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考试,会怎样?/周若鹏

怎么能不考试?!这样我还如何能对邻居小胖爸妈说,看,我家小明数学考98分呢!小胖呢?不及格啊?哎哟!不要紧啦,他不是很会画画吗?呵呵!

一年级到三年级不考试,不是太新鲜的事,本地一些国际学校已经是这样。我以前写过,有的学生是从华小转学过去国际学校的,他们的父母向校方要求考试。我们这一代从幼儿园考试考到大学,有时候还真以为上学就为了考试,没了考试,上学干嘛呢?天天看孩子无忧无虑地回家,有种大仇未报的感觉,怎么我受过的折磨,你就不必受了?



我敢说考试对学习的帮助微乎其微。我孩子没经历考试的那几年,像海绵般吸收课内课外的各方知识,不曾停止学习。考试的作用本来在于评估学生进度,却被扭曲成评定学生社会价值的绝对指标,因而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当考试成绩变成绝对指标,老师、学生、家长的重心会从学习转移成“应付考试”,着重考试技巧,spot可能出的题目然后死背答案,补习再补习。(这样废除考试,补习中心可要担心业绩下滑了!)

我还是坚持认为有竞争压力是好事,有压力才有进步,但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我认同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所说,人格塑造是重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好奇心和学习的习惯。要给孩子压力,君子报仇十年未晚,等多几年你就知道。就算没有考试,国际学校还是会有评估测验,以衡量进度;教长所说的客观评估,具体如何进行尚未知晓,但其他现有学制都能作为参考,不必过于担心。

让孩子探索其他兴趣

反倒是经历了十几年考试的家长所面对的冲击需要安抚。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前依赖成绩,以后老师和家长必须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机制,比如有的国际学校善用网络,家长可以轻易得知孩子在各方面的进度,老师也定期会见家长。这些机制,教育部必须明确订立。



家长不必过虑,何不回想自己一到三年级时的考试,究竟对人生有怎样的影响呢?如果没有,那孩子也不会因为少了这些考试而缺少什么。把补习应付考试的时间,换成让孩子探索其他兴趣的空间,对他们的健全发展更有帮助。小胖可能是未来的张大千、毕加索,但因为画画换不成考试分数,就这样被抹杀掉了。

反应

 

文教

教育部发购报通令 中小学只买3家国语报章

(布城11日讯)教育部指示全国所有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购买3家马来媒体的报章,其中小学需购买3份,而中学则购买15份。

根据教育部发给各州教育局及县教育局的通令,这三家马来媒体分别是《马来西亚前锋报》、《每日新闻》及《阳光日报》。

根据通令内容,所有学校必须购买的只有马来报章,不包括其他语言的报纸,如英文报、中文报及淡米尔文报章。

教育部在通令中提出,指示购买报章是符合昌明大马的6大核心之一,即可持续性,也就是通过知识和本地才能打造平衡的生活素质。

“教育部旗下的所有教育机构受促购报,以在学生群体内培养阅读文化和巩固对阅读重要性的醒觉。”

“主流报章应该成为学生的读物,好让他们对于地方、国内和全球的时事进展都有了解。”


通令附上的购报指南规定:

— 小学须购买3份马来报,即1份《马来西亚前锋报》、1份《每日新闻》及1份《阳光日报》

— 中学须购买15份马来报,即5份《马来西亚前锋报》、5份《每日新闻》及5份《阳光日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