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看到的“穷人”/南洋社论

中国北宋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细致描绘繁华的市井生活,共画了1600多个人及各式各样的场景,有个角落还画了进城的大官,前面有人举着“肃静回避”开道,后面有随护扛着官轿,做妈妈的惊惶地抱起玩着的孩童,城门口有一群乞丐,一个没有腿,做官的还回头看了他一眼。

这样的对视,却深具警鉴的意义;它提醒做官的人,要看到别人存活的艰苦;要从唐代诗人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到穷人。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也看到穷人,还表示要继续实施扶贫扶弱政策;这是他在希盟执政后以先手优势拉拢低端阶层,以图掳获特定族群信任的手段。

但,这也应验了一些外国经济学者的预言,论断执政后的希盟“不敢触动为维护马来人特权的政策。”

其实,贫穷问题从来就不是种族问题,要消除这种社会痼疾或困境,还须以超越种族的角度去正视问题的存在,还要以更科学的态度去辩证广义的贫穷。

“贫穷”的定义,就是那些缺乏资源、能力、机遇、安全和必要的权利,及无法享受到适当标准的生活和社会权益的状态;那些以乞讨、残疾、无依无靠的,甚至被遗弃,受歧视,被剥削的,也都是穷人。



但是,贫穷不一定是缺钱,对希望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也都是贫穷;越来越多人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或一辈子都没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都是一种社会的失衡。

这种失衡,导致社会阶层的裂痕扩大及累积性的阶级对立,因此,掌政者要洞察问题的症结和存在的风险,要看到夹层群体及少数族裔跨代的贫穷问题。

掌权者还须恪守中道,在实施扶弱政策时,也要对人性有一种透彻的认识,要帮助穷人,却不要赋予任何人以道德上的优越感,更不要讨好穷人。

古人就有“毋以货财杀子孙”的训诫,给子孙货财,给穷人拐杖,不如教他们读书学艺,更符合社会正义。

因为只有符合“自由原则”与“差异原则”的社会正义,保证每个人享有平等权利,才能让弱者与强者有机会参与竞争。

均衡发展的理想社会,不是只求“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是法制下人人机会的平等,在这样的正义程序的公平,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才能人人各得其所。

我们不期望制订“最好的体制”,却要制订“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制”,更希望马哈迪的体制改革是一条全民路线,不讨好谁,不偏袒谁,全民受惠,这才是我们幸运的改革。

反应

 

言论

救急与救穷/南洋社论

雇员公积金局正式推出第三户头,允许会员通过此“灵活户头”提取存款应急。

会员缴款额的分配比例从原有的70%缴纳存款存入第一户头,30%存入第二户头,改为新规定的75%存入第一户头的“退休户头”,15%存入第二户头的“幸福户头”,10%存入第三户头口的“灵活户头”。

第三户头启动后,会员可选择将第二户头的部分存款转移至第三户头,会员可随时提取户头里的存款,最低提取额为50令吉。

第一户头是为退休储蓄,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可提款投资信托基金,基金赎回时须再存入第一户头。

政府先救急后救穷

第二户头可提取存款支付教育、医疗和购屋用途,或在50岁时提领存款。随着第三户头的增设,将减少第二户头存款额。

第三户头,则是救急用途。政府推出此项具灵活性且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先救急,后救穷”做法。

好些人因储蓄率偏低,特别在经济陷困时,人们面临就业、债务、收入等压力的叠加冲击,“善解民意”的政府及时予以政策对冲,通过公积金局“开闸放水”,暂时解决陷困者面临现金断流的“穷”问题。

问题是,当人们缺钱而恐慌时,就只想依赖政府援助,别人帮扶,甚至产生恐惧,还会影响人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想尽办法掏挖可能散落在边角的零碎小钱,甚至养老用的钱,就是没有长远打算,才是最致命的致贫心态。

善用杠杆改善生活

因为迷茫,人生规划就失灵了,随后还更变焦虑,没法好好工作,没法存到钱,还被迫要终生劳碌。

其实,民众理应保持警惕,在面对未来的变量,不能只依靠拐杖,而要善用杠杆,善用杠杆的功能才能改善人的生活。

长时间的债务型经济增长模式,让落后的穷国濒临绝境,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经济体的崛起,靠的是创新杠杆撬动的力量。

要如何在有限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脱贫出路。

善于投资,就是善用杠杆扩大复利效应,当然不是要鼓励恣意举债,而是要倾尽所能,去努力求知识,只有学好本领,有能力有实力,才会有杠杆公司资源,帮你放大价值的舞台。

竞争力就是你的杠杆资源,只有借用杠杆各种资源的乘积,及时间复利的结果,才能帮你打造优势人生,这才是救穷的必要策略对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