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太仓促 褒贬不一
评估取代考试掀舆论

让孩子在无压力环境下学习,是许多家长的希望。

(哥打峇鲁、关丹、劳勿1日讯)废除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考试,改由更客观的评估取代,弹赞参半,有者批评新部长在政策还未明朗化前,就急着做出宣布;有者则赞同此新政策,因为终于可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童年。

废除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考试可行吗?这项新政策虽未有进一步进展,就已经引起华教界舆论。



实际上,考试的意义,主要是了解学生吸引了多少知识,不过后来却演变成学生成绩及名次的比较,让孩子们失去快乐的童年。

不少学生,因此每天死读书,只为考取好成绩。

在老师及家长的压力下,孩子渐渐失去童真。

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会长黄博谆:考试变成竞争

一般上,教师在教导学生一段时间后,都会让学生考试,以了解学生吸收到多少。只是,我们的考试是否已变质?考试原本只是想知道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过最后却变成竞争,看谁比较强。



我相信教育部长也了解到这一点,只是在大众媒体面前,可能其言论让人误解。教育部长也曾在教育界及大学一段时间,不可能不了解考试的用意。

当然,每个国家对于考试的诠释并不一样,而我们可能是传达上问题。今天,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或掌握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考卷,教师为学生打分,问题就来了。

我们不知道是谁先开始比较,老师或家长,不过这几十年来,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开始就会有考试、年终考及小考等,一直到毕业。也许这一次,教育部长只是想换个名称。

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在任何政策出来后就埋怨,而是应该在新政策下,加强本身能力。

林连玉基金丹州联委会主席黄保俊:应先研究再落实

从白鞋换黑鞋,白祙可能变黑祙,以及废除一至三年级的考试政策,教育部都应该先仔细研究,收集大家意见后才来做出宣布。

我们不希望教育部的政策,经常U转,让校方及家长无法适应。

在废除一至三年级考试课题上,实际上,教育部长没必要急着作出宣布,而是应与各方磋商,三思而后行。现在大家都在看我国教育部朝夕令改的新令。

我们不希望新部长上任后,就推出新政策。好的,我们应该保留,不是说改就改。

我不敢说,废除考试是否对学生好,毕竟现在竞争力很强。我觉得,可以减少考试,但不是废除,如果废除一至三年级考试,学生升上四年级后,如何能应付考试?

东彭华校发展工委会主席张振明:新制度应更全面

老师们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优劣,这种制度由来已久。

教育部必须确保废除考试制度后,能够建立一套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教育原理的评估制度。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大学,都需要经过考试来评估,如果没有更好的方式来代替考试,我希望政府不要仓促废除考试。

彭亨华校董联会主席林锦志:考试是必经过程

我不认同教育部废除一年级至三年级考试。考试是每一名学生必需面对的学习过程,根本不会产生压力,尤其是一至三年级的学生。

如果学校废除了考试制度,有多少学生会去认真学习,考试可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成绩,对一些比较弱的学生加强教导。

教育部应培训更多有素质的老师来教导学生,因为有素质的老师,才可教出成绩好的学生,就比如好的教练,教出好的运动员一样。

新巴力华小副校长兼家长黄美婷:恢复孩子快乐童年

赞同此新政策,因为终于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童年。

但教育部必须有更好的代替方法,如像外国的教育,或可考虑以做学习报告的之类的取代。

作为教育工作者,让她感到无奈的是当每次提到废除考试时,当局却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案代替如何评估孩子学习和掌握技能。

老师们准备好了吗?现今21世纪教学法,还有很多老师都没有掌握和应用,还在停留在古老方法,教育局注明没有考试,但校内还是要进行考试。

现在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课本和技能比以往不一样,孩子们突然面对很大的转变和压力,尤其对乡村孩子难以应付和跟上步伐。

劳勿中竞华小家协主席张国燕:激发思维加强学习

教育部有必要改变教育模式,让孩子拥有快乐、无压力的童年生活,同时能通过学习掌握好基础。

之前校方推行相同的策略,但效果不理想,老师和家长对此都不赞同。

当时,学生学习的进度缓慢了,变得不积极。如要废除纸张考试,当局可考虑透过激发思维、激发孩子思考、发表能力来加强孩子的学习。

积罗华小老师何惠琴:校本评估待跟进

废除当然好,但校本评估是否有效的进行,还是有待跟进。

毕竟落实的还是老师,一些尽责的老师会细心花费更多时间准备。

任何评估的制度,对老师而言都是一样,但到了真正的考试时,就是不一样的情况了。

无论如何,希望新的政策,能够真正让孩子受益,而不是把孩子的教育前景作为试范平台。

反应

 

文教

教育部发购报通令 中小学只买3家国语报章

(布城11日讯)教育部指示全国所有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购买3家马来媒体的报章,其中小学需购买3份,而中学则购买15份。

根据教育部发给各州教育局及县教育局的通令,这三家马来媒体分别是《马来西亚前锋报》、《每日新闻》及《阳光日报》。

根据通令内容,所有学校必须购买的只有马来报章,不包括其他语言的报纸,如英文报、中文报及淡米尔文报章。

教育部在通令中提出,指示购买报章是符合昌明大马的6大核心之一,即可持续性,也就是通过知识和本地才能打造平衡的生活素质。

“教育部旗下的所有教育机构受促购报,以在学生群体内培养阅读文化和巩固对阅读重要性的醒觉。”

“主流报章应该成为学生的读物,好让他们对于地方、国内和全球的时事进展都有了解。”


通令附上的购报指南规定:

— 小学须购买3份马来报,即1份《马来西亚前锋报》、1份《每日新闻》及1份《阳光日报》

— 中学须购买15份马来报,即5份《马来西亚前锋报》、5份《每日新闻》及5份《阳光日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