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SST最新建议清单出炉
部分加工食品征税最高10%

部分加工罐头食品则被征收5%或10%的销售税。

(吉隆坡22日讯)最新销售税建议清单出炉,政府将基本的日常食品,如大部分鱼类、蔬菜类、水果和所有蛋类等食品列入豁免销售税清单,惟部分加工罐头食品则被征收5%或10%的销售税。

根据关税局官网所上载的资料显示,在乳制品方面,鲜奶和原味酸奶皆被豁免销售税。



水果加工食品如芒果干、黄梨干、加工坚果产品和冷冻榴梿等,同样被征收5%的销售税。

在饮料列表中,矿泉水、瓶装和盒装碳酸(有汽)饮品和盒装有味饮品皆被征收10%销售税,酒精饮品则为5%或10%。

药物豁免征税

此外,根据列表里所列出的所有药物,一律被豁免征收税务。

家电电子產品被征税



大部分的日常和主要家电和电子產品将被征收5%或10%销售税,预料在落实销售税后,将出现涨价潮。

其中,数码相机、手机及投影机等,被征收10%销售。

与电脑相关的器材,如手提电脑、小型笔电、滑鼠、键盘、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则列入5%销售税清单中。

餐厅小贩中心征服务税

政府也将对28项服务业征收服务税。当中,每年营业额超过50万令吉的酒店、夜店、私人俱乐部、高尔夫球俱乐部將会被征6%服务税。

而每年营业额超过100万令吉的酒店内部与外部的餐厅、小贩中心需支付6%服务税,为设在教育机构和宗教场所內的食堂被豁免税务。

其他將被征收6%服务税的服务包括通讯、会计师、专业工程师、律师费、泊车服务、快递服务、汽车服务、职业中介、保险公司或伊斯兰保险业者等。

博彩业须付6%服务税

博彩业成为一个全新的征税对象,必须支付6%服务税。

此外,电力供应超过600KWh也被纳入6%服务税的范围,

私立医院病房、食品费和兽医都无需缴6%服务税。

任何有兴趣知道清单内容的公众,可浏览https://mysst.customs.gov.my/ 或在工作日拨电至1-300-88-8500,查询更多详情。

反应

 

保健

咖啡喝太多也会疲劳 8种食物越吃越累

(台北21日讯)常常觉得好累的人,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台湾营养师程涵宇在个人网站发文说明,整理8种会越吃越累的食物,包括:精致淀粉、含糖食物、酒、咖啡、能量饮料、油炸食物、低热量食物、超加工食物,并提供建议方式,改善疲劳问题。

血糖波动容易产生疲劳感

●精致淀粉—白吐司、白米饭、甜甜圈:天然未精製的全穀杂粮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B群,提供能量及营养。但若为精緻淀粉食物,除了营养变少,还会变得更快消化及吸收,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虽然能迅速地提供能量,但随着血糖下降,反而使身体更容易产生疲累感。建议食用全麦、黑麦、燕麦等未加工的全穀物来取代精製淀粉。

●含糖食物—含糖麦片脆片、含糖饮料:血糖快速波动产生疲劳感,也会增加身体对含糖食物的渴望,在吃甜食的同时造成热量消耗、疲劳的恶性循环。其中麦片是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早餐选择,但好吃的麦片可能添加许多糖来提味,更有研究发现,许多早餐麦片含糖量糖占许多中总碳水化合物的50%,因此建议减少含糖食物摄取。

●酒:虽然适量酒精可帮助身体放松,但若是喝太多,会降低睡眠品质和睡眠时间,隔天醒来反而觉得头昏脑胀。若真的要喝,以啤酒举例,建议1罐330毫升浓度4.5%的酒类为限。

●咖啡:适量喝咖啡其实很棒,更研究发现,喝咖啡可以降低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化疾病风险26至34%。不过也有研究发现,过多的咖啡因会对睡眠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若经常依靠咖啡来提神,而不是透过适当的营养和睡眠来提神,反而会让身体越来越累,建议一天不喝超过4杯咖啡。

●能量饮料:能够短时间内变得更有精神,研究发现注意力跟记忆力可以增加24%。不过一罐能量饮料的糖甚至可以高达52g,远远高出一天的上限,因此当大量的糖进到身体会使血糖迅速上升,快速带给身体能量,但又会急剧下降,可能会感到比喝饮料前更疲累。另外,能量饮料可能会降低睡眠品质和时间,让身体无法正常修复获得能量,建议适量喝,不过度依赖。

●油炸食物:高油低纤食品会降低肠道蠕动,使消化变慢,而消化速度变慢会使身体能量、营养吸收也变慢,又加上油炸食物多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因此容易产生疲劳感,建议减少食用油炸食物,一週最多食用1-2次。

●低热量食物:热量是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所必需,若是热量不足会造成代谢变慢,甚至荷尔蒙失调,反而会让人感到疲惫,建议透过专业营养谘询再施行低热量饮食,并找到最适合的饮食方式才健康。

●超加工食物—香肠火腿、微波食物、碳酸饮料:其加工的製程中额外添加糖、盐、油,以及多种家裡烹饪不会出现的化学成分,如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食品添加物,让食物外表变得更吸引人,味道变得更浓郁。因此这类食物营养素含量低,不但造成身体发炎反应,使身体更累外,还会造成肥胖及影响认知功能、情绪,建议优先选择天然食物食用。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