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小的本质:跨文化教育视角(上篇)/林国安

日前,民主行动党领袖刘镇东接受媒体专访,表示“华小不是华人的学校”,“华小是马来西亚人的学校,只是以华文传授马来西亚人的价值”。

刘镇东期待的“马来西亚人的华小”,实质上已经存在,即今天逐渐淡却“华”味的华文小学:教师群体的巫裔教师人数多了,书记、校工、园丁由友族同胞担任,非华裔学生人数也增加了,甚至一个班里的非华裔学生比华裔学生还多;学校行政语文采用双语,校内设施标贴、告示、通告、周会是双语的,甚至家长致电学校,也只能以马来语跟书记沟通;学校食堂不便售卖友族禁忌食品;学科课本封面是以马来文显著字体标示书名(如BAHASA CINA、MATEMATIK等),中文书名只有陪衬位置;历史教学内容不再介绍孔子、叶亚来等历史人物;体育、美术、图工等副科分配巫裔教师教学;学生作文“华人新年”鲜少看到干支农历年份、年兽传说、压岁钱等传统文化词语。



华小不应是消极被动性共存

21世纪全球化教育发展,学校必须面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成为一个有效的对话场所;教育政策必须有助于增进个人、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教育应有助于建构和平与民主的文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机构应成为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学习文化特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想场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学校教育应要有助于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马来西亚,怎么非主流文化须要臣服于主流文化?少数民族语文教育非得“被同化”于单一语文统合国民教育体系?

基于《联邦宪法》精神和华人公民地位,华文小学是顶天立地的庄严性存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性共存。否定华小是华人的学校,追求上述逐渐淡却“华”味的华小,无异自我“同化”,放弃华小承传民族文化使命的本质!

“宏愿学校”违背教育民主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正值世界教育民主化思潮高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1992)、《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1994)、《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1996)、《跨文化教育指南》(2006),大力推进“跨文化教育”建设,以通过教育促进理解人类文化间的差异,尊重差异,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促使各种文化的融合共处。马来西亚教育部却逆时代潮流,开历史倒车,提出“宏愿学校”概念,以把两所或三所不同语文源流的学校设在同一校园,共用基本设施和教育资源,参与共同课外活动,采纳国语马来西亚文为共同行政语文,并“逐步实现以马来西亚语为各语文源流学校统一的教学媒介”,以形塑“不分种族和宗教的学生在同一屋檐下一起上课”的“国民团结”景象。

“宏愿学校”概念遭受华社大力反对,后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取代。日前,“希盟”新政府首相敦马哈迪表示,政府将重新探讨落实“宏愿学校”的可能性。新任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随即也表示“可以接受宏愿学校的概念”,但是必须要有更好的政策以保障华小自主权,确保华小不变质。不过,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和副教长张念群的言论,并没有获得华社正面的响应。华社普遍上仍坚决不接受“宏愿学校”的概念,因为它是一项改变华小本质、同化各语文教育源流学校的手段。

无论“华小不是华人的学校”论,还是“宏愿学校”概念,都牵涉“维护华小本质”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华社始终坚持华小“母语母文教学,承传民族文化”的本质,这是长期以来华社抗衡一元化统合国民教育政策、维护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根柢的主旋律,谱写了华教史可歌可泣的篇章。

由于历史、民族等原因,形成了我国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和多元语文源流教育体系。这本应是国家珍贵的文化资产。然而,马来民族中心主义者主导国家政体,支配着国家政经文教诸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施政方针,他们主张在文化教育领域实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语文”的一元化政策。这种以单一语言文化为基础的主流文化教育形式,强调其它非主流少数族群语言文化对主流语言文化和主流社会的适应。于是,国家教育政策就有以落实马来西亚语为各语文源流学校唯一教学媒介语的“最终目标”,以及“同质化”各语文教育源流学校的倾向。另一方面,为了显示民主与平等,主流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认可非主流少数族群语言文化教育的既定存在,并伫候其融入主流语言文化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华文小学面对诸如不允增建新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合格师资短缺等发展困境,自有其这方面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在马来西亚,非主流少数族群语言文化教育只能是一种消极的被动性共存。这也是当前“多元文化教育”隐含的局限因素。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理论建设刍议/林国安

尽管上诉庭已经宣判国民型华淡小使用华淡语文教学没有违反联邦宪法,联邦法院也驳回有关败诉组织提交上诉的申请;教育部长法丽娜也宣称现行教育法令认可多元语文教育源流学校的存在,但是,近来仍有种族主义政客责问教育部允许“不同语文媒介、不同课程纲要”的母语学校存在,叫嚣关闭多元母语学校,实施一元化教育;更有大学教授大放厥词“多语源流小学助长族群偏见、阻碍国民团结”。

这一波“关闭多元母语学校”论和“多语源流小学阻碍国民团结”论,有论者认为是“对多语源流学校新一轮攻击”,是“别有心机的教育折腾”,群起论争。

但有关争议多见于报刊言论版,偶闻华基政党领袖零星呛声几句。至于华教组织机构这回倒是“噤若寒蝉”,似乎陶醉于法院“标杆式判决”,或对“老调重弹”充耳不闻。

基于《联邦宪法》精神和华人公民地位,华文小学是顶天立地的庄严性存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性共存;华文小学的存在,也是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

华教发展仍存局限

上述种族主义者和别有居心者对华小定位的质疑与歪曲,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政治与形势的变化,客观上仍存在对华文教育发展这样那样的局限。

不仅华文小学企盼“平安建设”(参见拙文《华小企盼“平安建设”》,《南洋商报》言论版,2023年11月28日),华文教育更亟需加强理论建设,以应对形形色色的舆论挑衅。

加强华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途径,无非是深化对华文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华教界对华文教育教学研究认识不足、力度不够,尚有偌大空间待发掘与深耕。例如华教史的研究似乎满足于那一两本“华教两百年奋斗史”,认为其它没有什么值得论述的了。

实质上,华教史研究除了历史的叙事,还需结合教育发展思潮的视角,从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深入教育事件本质的论述。

这是当前华文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质量的问题。其次是母语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当前我国华教组织机构仍沿用上世纪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和关于防范歧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建议,作为维护与发展母语教育学校的理论依据。

整合华教研究资源

其实,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关于母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例如“国际母语日”倡导“母语文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母语为优质教育基本要素,《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教育价值功能,都是用以论述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民族语言文化传承、身分认同、族群智慧开发、中华文明分享的坚实理论支撑,以及批驳各种悖论的指导思想。

还有,目前我国华文教育研究态势比较零星,研究者多为“个体户”,单打独斗;有者倾向学术探究,有者流于高谈阔论,一些选题也未必切合问题解决需要。华文教育教学研究亟待整合,发挥作用。

欣闻新纪元大学学院成立华文教育研究院,或能为研究者提供平台,整合人本资源,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华文教育教学发展态势;树立数据化意识,采用大数据挖掘华文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人、语言、文化、教学等方面的特征,发现其中规律,构建华文教育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这个华文教育研究单位,可整合各方教育资源,进行华文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如“华文教育发展思潮研究”、“跨文化教育情境与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研究”、“华小非华裔学生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等,以形成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智库型研究成果,助力华文教育理论建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