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严拒华小半津转全津/许元龙

教长马智礼博士建议,国内那些无能力承担维修费的政府资助学校(SBK即半津学校),可考虑申请转为政府学校(SK即全津学校),由政府全权承担维修基础设施经费。

对于教长轻松的建议,华教组织董总主席陈大锦、教总主席王超群、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王鸿财及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博士,皆异口同声的促请华社提高警惕,因此举将丧失董事部管理权、土地主权、在董事会与校友会皆不存在的情形下,华社将无权再过问华小的事务。



在全国1298所华小,政府全津学校415所、半津883所。也就是说,半津华小占绝大多数,而华社每年也得为各华小筹募大笔的维修、建设与活动基金。

华社都很清楚,不管是全津与半津学校,向来都得靠董事会、教家协会或校友会找钱补贴学校开错之不足。政府虽然有拨款还水电费,但对大中型学校往往是严重不足,甚至断断续续一拖再拖,一再追讨,可以说全不负责任。

我们从中文媒体之报道获悉,多少华小因年久失修、白蚁侵蚀而变成危机,但师生还得在危楼上课。教育部为何坐视不理?难道确保学校基础建设安全不是政府的职责?为何公民有缴所得税的义务而没享有政府学校资源的权利?

马智礼说,从半津改为全津,政府就负起维修基建的任务。这种言论几十年来华社听得多了。但申请维修拨款是那么容易获得批准吗?很多时候还不是华社自掏腰包的找钱搞定,政府言而有信吗?



公民缴税政府须优化学校

当然,这是前朝所为,新政府是否要向它看齐?华社会相信政府言而有信吗?看看政府在新财政年度中,依旧如前朝一样的拨款5000万,就知道它对华小依然故我,甚至比淡小(也获5000万)还不如!我们纳税人缴税,政府就不能推卸责任提供优质的学校建设与发展,让老师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授课与学习,这是责任与义务。因此,政府应放弃单元化思维,不分源流的提升国民教育,给华小足够拨款培育更多优秀国民(别忘了华小有10%的非华裔生就读)。

教育部勿忘了是95%华裔倾全力的支持改朝换代,希盟才有机会上台。如果政府不懂感恩,继续如前朝般把华小当弃婴,或利用诱惑伎俩企图让华小变质,华社是不会接受的。

华社与华校董家教必须团结一致,步步为营,严防教育部利用种种“利好条件或理由”,图使华社办好华教,延续民族教育的伟大教育工程变质。当然,也不能不提防圈内的投机分子与利益集团出卖华教的千秋大业。

许元龙

反应

 

森美兰

谢琪清拨款逾2万 赞助14华校买马来报

(芙蓉5日讯)为减轻华小负担,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拨款逾两万令吉,赞助选区内13所华小及1所华中购买马来报章,进而共同推动华小生阅读马来报的风气,提升学生的马来文水平。

此举动也是配合教育部早前的规定,西马的学校需订购3家马来报章,其中小学需购买3份,而中学则购买15份。

根据估计,华小在订阅3份马来报章的费用为全年1200令吉,属于中学的芙蓉振华中学二校因要订阅15份,全年的费用高达6000令吉。

谢琪清说,他认同教育部为提升学生马来文水平而推动的订阅马来报章的举动,于是同意通过拨款,赞助有提出要求的学校,以落实此项阅报计划。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