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破除保健品迷思
陈昭妃:蔬果才是灵药

营养保健和免疫医学/上篇

营养免疫学家、丞燕国际创办人兼董事长陈昭妃博士:“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强化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最终治愈疾病,延长生命。”

传统医疗和现代医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社会普遍仍欠缺正确认知而将两者变成对立,医药迷思充斥的年代,标榜有机、天然和保健的辅助品,不只成为生活必需品,更被当成“能防百病的仙丹灵药”,甚至生病不看医生不吃药,唯有保健辅助品足矣。



营养免疫学家陈昭妃博士在打破“医疗科学和有机保健”的争议和迷思之余,一再强调:“最好的仙丹灵药,其实就在超市里,那些蔬菜水果,就是最好的保健品。”

营养免疫学家陈昭妃博士说,每个人对保健品的定义不同,一些定义为“维他命”,一些人定义为本草植物,一些人甚至将保健品当成药物。对她而言,最好的“保健品”(保护健康的食品)就是超市里的蔬菜水果,不一定要是“有机”,但要“完整的、非药性的植物食品”。

这些“保健品”主要是用于滋养或补助人体免疫系统所需要的营养,让人体拥有健康的免疫系统,则能防治百病或各种因不良饮食习惯而衍生的慢性疾病和严重并发症。

营养适当确保功能



她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抵抗能力,即免疫系统,但人们总是忽略这支强大军队的存在,也没有好好地照顾这支随时做好防御和攻击敌人的军队。

免疫系统是免疫细胞、淋巴器官和一些身体分泌的特殊物质组成的复杂网状系统,彼此运作,保护人体免受微生物和毒素的侵入。人需要吃饭喝水存活,免疫系统亦然,给予适当营养则能确保系统的功能,这就是营养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

她指出,人们对于现代医学存有迷思,将先进医疗科技、外科技术和药物视为先进,能够侦测和治疗越来越多疾病,事实并不如此,现代医学没有现象中的先进。

她举例,科学家于1928年发现青霉素,即第一个抗生素,但直到1946年才开始用于人体,若以此为现代医学的开始,则历史不到100年,但人类和疾病的战役却已有千万年之久。即使到了医疗保健意识增高的今时今日,许多人仍以为,吃保健品、使用药物,就能抵抗一切疾病。

“倘若如此,为何每一年仍有千万人死于各种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880万人死于癌症,就连普通的感冒,迄今仍只能“缓解”,无法“治愈”,感冒药物能够帮助缓解咳嗽、流鼻涕、头痛、发烧等症状。

“但是请注意,医生用的字眼是‘缓解’,舒缓治疗,从来没有说‘治愈’。因为事实上,药物能够缓解症状,但没办法治愈疾病,而是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其抵御能力和治愈能力发挥功能。”

摄取营养达保健绩效

她说,强化免疫系统须靠营养,而营养必须来自于天然、完整、植物性的食品,即超市里的蔬菜水果,不含动物性质的食品。换言之,人体并不需要依靠人造的维他命,只要愿意、能够改变饮食习惯,从完整的食物中摄取营养即可达到基本的保健绩效。

“正确的营养是支撑免疫系统健全的关键,但许多时候人们总是忽略这一点,没有谨慎地选择日常所吃食物,反而视之为用来填报肚子、满足味蕾的东西,对疾病没有影响或疗效。事实却是,没有正确和足够的营养,就没有健全的免疫系统,没有抵抗能力,人类连最基本的‘健康活着’都做不到,遑论在遭遇疾病时,单靠药物或单靠所谓的保健品就能恢复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各种调研报告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通过健康饮食和有规律的运动预防,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体重超过正常值,高脂肪、高动物性的蛋白质食物,为人类健康带来许多疾病威胁,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癌症等等。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7年刊登的一项科研报告指出,若能教育所有人,每天摄取大量蔬菜水果的营养,全球每年能减少780万死亡。

“由此证实,食物、天然、植物是具有疗效的食品,而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强化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最终治愈疾病,延长生命。”

有机非唯一保健指标

超市里的蔬果,常出现超标致癌物的报道,让人越来越怀疑“究竟还是什么是可食的健康食物?”,一般人难以分辨和评断蔬果食品的安全,因此兴起“有机食品”风潮,并且成为保健的基本指标,甚至成为一种“信仰”——非有机即不可食,有农药和加工即为有害。

蔬果强化系统

对此,陈昭妃认为,有机与否、农药与否、致癌与否,问题在于“量”,比起动物性物质,蔬菜水果无疑较好,前者会弱化免疫系统,后者则会强化系统。

“人们所吃的牛、羊、鸡、鸭、猪等等,也是吃玉米等植物性饲品,难道我们种给它们吃的东西没有农药,或是动物吃下去后农药会自动不见?不会,而是累积在脂肪和肉里,人类再将那些物质吃下去。再者,空气里也有致癌物,是不是就不呼吸了?是不吃蔬菜水果死得快,还是不呼吸空气死得快?最起码,不是所有蔬菜水果都有过量物质,而且人类有抵抗能力,若连一点点的污染物都无法抵抗,那还需要免疫系统吗?”

