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开源才能减赤字/陈协运

希盟政府执政以来, 不断有重大宣布,以证明其改革决心,但令我不解的是,政府削减开销所省下的钱,并不是作为开源的本钱,而是继续“援助”人民(尽管有承诺在先)。

政府终止隆新高铁、东铁料也废除、捷运第三路线也不建了、内阁减薪、辞退逾万名政治委任公务员等,确实能减开销,但这笔钱首先要用来赔偿(废除铁路、取消大道赔款)、6月起零消费税长达3个月(9月才有销售税填补收入缺口)及恢复燃油津贴等。



钱是赚来的,不是省来的,虽然节流起着关键作用,但我觉得不应忽视开源,惟有这么做收入才会增加,当国家赤字变成黑字,国债才会持续减少,大马才有可能还清债务。

有人说,开源需拟定完整计划,刚成立的“大马希望基金”也是一种开源,听到这我就有点纳闷了,需要人民捐款意味着政府并不是在帮助人民增加收入,再从中抽取税款,而是直接伸手“讨钱”。如果纯粹是为了填补深不见底的“国债黑洞”,那国家赤字终究会成为大马还清债务的最大挑战。

我也不赞同政府继续发放一马援助金(已改名人民生活费援助金),即使我知道很多穷人需要这笔钱,但如果是按照过去的方式发放,将不利于长远;而据我所知,许多生活还过得去的人,其实都在拿这笔援助金,然后随意花掉。

没必要直播世界杯足球赛

另外,政府宣布国营电视台(RTM)将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这做法显然与立志节俭的政府背道而驰,要知道国营电视台在2014年花了2000万令吉才取得世界杯直播权,本届据称是3000万令吉,赞助商承担一半,但还是须花1500万令吉。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已能上网观看,嘛嘛档也会自费从其他管道直播球赛以吸引顾客,政府实在没必要去花这笔钱。



反应

 

财经

要强大必须“变态”/麦传球

在开始阅读整篇文章之前,请不要误解我。我并不是说你需要成为一个心理或生理变态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我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如果要变得强大或至少不会过时,它们必须要改变状态。



我经常旅行,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几天前再出国,第一次觉得整体的经济不如以前那么好,因为我在机场大楼外面看不到长长的车队,也没有在登记和移民柜台看到很多旅客在排队。

笔者忽然想到,对于经历业务放缓和盈利增长的公司和个人,现在最好做什么?

面对经济衰退时,大多数人都会采取降低成本和减少开支的措施,这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想当然尔,当一个企业或个人面临经济衰退的挑战时,他们当然应该减少开支,以便可以储蓄更多的资金,以抵御未来的财务挑战。



是的,开源节流似乎是正确的事情,但这只是普通人的心态和思维。在商业和个人发展方面成功的人,却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策略。

开源节流是理财的基本原则之一。开源是指开拓收入来源,而节流是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上述策略总体上是好的,但问题是,如果矫枉过正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适得其反,并影响未来的增长和前景。

所以,开源节流必须取决于具体情况。

我们应该怎样去开源和节流?是否只是寻找另一个收入来源并尽可能减少开支?

笔者认为,当经济放缓时,基本的开源和节流就不大有效了。

当经济放缓时,你认为会有很多的机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吗?或者你认为当你的收入越来越低时,你可以节省多余的金钱吗?

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不” 的话,那么让我建议你考虑替代的解决方案。

因为当经济放缓时,节流是不利于长期增长的。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未来收获取决于目前的播种。如果你现在停止投资,当然就没有了未来的增长可能,因为未来的产能没有变化。

所以,对笔者来说,更有效的做法是提升自己而不是仅仅依靠节流。

如果你在经济放缓时提升自己,当经济复苏时,你将准备好迎接增长的机会,因为在经济放缓期间,许多较弱的企业将被迫退出了。因此,经济复苏后,竞争对手的数量将会减少了。

开源节流必须取决于具体情况。

低谷时沉潜蓄势

那提升什么呢?

以企业来讲,当然是提升能更加成功的方面,包括提升他们的人员技能或公司的技术。而且,当经济较弱时,成本或课程费用也相应的会降低。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投资在学习新的知识上。

也许我们可以进修MBA或任何可以改善我们竞争能力的课程。

然后,当经济复苏时,因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有更强大的条件来迎接增长的机会了。

如果你在经济放缓时什么也不做,那么你将浪费一个很好的时机来为将来的机会做好准备。

因此,节流只是面对经济弱化的一种非常被动的方式,以更便宜的成本和更多的空闲时间,来提升自己或公司到更强的水平,才是一个更好的战略。

当然,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在经济状况良好时才提升自己或公司,但经济良好时什么都会比较昂贵,你也将没有太多时间来提升你的技能和业务技术。

最终,当经济复苏时,你可能会错失很多新商机。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应对经济危机并生存下来。

及时转型

因此,那些能够生存的人,将在商业中获得更大的份额,但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你只能在危机后继续保持自己的份额,因为你没有更高的生产能力或技术。

为了获得更好的绩效或仅仅为了生存,企业或个人是需要及时转型。

这不是什么新事物,因为转型在自然界中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定时检讨保竞争力

其中一个最恰当的例子,就是蛇类成长时期的转变。

但我们并不把它称为转型,而把它称为蛇的“蜕皮”过程(metamorphosis)。

蛇的表皮层,随着成长或由于皮肤损伤时,会开始生新细胞,并促使旧的细胞蜕去。

在一生当中,蛇多次重复蜕皮的过程,而蜕皮是令生物变得更巨大的方法之一。

蛇类蜕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成长,但同时亦能去除身上的寄生物。

你看到蛇和企业之间的相似之处吗?当企业想要做得更强大时,他们需要经历转型,进一步改善业务模式,并且摆脱过时或效率低下的业务运营,才能以更快和更好的效率向前发展。

当然,蛇必须等待自然到期日才能经历蜕皮,但企业的最低要求是每月不断地审查和评估自己的公司业绩,以便为了准备自己进行必要的小改变甚至是大转变。

别一方面,为什么某些人从不担心被裁员或他们甚至希望在经济衰退期间被裁减,以便他们可以获得大笔赔偿金?因为他们早已准备好开始新工作或其他继续赚钱的计划了。

适者生存

而身为一名投资者,如果你拥有的股票不能及时“变态”的话,从长远来看,你将无法从它们身上赚钱,因为它们迟早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消失。

听说有一家报纸运营商在市场运营80年后可能会停止运营。请问,你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在市场上有多少年了?你认为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生存80年吗?

适者生存不仅仅是一句成语。现在,你认为你的投资心态也必须“变态“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