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张聒翔:应感谢教诲
不干预老师执教

张聒翔(中)颁赠纪念品予3位热心人士,左起是符永杰及何立群,右起巫润平及吴小铭。

(芙蓉28日讯)森美兰行政议员张聒翔指出,现代家长非常宠爱孩子,因此经常向议员投诉孩子被老师鞭打或责骂,不过他还是继续秉持着不要干预老师的执教工作,反而要珍惜及感谢老师的教诲。

森华校教师会午宴



他说,每每在接获相关的投诉时,都会告诉家长,老师鞭打或责骂学生,都是出自关心,因此家长应该放手让老师教导。

他是于今日为森美兰华校教师会72周年联欢午宴主持开幕时,这么表示。

影响力非常大

他说,老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没有老师的教导就不会有今日的领袖,而老师轻轻一句话,就可能会令学生铭记在心。

他披露,本身自小非常顽皮,曾经试过因发脾气而直接从学校跑回家,使到他一天内,被父母、校长及老师鞭打,不过当时的教诲却令他永世难忘。



朱良义:角色出现对调老师不能只一套手法

森州教育厅华校督学朱良义说,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已经出现对调,所以老师不能再只有一套的教导手法,反而应该充实自己及与时并进。

他说,如今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老师是扮演引导角色,不过还是要继续秉承水滴石穿的精神,不要轻易放弃学生,莫忘初衷。

他吁请教师公会应多举办休闲活动,协助老师减压和舒缓紧张的情绪,落实快乐老师才能教导快乐学生的目标。

何立群:应自我装备教育出具开创力学生

森美兰华校教师会主席何立群说,老师应自我装备,迎接新时代的考验和挑战,扮演具创造力的角色,教育出具开创和发展能力的学生。

出席嘉宾有署理主席罗月英、全国教总主席拿督王超群、森美兰中华大会堂主席陈永明、森美兰华校校友会联合会主席拿督斯里黄新发、森州华校董事联合会主席吴小铭、芙蓉光启书局董事经理巫润平及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森州联委会会长符永杰。

大会也颁赠纪念品予26名荣休会员、29名服务教育界25年以上的会员,及在职进修的12名教师及6名大专毕业的会员子女。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