食物或药物应适量

有机成趋势,却非人人负担得起“健康无价”这回事,陈昭妃强调本身“从不认为也不会说非要吃有机蔬果”,有机亦非唯一的保健指标。每个国家的政府都有食品物质安全标准,包括允许范围内所使用的农药数量。

“基本上,从科学角度而言,吃进人体的数量也是少之又少,而人体本身就有一定的能力可抵抗外来污染物,即使吃下去的食品有一些污染物,但是完完全全的食物,还是有足够的能力抵御,比起通过呼吸直接进入人体和血液的污染物更为容易消化。若真讲究到‘零污染’,那几乎所有食物都不能吃,因为都有致癌物。”

说穿了,关键在于‘量’——适量,不论是食物或药物,皆如是。

医药营养两者并重

医学高度发达为每一种疾病提供大量药物和化学治疗方法,过度的化学药物治疗疾病都会带来副作用,有些人因此将保健品等同于替代医疗、替代药物,对医生和药物完全抗拒,甚至妖魔化。

“这就是我所说的,保健品的定义在哪里?就我的角度而言,维他命不是保健品,而是药物,过量服用会有副作用。举例,很多人依然将维他命C当成预防感冒,或是提高免疫力治疗感冒的保健品,事实上,迄今仍未有任何的科学证据显示,维他命C能够预防感冒。”

“即使是科学家甚至科学界,至今也不清楚连一个橘子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究竟有多少,那又哪来的权利告诉大众,哪一种维他命C比较好?现代医学不到100年,在这短短的100年里,我们对于食物的营养和疾病治疗,又能够了解多少?”

真正保健品属完整性

所以,她一再强调,真正的保健品,必须要是来自于完整、每天可吃的食品。另外,必须了解的是,“天然”并不代表必然就是健康,本草植物有食品和药品,有谓药食同源,大麻是天然植物,但不是健康食品,烟草亦然。

“所谓食物,即是人类可大量使用,最多拉肚子,但不会有毒性。因此,真正的保健品,则是健康的、必须来自于完整的食品类,而非药性植物。举例,维他命A不是食品,过量服食会导致骨质疏松。”

教育纠正错误观念

她进一步强调,保健品和药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回事,人体生病时,必须寻求医生的专业治疗,针对疾病使用药物缓解病情防止恶化,比如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以缓解症状,但在缓解之余须补助营养,两者并无冲突,也不混为一谈。

“不能单凭药物生存,也不能单靠保健品治病,那是不正确的观念。预防胜于治疗,吃得正确,摄取正确营养,能预防、减少疾病产生,则不需过度依赖医药。”

追根究底,“教育”人们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以纠正错误观念的重点。各种细菌、病毒、慢性疾病和癌症肆虐的年代,治疗和延长生命不等同于“治愈”,而是降低癌细胞的量,而后通过健康强大的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毁灭和治愈身体。所以,医药和营养两者并重,缺一不可。

下篇〈商医〉:免疫医学与基因科研发展突飞猛进,在治疗癌症和遗传性疾病方面取得几项革命性的突破。

报道·陈绛雪 图·黄亮晖、丞燕国际提供

反应

 

国际财经

创历史新高·三分二输华 越南蔬果出口增66%

(河内30日讯)拜中国需求激增之赐,越南今年蔬果出口额预计可达56亿美元(约257.3亿令吉),创下历史新高峰,比去年大增65.5%。

越南蔬果协会初步估计,今年越南蔬果的出口额,在主要农产品类别中居冠,超过稻米、腰豆、咖啡、木薯等其他主要产品。

榴梿占40%

其中榴梿占出口额的40%,其次为波罗蜜、西瓜、葡萄柚、龙眼。这些水果今年的输出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0至200%。

越南今年蔬果的出口额比预设目标高40%,主要输往中国,出口额占了三分之二。今年1月到11月,中国进口越南蔬果价值达到34亿美元(约156亿令吉),比去年同期暴增148%。其他国家对于越南蔬果的需求量也大增,例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韩国、日本、荷兰等,增幅介于2至31%。

越南蔬果协会秘书长邓福原说,中越签订多项进口协定,中方持续对农产品开放更多市场,越南出口至中国的马铃薯增加9倍,辣椒增6倍,接下来还会开放椰子、酪梨、释迦、苹果出口至中国。

越南改善陆运道路、仓储、货运马头等基础设施,为农产品输往中国提供更好的条件,越南番薯与榴梿出口价格也因此比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更有竞争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