化更加便利,更加快捷。

但从劳动力因素来看,劳动力人口的全球流动受到地理、文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远远落后于资本的流动。这就是所谓“资本与国界的冲突”。



市场空间战不断

当前“逆全球化”浪潮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盛行,正是此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所致,有其规律和必然性。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也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黄金十五年”尤其如此。

但如果中国盲目地以“排外”或“逆流”来看待“逆全球化”浪潮,不能充分认识它的根源、长期和严重,将难以适应未来的全球新格局,也不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

安邦咨询(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曾指出,中美之间的关键之争、世界贸易战的关键,真正的核心问题在于世界市场有关空间的支配影响力。

这是一场世界级别的市场战争,是一场围绕各自国家商业利益展开的市场之战,其核心是空间——商业空间。这场市场空间之战不会短期结束,而会长期存在。

朝全球融合迈进

安邦认为,与“资本友好型”的全球化相区别,推动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人文主义”的全球化才能应对“逆全球化”浪潮,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人群从全球化中受益。

这是当前全球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安邦提出,全球化进程并不能被真正逆转,但它会不断演化和发展,形成新型的全球经济与贸易合作形态。这种全球化的新型阶段,就是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的“全球融合”阶段。

安邦曾经提出了“全球融合”的概念,强调了全球融合的重要性和客观性,认为世界只有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单纯经济财富和竞争框架下的全球化,向着“全球融合”的方向前进,才有望实现真正的和平和均衡。

中国未来所要推动的经济全球化,需要让全球化从单纯的对经济和财富的追求,走向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均衡发展,从单纯的效率追求以及商业竞争,走向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融合与共识。

中国今后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通过扩大出口或进口来推动贸易总量的增加和平衡,还需要服务的全球化、科技的全球化以及人文的国际化,来推动新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融合。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email protected]

反应

 

国际

中国力推汽车以旧换新 民众最多可领万元人民币补贴

(北京27日讯)中国26日发布一项新政,规定消费者可申请汽车以旧换新,最高可领1万元(人民币,下同,约6582令吉)补贴。

根据中国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自该细则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报废上述两类旧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新规并明确,各地不得要求将报废汽车交售给指定企业,不得另行设定具有地域性、技术产品指向性的补贴目录或企业名单。

推动包括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在内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是近期中国刺激消费的一大举措。官方称,目前汽车、家电换代需求在万亿元以上级别,开展大规模以旧换新一方面可激发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少质量安全隐患。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稳步增长。据官方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车销量672万辆,同比增长10.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1.8%。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