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间价意外调降
中国央行宽待弱势人币

(北京12日讯)本周以来,人民币再度跌破6.90元并一度接近8月中的年内低点。但相比8月时面临的人民币“破七”威胁,中国央行的态度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周五,人民币中间价意外调降,不但与市场预期方向相反,其偏弱程度也达到了今年2月7日以来最大——当时人民币正面临升值压力。

中间价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调弱,而较彭博调查的市场预期均值偏弱的情况已连续四天出现。

十一长假之后,受中美货币政策加速分化、贸易战形势一再恶化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陡增,市场情绪急转直下,在岸即期价格一度接近贬破8月15日的低点6.9340,向2016年前低6.9666元逼近,市场“破7”的议论再度升温。

但央行的态度并未如此前一般高调唱稳,其设定的中间价持续令市场较为意外。

今日中间价公布后,离岸人民币扩大跌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0.29%报6.8989,在岸人民币开盘后亦自隔夜反弹水平回落,目前跌0.18%报6.9014。



在周五美元整体偏弱下,人民币表现在12种亚币中垫底。

努钦

释放开放态度信号

“中间价偏弱可能是监管层对人民币微微偏软的走势持开放态度的一个信号,”澳纽银行亚洲研究主管许孔丞(译音)在采访中说,目前对于市场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央行这种容忍的态度会不会持续,直到人民币跌到7元大关。

官方的取态变化正值中美贸易战前景晦暗不明、市场预期极为分化的时刻。

周四晚间彭博引述两位知情人士报道,美国财政部工作人员已向部长努钦汇报称,中国没有在操纵人民币汇率,而财政部将于下周出具报告对此最终定论。

此外,《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白宫正在推进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下旬在阿根廷举行的G-20峰会上见面的计划。这两条新闻在隔夜令人民币大幅跳涨。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意外调降至6.9120元,创去年3月10日以来最弱;彭博在中间价发布前对17位机构人士的调查均值估在6.9051元,预计自上日的中间价6.9098调升。

彭博调查范围涉及境内外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交易员或分析员,参与调查人士因未被授权发布信息要求匿名。

181013a0707_noresize

 

态度淡定没大抛美元

此前自6月人民币加速贬值起,中间价多数时间持续明显强于市场预期,直至8月底央行宣布重启逆周期因子。

其后汇率跌势暂止,市场预测者亦相应调整预测模型。

央行淡定的迹象近日在市况中也有体现。

综合交易员报道,本周以来,少数中资行的美元卖盘仅起到稳定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作用,在美元下跌的情况下,中资行并没有逆市大量抛售美元、支撑人民币反跌为升。

周四时,这些卖盘仅在8月人民币前低6.9340附近出现,限制人民币跌破该敏感价位。

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

分析员认为,近期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新变化,可能是让央行护盘意愿下降的部分原因。

本周三以来,美国股指大幅下挫、美债殖利率亦跌,美元兑多数主要货币滑落;国内股市也受国际市场拖累,沪综指周内累计跌幅一度深达10%。

美股下跌新变化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汇率分析员李刘阳说:“美股下跌是新的变化,如果把美元利率拉下来,美元汇率也会下降,这是人民币汇率的利好,”

他说,虽然贸易战恶化、基本面更加不利,中美货币政策也进一步分化,本周前半段对于人民币而言都是不利的,但其后形势出现了多方面的变化,这或许是央行有底气更多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原因。

在7、8月份时,人民币相继跌破6.7、6.8元关口,其后中国央行先后通过官员喊话、重启远期购汇风险准备金、逆周期因子及离岸市场流动性管理等方式,对人民币汇率和市场预期进行维稳操作,此后汇率在6.8-6.9元持续区间波动。

官媒淡化“破七”忧虑

跟前次对比,官方媒体本周早些时候接连引述官方智囊评论,则试图淡化人民币“破七”风险对市场的心理影响。

周一,《经济日报》援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称,应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无论是‘破7论’还是‘保7论’,都忽略了均衡是动态的,这一点至关重要。”

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于周三在《中国证券报》撰文称,投资者并未表现出恐慌,而对货币当局而言,这意味着即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至7以下也必须坚持不干预政策。

反应

 

名家专栏

使用本币结算贸易/白文春

为了支持令吉,国家银行最近几周加大了与投资者、企业及出口商的接触力度。我认为,这些是为令吉建立信心的正确举措。

此外,国行继续鼓励进出口商在结算进出口付款时,更多地使本币。此举旨在减少对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依赖。

事实上,这些努力已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据国行称,目前,人民币-令吉在大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结算中所占份额已从2009年的仅仅1%,于去年骤增至24%。

此外,与泰国和印尼进行贸易结算的泰铢-令吉和印尼盾-令吉的比例,也已分别从2009年的6%和4%,增至2023年的19%和8%。

讽刺的是,尽管鼓励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但我国大部分出口和进口商仍倾向于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

据国行称,就目前情况而言,美元在与马中两国的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仍然很高,去年约为75%。

同样的,去年大马与美国、东盟和日本贸易结算使用美元比例,分别保持在97%、84%和71%的高位。

美元仍占主导地位

尽管如此,2023年使用美元与欧盟进行贸易结算的比例仅为57%。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欧盟出口和进口商更愿意以欧元结算。在国际贸易中,欧元是最广被接受和使用的货币之一。

整体而言,根据国行的数据,2023年使用美元进行的贸易结算,仍占大马对外贸易总额约82%。

尽管这较2009年的约83%略有下降,但美元仍是我国出口和进口商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

与此同时,欧元在大马贸易结算总额中的使用比重,仅次于美元,2023年为4.3%,尽管较2009年的5%左右有所下降,但其受欢迎程度与美元相比仍相去甚远。

马币排名第三,占大马2023年贸易结算总额的3.6%(2009年仅为1.3%);而人民币排名第四,占我国贸易总额的2.6%(2009年为0%)。

为何我国出口和进口商仍最爱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美联储印了这么多美元(只是一张有信心支撑的纸),美元可能有一天会下跌(但在我看来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国行表示,这是因为这些商家和企业希望确保其美元收入,可以匹配其以美元计价的外债敞口。

我认为,这将使这些商企能进行自然对冲,而不必承担额外成本来对冲其外币头寸。

大企业更爱美元

在全球供应链中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跨国企业,例如电气与电子(E&E)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实施更加集中的财务管理系统来管理其跨国资金流时,也更喜欢使用美元。

至于我国的商品出口和进口商,由于大多数商品都以美元报价和开发票,因此他们也仍以美元进行交易。

此外,根据国行,大多数商家和企业表示,他们难以说服客户以本币结算,尤其是当这需要公司重新配置流程和系统时。

我认为,如果泰国出口或进口商接受令吉作为其贸易结算货币,那么将其令吉收益投资于泰国可能并不容易。 

有关泰国出口或进口商可能必须在大马投资,在我看来,这对有关商家来说可能不太方便。

人民币后来居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鉴于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技的进步,我相信人民币可能有很好的机会扩大其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使用范围,以赶上美元作为国际贸易霸主的地位。

与此同时,除了参与和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外,我相信国行可能会与政府密切合作,进行结构性改革,以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开拓新的增长领域,从而提高增长潜力,以及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竞争力。

我认为这些举措对于提高令吉的长期基本价值非常重要。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