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45万人次入场
珠海航展卖239飞机

一架装备向量发动机的中国歼10B验证机在航展开幕式做出俗称“眼镜蛇”、高难度的超机动动作,惊艳全场。(新华社)

(珠海12日讯)中国珠海航展11日闭幕,当局统计,在航展期间有45万人次入场,当中包括30万人次普通观众,而在航展期间,签订超过212亿美元(约887亿令吉)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239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11日的重点,是中国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再度派出军机进行飞行表演,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机“歼-20”更首次以4架编队现身,其中两架罕有地打开弹舱,低空盘旋,展示搭载的霹雳-10和霹雳-15空空导弹训练弹,为军迷带来极大惊喜。



因为新一代战机的隐藏式弹舱及驾驶室,一向被视军事机密,绝不会轻易外泄,此举确实弥补今届航展中没有国际顶级飞行表演队参与的遗憾。

据多维新闻网报道,纵观今年珠海航展,中国空军八一表演队、红鹰表演队成为仅有的两支表演队,这与过去的两届珠海航展形成鲜明的差距。原本于9月30日与珠海航展签约的沙地阿拉伯“沙地之鹰”,最后因故未能参与航展。

反应

 

灼见

【灼见】珠海航展的“战略威慑”/魏开星

在广东珠海举办的一年一度中国航展,不知不觉已到了第14届了。最早开始搞航展,相信更多地只是为珠海这个尴尬的机场“找点事做”。

在大湾区里的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大机场密集的空间里,地处珠江口西岸的规模并不大的珠海特区再增建一个高等级机场完全是“历史的偶然”。

虽然从现在看,中国内地基建超前规划/超前发展已是常态;但是倒退二三十年前来说,珠海建机场据称主要是当时的市委书记梁广大力促此事。否则,换成其他人,珠海机场都不可能被立项并最终落实竣工。

中国军机借此“秀肌肉”

于11月8日开幕的第14届航展,除空军“八一”、“红鹰”飞行表演队外,国产歼-10、歼-20、歼-16等军机轮番表演,国产客机C919、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 等机型也首度公开展示给公众。其中“20”系列尤其引发国际军工界的瞩目并刺激广大军迷的神经。

据悉,本次歼-20军机表演是历届以来时间最长一次,2架主机完成“水平8字、编队转弯、垂直拉升”等动作后,与另外两架僚机会合降落。这是也是歼-20首次在表演结束后降落珠海航展现场,近距离与公众接触。

同时,运油-20“鲲鹏”也首次举行飞行表演。运油-20大坡度、小半径的快速升空转弯,显示超强发动机,展示灵活飞行能力。500米高度低空飞行,在空中打开3条加油软管,近距离向公众展示。值得关注的是,运油-20可同时为3架飞机加油,填补中国大型国产加油机的空白。

“航空航天博览会”名副其实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送上来自太空的祝福:“祝第14届中国航展取得圆满成功,并向航天航空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所有参加航展的朋友们有所得、有所获。”

此举证明,珠海航展业已实质上从航空上升到了航天的更高层次,真正与“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名实相符。

就目前而言,中国可能还称不上“航空强国”,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强国”,因为,中国已有自主建造的“空间站”。还在几日前,随着“梦天舱”的发射、转位、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成功,中国T字形的空间站建设已臻完成。

珠海航展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相信多少有些“歪打正着”,是外界所始料未及的,更是令同行大跌眼镜。这种喜出望外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整体国力的提升使然。

笔者根据珠海航展的14届历程,大致得出其发展脉络与上升轨迹:从最初的航空模型、航空成品展示,进展到成为中外航空交易平台,再到中国新型航空航天器的“秀肌肉”。

从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发展到促进中外航空航天业交流,再到开展中外航天航空乃至军备交易;同时,珠海航展成了中国国家层面“不经意地” 、“有限度地”披露中国航天航空业最新成果的场所,以期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威慑”。

举今次航展的两个实例来说明珠海航展既“在商言商”又超越商业之外。

C919获300架订单

其一,国产大飞机C919在航展上获得大笔订单。

中国自主研发大飞机C919在珠海首次进行飞行表演及静态展示。飞行表演中,短距离起飞,大仰角拉起,避障能力等都得到全面展示。大坡度盘旋,显示飞机优秀机动能力。据称,展会刚开张,C919已获得300架的订单。

其二,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借航展“秀肌肉”。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自主研制的全世界推力最大、工作时间最长、冲质比最高、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户外展区吸引不少观众的目光。

据介绍,该型发动机直径3.5米,最大推力500吨,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一流。

该发动机于2021年10月试车成功,打通了中国千吨级推力固体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链路,标志着中国固体运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对推动中国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