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美国优先 VS 中国梦/刘泰安

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每年7月都有一天是深具历史意义的纪念日。



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也就是国庆日,纪念美国开国元勋在1776年7月4日在费城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美国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一切人类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

7月7日则是中国“七七事变”纪念日,纪念在1937年7月7日夜发生的卢沟桥事变。这一天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8年抗战的起点。

美国今年在欢度国庆日后的第二天,即在7月6日启动了对中国818个类别、总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发动了中国所谓“经济史上最大规模贸易战”。这对一切人类追求幸福与自由权利的独立意义,不无讽刺。

中国则在7月6日这一天,也是七七事变纪念日的前夕,宣布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作出报复。中方事前表示“不打第一枪”,但美国既然坚持开战,中国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被迫作出必要反击,不失当年保家卫国、抗日精神的意义。

新中国开国领导人毛泽东曾指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10大经济重灾区

美中此际爆发的贸易冲突,无疑就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并将冲击全球经济。根据总部设在瑞士的百达资产管理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分析,为他国提供原料和倚重出口的国家,将在这次贸易战火中受创最重。10大经济重灾区依次为:卢森堡、台湾、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冰岛、爱尔兰。我国榜上有名,因为中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主要出口商品有锡、橡胶、棕油、金融服务等。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教父”墨比尔斯(Mark Mobius)警告,逐渐升温的中美贸易战可能不是最糟的状况,更令人担心的迟早会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在7月12日公布进一步对华加征关税的清单,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的关税,或会在8月30日公众咨询结束后生效。美国“狂人”总统特朗普多次威胁,如果中国继续报复,美国最终可能对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那是大约相当于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额。

但美国目前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才约值1300亿美元,意味中国无法再以同等规模、同等力度作出报复性征税。中国除非对少额商品征收更高关税,或采取其他措施打击美国在华企业,否则两国贸易战的结果是“美国小伤,中国重伤”。

事实上,贸易战对中国而言颇新鲜,但美国却驾轻就熟,早在过去百年来对多国发动过。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发动对日贸易战,导致日本步入“失落的20年”,经济由强转弱,一蹶不振。如今美国显然想对中国故技重施,遏制中国的崛起。

须满足美国4条件

据报道,白宫已经放话,北京想停战,必须满足美国4个条件如下:

1)给中国1年时间,减少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逼使中国人民币升值,就是一招。

2)对美国开放金融与电子商务市场。此举意在宰杀中国股民,方便美国在中国抢钱。

3)不许中国进行以市场换技术。

4)不许用政府补贴高科技行业政策,具体指不准进行“中国制造2025”。

美国意图逼使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从而打击中国未来的阴谋,昭然若揭。

在1950、60年代中国还是一穷二白时,毛泽东尚且敢蔑视美国并宣称“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并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鼓舞中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封锁侵略曰:“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今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的中国,GDP高举世界第二,工业产值超美赶欧,拥有东半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诸如: 飞龙在天的歼20战机、龙腾四海的航母、潜龙在渊的核潜艇等,还有纵横天下的“一带一路”,席卷全球的“中国制造”等。试问中国会向美国低头求和吗?

归根究底,这场举世瞩目的美中贸易大战可谓“美国优先”与“中国梦”的交锋。前者要让美国再次强大,后者则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者互辅则天下太平,互克则天下大乱!

反应

 

国际财经

避开诸多经济限制 人民币却难逃美联储引力

彭博社专栏

在贸易战的年月中,中国找到了避开美国对其经济施加各种限制的方法——从对最新手机芯片的限制到伊朗石油制裁。但即使是北京,也无法轻易摆脱美联储的引力。

经济学家从中国本周的经济数据吸取了两个教训。首先,虽然今年年初经济增长的步伐健康,但可能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越来越难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实现这一目标。

原因如下:尽管中国正在对抗通货紧缩,但美国通胀顽固,美联储推迟降息;这让美国10年期国债与中国国债的收益率差创下纪录高点。正设法捍卫人民币的中国如果降息,将进一步扩大这种差距,令已低迷的人民币更加承压。

BCA Research首席新兴市场和中国投资策略师亚瑟·布达吉安表示,该国政府目前更重视的是汇率稳定。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本周指出,随着美联储推迟放松政策,亚洲大多数央行今年启动降息的时间也会更晚,如果降息的话。

即使在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升息之后,日元兑美元已跌至34年新低,从印尼到韩国等国也介入,以支持本币。

中国央行自8月以来就未调整目前为2.5%的1年期政策利率,尽管居民消费价格几未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已经连续1.5年下降。经济增长由工业和出口挑大樑,家庭支出则因房地产危机而受到抑制,更便宜的信贷将有助于支撑国内需求。

优先捍卫人民币

但从去年开始,捍卫人民币比以往具有更高优先次序。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国最高领导层承诺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习近平今年早些时候则强调,金融强国要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中国需“强大货币”。

所有这些都促使中国央行自去年底以来开始使用中间价。TS Lombard认为,中间价等于在1美元兑7.32元人民币的水平上划了一条线。

许多分析师预计,这项策略将持续下去,尽管央行本周让中间价跌破窄幅区间。

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的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亚当·沃尔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希望市场能够像2023年底那样帮了大忙,当时美元走软,中国央行因而能停止干预。

捍卫人民币意味着中国央行得采取其他工具来实施货币宽松,而非降息这种更直接影响人民币的举措。

华尔街分析师正在推迟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日期。摩根史丹利经济学家将预测从第二季推迟到第三季。瑞银集团不再预计,央行年内会下调MLF利率。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