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孔子和他的学生

孔子像

一般上我们买一本书只是一次,但有一本书我却买了许多次,那是因我从年轻到老,多次搬家和飘泊。写此文时,我手上有这书共3本,它就是《论语》。

《论语》是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们把他生前的言语编成的一部书,多半是他和学生们讨论问题时的一问一答,我很喜欢这些有智慧又有趣的谈话,读此书就像置身于公元前。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享寿73岁。他15岁就有志于学,初时由母亲颜征在教导,后由博学的外祖父倾囊相授。由于好学,他之后又向多位学有专长的人求教,老子、师襄、苌弘、齐太师等人都是他的老师,他甚至向隐士、狂人等请教以撷取其智慧,即使受到揶揄、讽刺也没有在意。他聪明博学,不耻下问,到了30岁左右便开始讲学生涯,其论述影响中华文化深远,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是个正直、胸怀宽大、明辨是非、勇于认错、善于诲人、很能识人的老师,从不因学生的迟钝而放弃,也不因弟子们的过于聪明而嫉妒,弟子们偶然有些忤逆的追问,他也能有合理的解释,子路就常有出其不竟的问话。

孔子一众人到卫国时,很希望有机会安定下来推行教化工作或施展政治抱负,但卫灵公的兴趣只是战阵,孔子只好失望的离开。更不幸的是,不久他们在陈国受困而绝粮,有些学生饿到生病,子路也饿到信心动摇,怒气冲冲的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似乎在怪罪老师成天教学生做什么君子才会让大家落得这般凄惨,孔子的平和解释是:君子遭到困境也能固守节操,泰然处之,困境正是一种砥砺。子路是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

不嫉妒聪明人



颜回对老师的态度就完全不同。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其实孔子也很奇怪和颜回讨论问题时他总是没什么意见,便私下观察他和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却甚有高见,他的“不违”,原来是敬爱老师。

有些学问有成的人物常患有容纳不下同领域的人的超越,即使是对自己的学生。但孔子对颜回的绝顶聪明却一点嫉妒心都没有,我们且看这一段对答: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一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赐是子贡的名)

孔子自己修身修德丝毫不苟,才能让3000弟子和72个聪明人个个信服,个个向善,他不愧是古今中外,不折不扣的最伟大教育家。

反应

 

商余

闲来回看古时事

文|蔡家茂

古往今来人世间发生的许多事,在当时判定的对或不对,是幸或是不幸,往往到了后世会有不同的效果和看法。

话说公元前770年周朝东迁后,国土极小,诸侯们各自为政,自立为王,中原大地分裂成逾140个国家,各国经常互相征战,天下大乱,最后由秦国统一。我小时读的历史说秦皇焚书坑儒,是个暴君。

现在回看,这逾140个国家久了或会形成各自的语言文化,如果没有秦皇统一天下,统一文字,今日的中原大地存在的可能仍是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不会是今天的一个泱泱大国。

孔子是那时的鲁国人,贤名远播,却发觉在鲁国难有作为,便和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有人能重用他。他们待过、经过的地方有卫、晋、曹、宋、陈等等地方,发觉多数主政者只好征战,陷人民于水火中而不顾,便悟出主政者须怀仁义之心,大公无私,推己及人才能使人类社会永享太平。

回鲁国开馆授徒

他折腾了14年就回鲁国开馆授徒,他周游列国期间所发生的事以及和主政者等人的问答,加上他和弟子们身体力行的修德行为,就是儒家学说理念的呈现,为世人所景仰,使他被世人尊为万世师表。

我有时这么想,如果那时真的有君王重用他,他将该国治理得很好,他的成就不过只是一个贤相,那有万世师表那么伟大?

话题转到文人。汉时太史公只是为兵败的李陵说几句公道话,就被愤怒的皇帝下狱受腐弄。他在狱中忍着耻辱发奋的修宪一部闪烁千古文坛的巨著《史记》。

李后主如果没有亡国之恨,他的作品大概多半是“一曲清歌,渐引樱桃破”之类的欢乐、美丽句子,那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人名句?其他仕途不顺、辗转流离的诗人、词人在失意中写下的名句更令人柔肠百转,无限低徊,今略举其中一些: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的想法是:也许命运就是这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