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聆听奥斯威辛

处决墙亦称“死亡之墙”下摆满了到此凭吊者所献上的鲜花。

“在一个幸存者聚会时,每个人争相自报待过的集中营地名,看谁最牛,结果是喊出奥斯威辛(Auschwitz)的人成了比赛的赢家。”——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1929年11月9日-2016年3月31日,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奥斯威辛之幸存者)。 

奥斯威辛在哪?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现况如何?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时期所建立之最主要的集中营和灭绝营,位处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Kraków)西南60公里,亦曾是欧洲的铁路交通枢纽。它建于1940年,解放于1945年,期间至少有110万人遇害于此。

波兰国会于1947年立法将其改为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则于1979年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每日接待人数上限为8000人,参观者被要求通过网络登记或参加导览团,以控制人数,并获提醒“不建议14岁以下的儿童参观”。

奥斯威辛火车站,依然庞大、坚实、醒目地屹立在那把关。
“劳动带来自由”(ARBEIT MACHT FREI)的标语于集中营的大门上。

初来报到

我们一行人特选了阳光普照的清晨从克拉科夫前往奥斯威辛,路程并不遥远,一路顺畅轻松,抵达后大家默默地下车,仿佛都沉浸于各自的思绪中。

奥斯威辛火车站,依然庞大、坚实、醒目地屹立在那把关,纵贯欧洲的铁路弯曲的笔直的覆盖在车站前大幅的草坪,发人深思。我犹如回到上世纪40年代初,一手拎着清楚标明老家地址的皮箱,一手揪着紧扣的外套领口,冷风呼呼吹来,口中哈着白烟,忐忑地打量周遭的环境,脑袋一片空白。



触目所及更扎心

好不容易从封闭局促的火车厢中出来后,一个紧挨着一个鱼贯地走入这令人闻风丧胆的人间炼狱。触目所及皆是带刺的铁丝网,其中有的甚至被安装上高电压,缠绕在篱笆、窗户、洞口、缝隙间,扎眼更扎心极了。

“劳动带来自由”(德语:ARBEIT MACHT FREI,长5米,重41公斤)巨大而线条如波浪般的标志,居高临下的在集中营入口处的大铁门上,迎接、审视、嘲讽每一名在其下方战战兢兢步入的初来报到者,当中更不乏对自由抱有过希望与遐想的人们。

层层迭迭的皮箱清楚标明着主人的名字与地址,却永远回不去了。

“每个人都拥有不为自己所知的潜力之源,但只有通过极端不幸的考验,我们才会了解自己的潜力是大是小,或是根本不存在。”——普里莫·莱雅(Primo Levi,1919-1987, 意大利化学家、作家,奥斯威辛之幸存者) 

匪夷所思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共有3个主要营区,分别是奥斯威辛(1号营区)、比克瑙(2号营区)、莫诺维茨(3号营区)和39个小型的营地或工厂。一座同时具备关押、劳役和灭绝3种功能的超级集中营,号称“死亡工厂”。

举目望去除了哨兵站鹤立鸡群地散布在各个据点外,一排排红砖瓦砌成的两层楼房,一列列木板或砖瓦建成的单层厂房,整齐有序,外观犹如一座规划管理妥善的小区无异,倒让人纳闷。当导览团的讲解人员领着我们步入各座建筑物内,深入讲解举例每一面墙、房、楼等的名称与功用时,平常如房间、厕所、工作室等,以及特殊如化学实验室、毒气浴室、焚尸炉等,我们饱受震撼,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室外的阳光与氧气……。

伤痕累累的历史

心疼长年累月每一天重复着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探访者讲述那一段伤痕累累的历史,尤其是家中亲人曾遇害于此的讲解人员。

实验室、毒气浴室、焚尸炉等特殊功能的建筑物固然让人毛骨悚然,房间、厕所、工作室等贴近日常生活的建筑物则让人久久无法释怀,因为我们皆清楚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物该是什么样子、如何操作。

