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方言亦是华教的精髓/李俊贤

我国新任交通部长陆兆福前日到988 电台受访,并以粤语进行交谈,不料引起“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组织的非议,该组织强烈谴责与抨击部长不使用华语发表谈话,令华教倍受挫败感。

众所周知,大马至今仍秉持着多元社会及多元语言,而接纳与包容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一种尊重的表现,更是一种修养;交长在节目上用广东话与主持人交谈,纯粹是配合节目的性质,并无他意;再说,说方言并没有抵触华语,有何不妥?何须耿耿于怀?



我们常听到有关爱华教组织或运动提倡捍卫母语教育,积极传承中华和传统文化,包括艺术、语言、习俗、美食、服饰、节庆等,避免这些富有意义的文化失传;反之,该组织强调以华语为媒介语,指责他人用方言交谈有损华教,这也未免太杞人忧天了。

笔者也曾经历过中小学生涯,校规严禁学生们用方言交流,若被发现将受到处分。

据了解,校方拟定此条规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粗话是源自于方言,为了避免学生说粗话,所以,校方一律禁止学生用方言交谈。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荒唐,正如闹得沸沸扬扬的宿舍门禁,部分院校强制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回到宿舍,否则将被处罚;截至目前,寄宿生与院方的争议依然未有了结,难道晚上的治安才败坏?匪徒只在夜间出没干案?白天就安分守己?同样的,只有方言有粗话吗?华文的所有词汇都字字珠玑?



方言交谈产生亲切感

笔者的经历认为,当我们遇见老前辈,并使用的他们所属籍贯的方言交谈时,你会发现彼此间渐渐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归宿感,聊起来特别愉快及投入,这就是方言的力量与奥妙。

部分年长者虽目不识丁,但他们的人生历练让他们懂许多待人处事的道理及各种人情世故,他们凭借自己的语言天赋与人沟通、洽谈及做交易,而且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挣钱养活一家几口。

外国人常羡慕和夸赞我国能有多元种族共存,加上语言的掌握能力较强,可说文化艺术兼具,难道国人不因大马的多元语言、文化、宗教和民族共荣的优势感到自豪吗?

最后,笔者认为不论是用华语或方言发表谈话皆无伤大雅,所以无需小题大做、以偏概全,挑拨华人之间的团结,而产生矛盾。大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除了讲华语之外,能说不同籍贯的方言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福分,因为由始至终,这都是华人语言及文化的精髓之一。

反应

 

文教

基金董事会与林连玉家属 清明扫墓祭族魂

(吉隆坡5日讯)时值清明,追忆族魂。

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今天率领董事会、行政部同仁与林连玉家属,前往吉隆坡福建义山为林连玉先生扫墓敬礼。

侯渊富致词时提及,现世繁荣的背后是先贤的拓荒和牺牲,感恩像林连玉先生一样为国为民奋斗过的前辈们,华教才得以永续经营。

他说: “承蒙同道们的厚爱,推举我担任第12届林连玉基金董事会主席,才有机会扛起此重任,把林连玉精神发扬光大。我要感谢历任领导为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感谢付出宝贵时间与我携手共进的董事们,还有行政部一群扎实努力工作的职员。大家都是华教的一份子,精诚团结维护母语教育,共同推动华教发展。”

出席祭祀仪式的还有署理主席廖文辉、副主席姚丽芳与黄玉珠、义务秘书李亚遨、副财政何智良、常务董事林顺康与尤荣顺、董事黄宝玲、林永兴、何信祐、梁广万、行政部全体同仁、林连玉养女林达及夫婿朱治和。今年还有三位来自第18届马大全中华生活营筹委一起参与,分别是外务副主席曾恺俊、课程组组长黄诗婷和组员刘佳欣。

让年轻人接触华教

在当下追求快速和网络的社会形态下,已经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花时间去认识中华文化及追溯华教故事,李亚遨颇有感触地发言:“全中华依然以一股冲劲和活力,通过生活营来加强中学生对华教与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他们就是新生代的力量,成为华教事业承先启后的桥梁。” 

黄诗婷受邀讲话时也提及,感恩林连玉老师,自己如今才有机会学习中文,能骄傲地以中文交流和书写,并将努力身体力行激励晚辈,持续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众人在仪式结束后,轮流献花与上香,各自追思缅怀。分享与交流环节结束之后,大家也在林连玉先生的墓园周围参观及合影。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