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裕:有意外惊喜不痛苦
2021年2.8%财赤可行

(吉隆坡2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指出,2019年财政预算案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同时也认为政府所设下在2021年,达到2.8%的财赤目标是可实行的目标。
他说:“这份预算案政策非常全面,整体来说,这不是个痛苦的预算案。”
李兴裕对这次的预算案感到满意,并指这次预算案的重点在于重整财政的健全,第二是优化国家开销,以及第三加强优势。
上个预算案延续
他说,这次的预算案可说是上个预算案的延续;上个预算案也有谈及支持制造领域转型至工业4.0。
李兴裕称,政府刚推出工业4.0蓝图,有了这次预算案中的奖励措施,他相信这对大马企业与雇员来说,是个很好的开始,让他们准备好面对全球这股工业4.0的趋势。
李兴裕今日在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评《2019年财政预算案》新闻发布会上这么指出。
刘瑞裕:国家收入虽受限政府加强经济照顾民生
中总署理总会长拿督刘瑞裕指出,虽然国家收入受限,但这是一个负责任、实际、平衡及支持增长的预算案。
他说,这也是个对政府恢复信心、永续成长、投资,及照顾人民福祉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财政预算案。
他指出,2019年国家财政预算案旨在加强经济和引入优质的国内外投资,并解决人民生活成本问题,如:可负担房屋及医疗保健。
他说,中总对财政预算案欲恢复对政府的信心,推动创业型国家和惠及人民的策略性施政,表示欢迎。
“所有政府部门及机构秉持诚信,问责及透明(CAT)的原则,以加强及优化公共资源管理。
“为了加强治理,增加收入及改进政府采购程序和简化部门及机构作业程序,政府也会推出数项措施。”
刘瑞裕指,这次的财政预算案纳入针对工业4.0及数字经济,促进创新和资讯及通讯科技(ICT)的正面措施,包括发展智能制造,鼓励创业投资活动,劳动力培训及栽培数字世纪的下一代。
出席者有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署理总会长拿督刘瑞裕、总秘书拿督卢成全、第二副总秘书蔡文洲、中央理事梁家兴博士、拿督吴逸平、孔令龙、张国林、李伟丞以及资深电台与电视财经主播黄隽斌。
【金鹰奖2025】吴逸平:局势动荡莫测 企业需善用科技开创新局

吴逸平
(八打灵再也23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当今局势动荡莫测,企业唯有善用科技、提升韧性与视野,方能在重塑的全球秩序中站稳脚步,开创新局。
“今年金鹰奖的主题为‘乱局破框,横空称雄’,这个主题非常契合当前的全球情势,也点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世界格局快速重塑,企业唯有充满活力,勇于破框思考,方能从容应对。”
吴逸平今日出席“2025 大马百强卓越企业金鹰奖”推介礼,致词时这样说。
“金鹰奖不仅是表彰企业卓越成就的重要平台,更是大马企业界极具代表性的标杆奖项,多年来深耕不辍、激励无数企业不断追求卓越。”
他说,自2013年开始至2024年,获得金鹰奖的企业超过千家,总营业额超过600亿令吉,证明金鹰奖得主不仅驾驭经济动荡,更持续成长、不断突破,稳居业界翘楚。
“我本身曾多次担任金鹰奖评审,亲身见证无数企业如何在重重挑战中脱颖而出,扎根本土、稳健成长,展现出非凡的企业精神与战略远见。”
他呼吁所有本地企业踊跃参与角逐金鹰奖,如果获得金鹰奖奖项,就足以证实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翱翔鹰雄。
“金鹰奖不仅是对企业成就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与期许,鼓励企业不断突破极限,追求卓越。”
他说,每届金鹰奖得主,都是大马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缩影。也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强调,中总一如既往,携手各界力量,共同营造一个更有利于企业成长、创新与国际化发展的生态环境。
另外,吴逸平也说,在这个崭新科技挂帅的年代,智能科技、数据中心、云计算正在重塑商业生态;今天的企业必须加速数字化,才能顺利融入新的价值链。
“谁能驾驭运算力,谁就能领先一筹,掌握未来主动权,在事业上登顶丶在领域中称雄。”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波及民生与通胀
吴逸平特别提及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印巴边境关系恶化,可能对我国米粮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进而波及民生与通胀。
“放眼国际局势,我们看到俄乌战争依旧持续,区域性冲突此起彼落;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紧张局势升级,加上美国等大国政策频频变动,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他说,任何一场突发事件,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全球市场连锁性的震荡。
“就以印巴紧张局势为例,我国目前有接近40%的进口米源自印巴,一旦局势恶化,必然冲击我国米粮供应,进而影响民生与物价。”
他认为,这种潜在的粮食危机提醒大马,企业在经营策略上必须高度关注地缘政治动态,提前作出灵活的应对与资源配置,方能未雨绸缪,防范未然。
他说,大马是典型开放型经济体,市场规模有限,企业若要持续成长,必须“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在无法掌控宏观局势的前提下,我们更要锤炼企业自身的‘硬软实力’,尤其是领导者的战略眼光与破框思维,是带领团队在乱局之中,开辟新局的关键。”
他说,企业家须居安思危,不能只满足眼前安稳,更要敏锐察觉未来可能的风险与趋势,善于从中发掘转机。
他举例,当粮食安全议题正逐渐浮上台面,成为全球的主要关注之际,这正提示着企业:都市农业、智能农业、供应链科技等新兴领域,正蕴藏着庞大的商机,值得企业提早布局、深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