你可否想象得到厕所竟是小木屋中一排排整齐有序仿若水泥长凳,上面是大小一致密集的圆坑子打造而成的呢?大家得按照各自的编号排列出队于规定的时间里,动作一致地完成大小号……匪夷所思的事物与程序多不胜数。

哨兵站鹤立鸡群地散布在各个据点,无时无刻地监视着营中的一举一动。
铁丝网外的世界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皮箱犹在

1945年1月27日,联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后,在该处发现纳粹没来得及运走的头发约7.7吨、人发毛毯1.4万条……还有堆积如山待回收循环改造的小铁罐与皮箱;小铁罐本是用以装毒药后的空罐子,而被关押者随身携来的皮箱早已被掏空,更永远回不去皮箱上所标示的地点了。

长廊上悬挂着一张张黑白的档案照片,同样的直条纹制服、剃净的头发、严肃的神情,简单地标示着各自的个人资料,无需任何说明或控诉,一片静寂却充满了力量,生命的力量。一件事故或物品一旦被标上个人的名字或照片,特让人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堆积如山的是本用以装毒药后的空罐子,触目惊心。
长廊上悬挂着一张张黑白的档案照片,静寂却充满了力量。
部分被德军仓促撤离时摧毁的建筑物。

“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埃利·维瑟尔(Elie Wiesel,1928年-,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罗马尼亚作家、政治活动家,奥斯威辛之幸存者)。

选择姿态

联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仅寻获7000多名幸存者,其中约百多名儿童。

幸存者中不乏日后在各领域大有成就者,他们肩负着民族与历史的使命,坚强地活出生命最高的价值,尤其是从最艰难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步出的幸存者们。生命从被解救抑或早在入营的那一刻开始,似乎早已不属于他们,唯依本身的意愿去调整调适各自的心态、姿态、状态,迎接未来的人生。他们用各自的生命与人生书写历史。

不管是一排排的两层楼房或单层厂房的外观都平常无异。
令人眼界大开的厕所设计。

“无论境遇如何,永远有选择姿态的自由。”——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年,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存在主义心理学者,奥斯威辛之幸存者。) 

安妮精神

你可知道有一名小姑娘的日记曾经抚慰激励过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并陆续到位于阿姆斯特丹的那所“楼上的房间”去凭吊她?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1945年),《安妮日记》作者,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被关押了一段日子,却不幸于解放后不久因感染斑疹伤寒症而病逝。安妮的生命虽然停格于短暂的15载,她励志的精神却永远活在大家的心目中。

日常生活中总充满了考验与未知——逃避容易,面对很难;放弃容易,坚持很难。当你感到筋疲力尽,失望愤慨时,请静静地歇一会儿,深深地喘一口气,让自个儿放松、放空、甚至放肆片刻,再做决定好吗?

集中营里的墓园纪念碑。

反应

 

国际

指北约核武是主要目标 俄罗斯威胁攻打波兰

(莫斯科26日讯)在莫斯科与欧洲之间紧张局势又升级之际,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25日宣布,要是北约核武部署波兰,莫斯科将把它们当成主要目标之一。

据报道,波兰总统杜达星期一说,鉴于俄罗斯去年底决定,在邻国白俄罗斯部署洲际弹道导弹,华沙已准备好部署西方核武,而莫斯科随即加以回应。

里亚布科夫说:“我们的耐心不是没限度的。如果波兰走上进一步升级的道路——这些有关核武的口头游戏——那这意味着将会出现新一轮紧张…这游戏很危险,而后果可能无法预料。 ”

此外,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也回应杜达的声明说,俄罗斯国防部将“分析情势……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报复措施,以确保我们的安全。 ”

白俄罗斯总统鲁卡申科说,随着紧张不断升级,明斯克星期四将把准备好战斗的部队,调往波兰边境附近。他并警告,交火可能会导致“世界末日 ”。

不久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丁表明三条底线,就是 “不准在波兰部署核武器”、“不准没收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和 “不准向乌克兰派兵”。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