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有内幕消息必赢?/浑水

我的文章时常会提到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亨利曼恩(Henry Manne),一般读者都知我本科念经济学,正职是处理财技实务、研究规则和公司法的人。

由于跟我的兴趣和工作相近,所以,我有留意他的短篇文章和核心经济主张。



那个年代美国学界,常把法律、经济混在一起研究,芝大是超级学术基地,好像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Posner)等大名,相信读者都不会陌生。

财技“毒药法案”(Poison bill)之父马丁立顿(Martin Lipton)跟公司法专家伊斯特布鲁克(Easterbrook)曾在芝大的论坛上辩论。

财技操作都可以非常经济学,非常学术。

亨利曼恩的儿子,是友栏徐家健教授的旧同学、旧同事,徐教授知我喜欢亨利曼恩,竟送一套三册的《The Collected Works of Henry G. Manne》。

我心怀感激,把赠书好好安放在家中书架,放了半年连封面胶纸也未拆呢。



唉,说来惭愧,俗务繁琐的我竟未有空揭看这三本大作。

亨利曼恩最影响世人的主张,是反对“1934 Securities Act section 10(b)”的内幕交易规管。当时,反内幕交易、公平交易主导舆论,亨利曼恩自然被视为异类。

亨利曼恩的核心见解,是内幕交易可以提升市场效率,读过经济学的,自然知道如何建构这个论述。

我觉得,除了市场效率外,内幕资讯也有价,而且又有资讯成本,难验真伪。你有内幕也不一定赢,我可以举两个小例子。

话说香港其中一个资本玩家,本来有意把旗下的上市公司卖给双马,他当着所有核心家臣、一班手足面前打电话给其中一只马,大谈潜在交易内容、条件和时间表。

误堕陷阱

那班核心家臣自以为掌握内幕,深信不疑,自然个个暗地里找人头偷偷入货。

后来玩家更包私人飞机带家臣手足去跟马生谈生意做精密审核,家臣手足们就更不疑有鬼,个个投入,哪怕同期不停有大货丧沽。

后来生意谈不拢,卖壳失败,憧憬落空,股价不停跌,当初接货的家臣手足,都成了高位接货的水鱼。

至于那班同期沽货,善价而沽的背后人是谁?那就不言而喻了。

同一位玩家,曾把旗下另一公司的反收购消息,暗示给证券行的经纪下属,又是同一套路,所有经纪当然一齐入货上船。

结果,反收购消息果然在某天早上出了通告,正当整班经纪准备开香槟庆祝时,老板突然在开市前召开紧急会议,所有人不准带手机开会。

开市时,公司股价马上因好消息高开,但5分钟内拾级而下。当所有人开完会后想把握最后机会马上沽货时,股价已经跌穿当初他们的买入价。

技术上玩家没有骗人,消息是真的,股价也有短暂炒上,只是“时不我与”,大家“错过”了最佳卖货时机。

所以,内幕消息是不是稳赢?那可真难说,要看消息来源是谁、对家如何搞你。

这些蛊惑的伎俩,想必在象牙塔中的亨利曼恩,都没有办法想出来。

来源:am730

免责声明:《南洋商报》获浑水授权转载此文。作者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交易道路成长故事(中)/慧眼识股

做一件事是否能成功,并非取决于是否遇到挑战和困难,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去突破这些障碍!

在上一篇文章“我在交易道路上成长的故事 (上)”时提到,我想要开始回测我的交易方法,但是基于交易方法过于复杂,回测起来太难,遇到了不少问题和挑战!

第四章:突破瓶颈

在机缘巧合之下,我重新联系回我一位在对冲基金工作的朋友。一次的晚饭,发现我们的交易理念非常相似。

那次起,我们时常会一起交流、一起研究交易策略。我的操作也因此无意中引进了“量化”的概念,它解决了我操作上很多的问题。

很多人对“量化”这一词感到很陌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量化就是把模糊的东西,清晰的划分,变得可计算。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说选股要选好公司,才有机会获利!

“好公司” 这个词太模糊了,如果我要量化它,我可能会说“选股要选公司在过去1年盈利有增长30%以上的公司。”,这样就清晰多了。(注意,这只是例子。)

一旦被量化了,我们就能做许多分析,分析胜率、分析盈亏比等。

量化的概念,让我的操作方法,从非常复杂、模糊,变得清晰、有条理了,并且学会了怎么去用最公正、最客观、不带偏差的方法进行回测,证实一个策略的有效性。那时候,正是我的操作突破了瓶颈的起点。

第五章:操作周期

在彼此遇到一位理念相投的人,仿佛找到了交易信仰的支撑。我和这位在对冲基金工作的朋友,两人对研究交易策略更加沉迷。

过程中,我还寻获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那就是一位交易者或投资者在股市能否赚钱,操作周期至关重要。每个人的性格、耐心、风险承受力都不同,但市场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操作周期。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适合做短期交易的人 (可能你对市场的信息变动非常敏感),但却尝试去做可能需要持股几年的价值投资,那么你会发现你很难赚到钱。

于是,我花时间去找出适合我自己的操作周期,持续尝试不同的方法,并观察自己的表现。花了蛮长的一段时间,也亏了一些钱,我只能把它当成是需要付出的研究成本。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最适合我的操作周期!那就是——1个月至3个月!

当我平均持股时间在1个月至3个月时,表现最好。我甚至还发现,这也是市场上大部分人的最佳操作周期。少部分人适合少过1个月,极少部分人适合超过1年,但有趣的是,这些周期往往是大部分人喜欢试图去操作的。

第六章:策略的胜率

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周期之后,我开始把时间花在研究持股1个月至3个月的策略。研究了将近一年,我找到了一个胜率很高的方法,并且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回报。

它就是筛选业绩符合特定条件的公司(我几年前在Telegram频道分享业绩的公司也是使用这个方法),然后持有接近三个月之后离场。

但我也意识到,这个方法随着时间过去,市场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胜率将会逐渐降低。

这个方法在2018年之前非常好用(胜率80%以上),2018年到2019年的胜率稍微下降 (70%左右),2020年市场超级火热之后,胜率迅速下降 (40%左右)。

尽管这个方法帮我在那几年累积了不少资金,但研究交易策略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下,我们其它交易策略的研究都是还在进行着的。

其中有一个交易策略,从2015年就开始研究,在2020年逐步成型,做了严谨的回测,各方面都达到了要求,并且回报率惊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交易策略呢?下一篇会继续和大家分享。

(待续)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