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略论马智礼“教学好玩”论/林国安

我国新任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日前发表视频谈话,表示将致力于教育制度改革,摈弃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填鸭式教育,让学习和教学变得好玩又愉快。

马智礼的谈话显然是针对当前“教师教学不愉快”和“学生学习不快乐”的现状而发。



先看教师教学如何不愉快。根据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2013年对世界34个国家(经济体)200余所初级中学10万7000名教师和校长进行“教与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 , TALIS )结果,虽然95%我国初中教师表示对工作感到满意,但从所承担职务分析,其工作时间量是超过TALIS 平均水平的。

我国初中教师每周平均工作45.1小时,高于TALIS 平均(38.3小时);我国初中教师每周批改作业(7.4小时)、处理行政作业(5.7小时)、参与学校管理(5小时)、指导课外活动(4.9小时)、进行家校沟通(2.4小时)的时间都显著高于国际均值。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初中教师平均70.8% 的课堂时间用于实际教学,低于TALIS 平均(78.7%),但用于维持课堂纪律和处理行政作业的时间分别为17.5%和11.5%,都超出TALIS 平均值(12.7%;8%)。我国教师课堂时间利用效率显然有待提高。

马智礼也已意识到须要改善教师职务和减轻教师工作负荷,包括减少班级学生人数,聘请助理教师协助教学,减免教师行政与管理业务,让教师教学愉快,专业成长,生活健康。这应该可以对症下药吧。

再看学生的不快乐学习。当前沉重的书包,几乎压弯年轻个体的脊梁;深奥难懂、永远做不完的家庭作业,让学生难展欢颜;为应试而“题海”搏斗,泯灭学生个性发展。



追求教育的真善美

归根究底,“异化”的教育制度,衍生“逃避学校”的教育“不适应者”,自我流失,沦为学习的“逃兵”。“传递中心”的课程制度,要求教师单向传授具有明确结论性的“制度化知识”,强调面向全体和一统性,缺乏适应个性差异的灵活机制,而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再通过记忆知识评定,不容质疑或独立思考。不能胜任这样学习任务的学生,学习自然“落伍”,衍生对课程文化的叛逆和学校文化的对抗,遑论“学习的快乐”!

学生是教育的重要资本,当代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以人为本”的学习者,促成“成功的个人生活”与“功能健全的社会”,岂能因学生学习的不快乐而沾污教育的神圣使命,滞后社会的发展 ?

马智礼倡导“让教学变得愉快又好玩”,自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玩玩乐乐,随心所欲,追求快感的获得。毕竟,“苦”与“乐”是辩证统一的,教与学的成功与愉悦,是建立在艰苦探索与辛勤苦学的基础之上的;盲目“减负”,也不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为让教师愉快教学、学生快乐学习,关键在于追求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真、善、美。

教育的“真”,说的是教育的科学性,即明确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合理配置;和谐师生人际关系与教学关系的构建,以有效发挥教育教学的价值功能。

教育的“善”,是指教育具有崇善性,体现人类自我发展、自我升华的价值需要。现代社会对教育之善的追求,在于促使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所有学生成为完善的人。其次是实现教育民主,让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自主发展,潜能得到开发,主体创造性获得激扬,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育者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利于缔造和谐友善的学习共同体。

教育的“美”,即教育的艺术性,具体表现为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艺术,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以情化育,感染学生,学生舒展个性特长,把学习当成创造美的过程。这样教与学的成果,就是一件艺术佳作,蕴含内在的欣赏价值,让师生心旷神怡,陶醉于深刻的审美体验,获得教育艺术的愉悦。

追求教育教学的真、善、美,关键在于教育自身的蜕变,包括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教育目的的圆满实现,教与学关系的妥善处理,教育艺术性的充分挖掘;让教育教学焕发创造的魅力,产生隽永的美感,展现内在的吸引力,这样才能让教师教学愉快、学生学习快乐。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理论建设刍议/林国安

尽管上诉庭已经宣判国民型华淡小使用华淡语文教学没有违反联邦宪法,联邦法院也驳回有关败诉组织提交上诉的申请;教育部长法丽娜也宣称现行教育法令认可多元语文教育源流学校的存在,但是,近来仍有种族主义政客责问教育部允许“不同语文媒介、不同课程纲要”的母语学校存在,叫嚣关闭多元母语学校,实施一元化教育;更有大学教授大放厥词“多语源流小学助长族群偏见、阻碍国民团结”。

这一波“关闭多元母语学校”论和“多语源流小学阻碍国民团结”论,有论者认为是“对多语源流学校新一轮攻击”,是“别有心机的教育折腾”,群起论争。

但有关争议多见于报刊言论版,偶闻华基政党领袖零星呛声几句。至于华教组织机构这回倒是“噤若寒蝉”,似乎陶醉于法院“标杆式判决”,或对“老调重弹”充耳不闻。

基于《联邦宪法》精神和华人公民地位,华文小学是顶天立地的庄严性存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性共存;华文小学的存在,也是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

华教发展仍存局限

上述种族主义者和别有居心者对华小定位的质疑与歪曲,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政治与形势的变化,客观上仍存在对华文教育发展这样那样的局限。

不仅华文小学企盼“平安建设”(参见拙文《华小企盼“平安建设”》,《南洋商报》言论版,2023年11月28日),华文教育更亟需加强理论建设,以应对形形色色的舆论挑衅。

加强华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途径,无非是深化对华文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华教界对华文教育教学研究认识不足、力度不够,尚有偌大空间待发掘与深耕。例如华教史的研究似乎满足于那一两本“华教两百年奋斗史”,认为其它没有什么值得论述的了。

实质上,华教史研究除了历史的叙事,还需结合教育发展思潮的视角,从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深入教育事件本质的论述。

这是当前华文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质量的问题。其次是母语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当前我国华教组织机构仍沿用上世纪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和关于防范歧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建议,作为维护与发展母语教育学校的理论依据。

整合华教研究资源

其实,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关于母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例如“国际母语日”倡导“母语文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母语为优质教育基本要素,《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教育价值功能,都是用以论述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民族语言文化传承、身分认同、族群智慧开发、中华文明分享的坚实理论支撑,以及批驳各种悖论的指导思想。

还有,目前我国华文教育研究态势比较零星,研究者多为“个体户”,单打独斗;有者倾向学术探究,有者流于高谈阔论,一些选题也未必切合问题解决需要。华文教育教学研究亟待整合,发挥作用。

欣闻新纪元大学学院成立华文教育研究院,或能为研究者提供平台,整合人本资源,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华文教育教学发展态势;树立数据化意识,采用大数据挖掘华文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人、语言、文化、教学等方面的特征,发现其中规律,构建华文教育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这个华文教育研究单位,可整合各方教育资源,进行华文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如“华文教育发展思潮研究”、“跨文化教育情境与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研究”、“华小非华裔学生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等,以形成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智库型研究成果,助力华文教育理论建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