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被当人芋头的感觉/许国伟

中学时,读过一篇《芋老人传》,至今记忆深刻。

芋老人跟老妻住在河口,有一天,有个进京赶考后要回家乡的书生,在他家屋檐下避雨,老人看他一身单薄,全身都湿透了,就请他进屋内坐坐,还交待老妻煮了碗芋头给书生吃。书生吃完,觉得超好吃,说自己一定不会忘记老人的恩情,就告别离开了。



十多年后,书生已经做了宰相这大官,他有次想吃煮芋头,但怎么吃就觉得味道不香,还是当年那位老人煮的香,于是就派人去找芋老头夫妇。当地县官一听是宰相要找的人,以为芋老头是宰相的老朋友,都忙着巴结,好生招待。

芋老头夫妻到了京城,见到了书生,书生就请芋老头夫妇再为他煮一餐芋头。可是,当他一吃,还是摇了摇头,问,为什么芋头不再香了呢?

时位移人

芋老头这就开始说道理了,芋头还是同样的芋头,煮法还是一样的煮法,然而是时势和权位,改变了你(时位移人)。因为以前你走了这么远的路,又淋了雨,吃东西是不会挑的,现在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香甜?



芋头老又再说了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老婆辛苦工作供丈夫读书考取功名,然后丈夫有了新欢就拋弃妻子。这是丈夫把妻子当成是芋头。

第二个故事,是两个好朋友同窗苦读,后来乙考中科举当了官,甲没考上很潦倒,乙就奚落他嘲笑。这就把朋友当成是芋头。

第三个故事,有个孩子立志要读书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结果当了官就贪污,最终被罢官,这就是把一生所学及志向当成是芋头。

第四个故事,明朝末年那些当高官的,平时位高权重,当失去了政权换了新主人,他们就忙着下跪叩头投降。这就是把国家当成了芋头。

一席话说完,把当年的书生,当朝的宰相是听得当头棒喝,向芋老人道歉,还称赞老人家真是明白道理的人。

抄录了一大段芋老人的故事,说的就是时位移人的道理。

换位思考

有句讽刺人们当了官,言行就变样的话,是叫“换了屁股换了脑袋”。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当了官确实应该换脑袋,因为要从政务角度来思考问题。说得具体,就是换位思考。

但是,换位思考,不意味就是要忘了初衷,更不是遗忘,或者推翻自己曾经参政的理念。

这几个月来,民主行动党领袖的一些言论,就有了时位移人的问题,最新的例子是行动党秘书长兼财政部长林冠英,对土著大会的回应,一句“办土著大会有什么错”在网上舆论是掀翻了天,固然有支持者为他说话粉饰,但更多的网民回应,总结来说就是质疑行动党领袖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政治斗争信念吗?

时位移人,固然是政治现实,不用重读芋老人传,也知道这道理。但重读芋老人传,才知道被当人芋头的感觉,因为一些取得权力的政治领袖,不正是把人民都当成芋头了吗?

反应

 

言论

別沦为阿Q的Q/许国伟

鲁迅笔下的阿Q,有几事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未庄有个姓赵的大户人家,阿Q自觉也是姓赵了,就觉得自己跟赵太爷是一家人。

结果,赵太爷根本看不上阿Q,还把阿Q打骂了一顿。

例如,阿Q自尊心很强,本来觉得自己很完美,可惜头皮长了癞疮疤。于是,他很忌讳别人讲到一切跟“癞”有关的,再后来“光”和“亮”也忌讳。

只要有人一犯讳,阿Q就会发怒,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

例如,阿Q不是每个未庄的人都敢惹。打不过的,他就算挨了打,也会静静地想“是被儿子打了”。

阿Q看人欺负

阿Q也会看人来欺负,就挑最没战斗力的小尼姑。平时一看到小尼姑就开骂,当受了别人的气时,更要拿小尼姑来出气,大声吐一口唾沫:“咳,呸!”阿Q欺负小尼姑会获得围观群众的哄笑,阿Q就更得意了。

例如,阿Q很生气有个叫小D的,跟自己抢工。在阿Q眼里,小D又穷又瘦又乏,哪能跟自己比?

于是,阿Q就找小D打架。两人打法一样,一手拔对方的辫子,一手护住自己的辫根。

两人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围观的人,有说“好了,好了!”在劝解,也有说“好,好!”看热闹不嫌事多的。

直到最后两人都受不了松开手,互相咒骂着走开了,结束“龙虎斗”。

说完了阿Q,现在说说民主行动党。

现在团结政府当政,行动党想跟巫统亲近亲近当一家人,但巫统都不当行动党是一家人,时不时打骂一顿。

行动党势力强自尊心也强,最忌讳别人讲是“马华2.0”,一听到有人犯讳就火大。

行动党领袖被巫统巫青骂了,没太多表示;找马华和民政出气时,可十分得意。

双方招术类似

行动党找马华吵架打架,双方招术类似,都是掐住彼此命门扯着辫子,拿着彼此都解决不到做不到的事来互骂。

照理,承载多数华裔选民希望与期许的行动党领袖,不应该像阿Q,也不应该是阿Q。

政治领袖要应付云谲波诡的局势,要整纲饬纪兴革除弊,都需要IQ和EQ。
这个Q,别沦为阿Q的Q。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