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如何突破第二代接手的困境?/陈绣茗

近几日参与一场邀约活动,遇到好几位都是第二代,接手父母所打拼下来的公司,闲聊中发觉他们有一共同困境,就是虽然受父母之托接手管理与经营公司,但父母其实还没有完全信任他们。

同时,父母对于他们提供的意见多数持反对,加上老臣子倚老卖老的态度,也使得改革显得特别困难。



而且父母尚在公司内任职管理高层,所以身为儿女也无从反抗只能遵从。

从此话题中,让我想起几年前,一个客户的事情。

案例公司是一家工厂,与我们见面时,儿子已经算是完全掌握管理层事务,其父亲也早几年前完全将公司交与儿子打理。

根据这位儿子叙述,刚刚进入公司时,自己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同时也在外界有一番作为,但是父亲亦然没有给予完全的信任。

由于父亲的态度,使得儿子在一班老臣子和在公司上班亲戚面前,显得没有地位。



这也造成这位儿子空有许多改革计划,却白白落空。

这位儿子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累积成效,最后才获得父亲认可将公司全权托给了儿子。

虽然如此,却依然有一事让他非常头痛,就是工厂内许多老臣子仍喜欢找其父亲说长道短,导致儿子在工厂营业改革上障碍重重。

想要革除这些不愿意改变的老臣子,却又遭到父亲反对,左右为难。

后来这位儿子终于想到一套方案,在此为大家一一分享。

首先,这位儿子以要申请ISO质量认证为理由,找了我们来做内部品管流程稽核。

他的理由就是,他其实都知道工厂内发生什么事情,但若由他开口,这般老臣子肯定不认同,所以找了我们来当中间人,由我们去告诉他们,公司管理制度的欠缺与老旧。

加上打着ISO为旗号,老臣子也不可能和国际质量认证对抗(因为这个认证确实可以为公司带来竞争利益)。

所以老臣子们只好乖乖配合稽核,对我们所问的问题一一解答。

稽核访问的过程中,我们发觉,其实不想改变的,仅几位拥有几十年经验的技术师,而不是全部。

当我们发觉这一点后,建议这位儿子,做绩效考核。

不仅仅要做考核,还将考核成绩与花红捆绑,同时将成绩公布在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人都是要面子的,就让他们去自我宣耀自己的光辉,而且公开无须猜测)。

用实力证明自己

真实的落实,就是买一张大大的黑板,在上面写上技术员的名字,并且天天公布技术员手上有多少工作,同时完成多少累积业绩。

到年底,就按这个累积业绩占总业绩的百分比来计算这位技术员应得多少花红。

如此一来,能完成多少业绩的工作也是看这位技术师有多勤奋了。

过后有稍微追踪问了效果,这位儿子透露,落实后不久就省下许多吩咐上的困难(过去对他的吩咐都不太爱理会)。

再者,这位儿子也逐渐将工厂电子化,投资购买机械设备原本是要应付老一辈员工退休的问题。

但是经过这这一次稽核,老板只能告诉这些员工,如果他们再不改变,公司将会用机械取代他们的工作。

以上简单的分享。第二代如果要让父母完全相信自己,除了必须实力证明,也可以应用多元化的角度去进行改革。

记录经验

去年也有一位第二代找我们作辅导顾问,他认为,公司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制度来管理。

过去父亲的作法,虽然公司增长得很好,但是老的员工一个接一个退休,经验传承出现断层。所以传承第二代的最佳作法,依然是将经验都写下来,如此必能代代相传。

反应

 

名家专栏

中国经济改革下个赛道/黄锦荣

中国经济的改革之路,历年来都偏重供应侧。

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头阵,以便“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那是私有化及以市场机制为资源做有效引向的雏形。

当农耕的潜力得到解放,农产量增加,食品供应匮乏的问题就得以解决。联产承包改制的成功,不仅释放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乡镇企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力,也成为乡镇企业产出的主要需求来源,滋养了紧随着的城市工业改革。

后来,经济体制需要从中央指导,过渡到市场价格机制,那么恢复价格作为有效调节市场供需波动的机制就变得重要。

双轨制与价格改革

但价格机制需时成型,无法一步到位,于是乎,“计划内”的价格管制及“计划外”的市场价格并存,所谓的价格双轨制,就成了过渡模式,成为中国价格改革的基本政策。

“计划外”价格带来了利润动机,催化民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工业生产及贸易的迅速发展。

随后,经济改革从80年代的双轨制,延伸至90年代的企业拥有制,其道理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出一辙,就是通过拥有权达至盈亏自负,为管理层和劳动群提供了巨大的激励诱因。

企业私有化奏效

企业私有化的改制,不仅让经济绩效得到飞跃式改善,也促使公有制企业作出相对应的内部经营及激励机制改革,并让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计划经济驱动的资本密集式重工业,转为更能发挥劳力及民间创造力优势的轻工业发展,成就工业消费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为中国入世贸垫下基础,并迅速成为全球生产价值链的核心地位。

即使中国在千禧年以后,已然跃升为全球经济大国,在国际政经事务上的影响力,俨然已能和美国分庭抗礼,供应侧依然是改革主轴。

中国在2006年推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意图透过财政投入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催化本土技术。

改革离不开三板斧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把制造强国定调为战略目标,焦点放在信息化及工业化的融合;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更视军事及民用融合的创新体系为战略任务,推动另一波的供给面改革。

如今,中国经济动力放缓,从地方债务到人口老化及区域发展不均、外资骤减到信心缺缺,挑战重重,但改革似乎也离不开那“三道板斧”,就是持续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透过巨额财政津贴来推动战略行业的创新,扩大“新三样”产能及全球市占率,稳住经济增长。

需求侧牵制发展

这一回的供应侧改革,成效必然不如前,毕竟牵制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早已不再是供应面局限,而是需求侧。

中国政策菁英之所以偏好供给侧改革,那是深信“造得出”就是王道,并认为任何鼓吹需求侧改革、转向需求驱动成长的建议都是本末倒置,以为因果关系必然是先有收入后有消费,殊不知“造得出”也得“卖得出”、“用得上”,而后两者才是行业可持续性创新的最大诱因,更何况所谓的需求驱动,并不是鼓吹消费主义,而是释放国内消费潜能。

要做到这点,行业政策不能忽略需求奖掖、金融政策需侧重保护使用者并削减金融抑制、税制得注入更强的累进性质并扩大劳动群分享经济增长果实的渠道,以改善总体消费力、退休制度的公平性与信誉必须给予加强,以减缓储蓄焦虑、甚至破产机制也该允许个人破产以降低创业代价,巩固创业精神等等。

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赛道,不仅是经济的上层结构,更应该包括经济的下层基础。

免责声明: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