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令人刮目相看的希盟政府/郑喜文

希盟政府在上任短短几个月之内,成功动摇了许多老百姓的信心。

尤其是站在最前线的媒体圈,大家都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事。



就说统考文凭一事,尽管有的州属无条件承认,尽管副部长意气风发的说将在年底落实,然而最后却成为“要用5年时间研究”的“仓促论”。

好奇,为何是5年?如果研究少于5年就算仓促,那为何承诺的时候,却又如此坚定?而批评甚至奚落马华 “最后一里路” 的时候,更是如此无我的放肆?

如果研究也要5年,那落实是不是要15年?

我认为,最有杀伤力的并不是马智礼的“五年论”,而是许多华裔议员及部长以那巫统式的维护以及狡辩,还大玩翻译字眼,宁可选择相信整个中文媒体界都把字眼及意思给诠释错误,然后要大家稍安勿躁的等待奇迹在5年内发生?

直接把疑虑抛给马教长,要他进一步解释及阐明不就好了吗?



如果懒得纠缠,就按照这饱受争议的马来文告再出一份中文版本,不就一了百了?

只是,如果真有这么一份文告,是需要当事人翻译才可以完全理解的话,我估计那应该是当事人的水平问题了?

又,这一连串的风波发生之后,当事人并不怎么着急,反而是其他议员跳出来为当事人“喊冤”并解释?

到底里头是有多大的冤情,让我们亲爱的部长受委屈了,而自己是不能开口解释明白的?

效仿国阵空口说白话

在这一件事情上,希盟政府间接“灌输”了百姓好几个不要得的概念:

首先,只有上头说了算,而正副部长之间,似乎不曾沟通一样,这让张念群显得狼狈不已,不止,还大喊不公平,算不算当家不当权?

其次,原来希盟也效仿了国阵的空口说白话——用5年时间研究就是要等下一届大选的前夕才公布?要不直接说15至20年之间,反正国民团结事大,承认独中事小,慢慢研究不急?

统考一事沦落至此,实在遗憾。

希盟不仅证明了自己原来会失信、失礼又失衡,更间接印证了你的对手之前做不到的,都属“情有可原”。

百姓需要的并不是统考被承认,而是诺言被认真的实践——什么必须确保种族和谐受到重视?这是无稽之谈,更是老生常谈,一听到就火大的那种。

明明变了天,换了朝,改了代,门前的沟渠却还是一样的臭。

也是好的。

上一届是选党不选人,我相信下一届会是选人不选党,或出现更多废票以示抗议——巫统的素质大致分为“上至凯利下至贾马”,以及选择贾马的人;而行动党也分为“水牛与美女”,以及差派美女的领导,叫人情何以堪?

原来这就是民主的样子,原来这就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的后遗症,原来这就是两线制的重要性。

期待下一届大选,并不是出于想让统考文凭被承认、收费大道被废除,而是必须让搞政治的,在承诺之前深思熟虑,在赢得大选之后认真执行,如此而已。

反应

 

在商言商

蓝海、红海还是死海?/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email protected]

还记得四、五年前在中国推销某饮料产品时,时常听到潜在客户说:这类品没啥人在做,认知不足,气候不够,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2年之后,即疫情之前,相关品牌已经铺满一线城市的大小超市以及线上平台,而当我在展会上推销同样的产品时,潜在客户的说法跟之前有什么分别呢?

“这类品太多人在做,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呃?所以到底是有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形成所谓的“气候”比较好,还是没几个人看得上所以没人想做同类品比较好?

折扣仓崛起

相信很多人会说,凡事要中庸,不好太多也不好太少——但如果你不知道满分是100,那怎么知道中庸是 40至60分之间?

市场饱和度在哪,风口在哪,往往都只有历史、仙家和马后炮才知道。

那现在呢?

疫情之后的中国消费者,在经历几度没有任何预兆的封城之后,在“不知几时会再次关起来”所带来的骨牌效应的惶恐之下,大多异常谨慎地消费,让原本生意就很一般的超市更一般了,并间接导致线下超市陆续关闭,家乐福等大卖场甚至全面退出中国不止,也让前身只卖临期货(接近过期的产品)的折扣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原价20元的牛奶只卖 6元,下个月过期又咋滴?这周喝完不就好了吗?

于是乎,这类折扣仓大受欢迎,尤其进口产品,只需三分之一的价格就买到了,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更吸引了大批的融资者,ABC轮下去之后,50家变成400家,店越多人潮越多,商家跟厂家议价的筹码也越大,结果产品的成本就越来越便宜,毛利率提上来之后,愿意融资的人更多了,店数就不在话下了,问你服未?

低毛利率料持续

言归正传,如果你找到很少人在经营的产品,别高兴得太早,它看似蓝海,但也许未必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经营的产品有很多人同时在经营,别沮丧得太早,它未必是红海;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蓝海还是红海,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接近持平的死海——无论数量是放大还是缩小,毛利率会是前所未有的低,而这趋势应该会至少维持到明年才会有所好转。

归根究底,一切都取决于之前打下的基础,你的渠道是否深耕,客情是否到位,市场讯息是否全面,脚下有多勤快,手下有多靠谱,实力有多雄厚?

否则的话,你捕捉不了动向,留守不了客户,老款产品只能是越卖越远——如果你不花心思探讨趋势和新品,那只能花心思探讨“还有哪里可以卖这款老品”,而一般来说,往往比生产国家更落后的地方多少会有点受落,尤其跟我国一样,偏向甜食,买东西不看产品标签,不在乎主要成分是“白砂糖”、“植脂末”等对人体有负担的原料的国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