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拥抱精神疾病
提供支援是关键

马来西亚精神健康协会(MMHA)总秘书拿汀洪金定医生(Datin Dr Ang Kim Teng)强调,人们需要提高精神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甚至接受精神健康急救培训,以便及时辨识各种精神疾病前兆,在必要时候对身边患有精神困扰或精神疾病的家人与朋友,间接降低不幸事件的发生几率。

目前常见的主要四类精神疾病,都会对患者及家人造成生理和心理困扰,导致学业或工作问题、家庭冲突、滥用药物、暴力,甚至自杀、自残、自毁等行为。精神健康急救即是用于应对情况欠佳的患者,学习重点主要是“AEGE”4大原则:



评估及接触A

→解除当事人,评估和协助他们处理情绪/心理危机。

联系与沟通E

→联系当事人,学习沟通,赋予同理心,切勿以批判方式聆听他们的心声。

支持与帮助G



→给予当事人支持,并且提供相关的知识,若发现情况危急,协助当事人向家人、朋友或医疗单位等寻求协助。

给予鼓励E

→鼓励当事人寻求合适及专业的援助,并且鼓励他们联络相关的支援单位。

协助患者重返社会

马大专科医药中心精神专科黄章元副教授(Assoc Prof Dr Ng Chong Guan)强调,公众教育、精神健康急救培训、网络教育平台、促进社区意识醒觉等鞥,都是精神健康医疗单位和组织,目前及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纠正观念和心态,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承诺并且行动支持,坚定立场帮助人们认识精神疾病

●打破沉默,勇敢面对

●自我教育:知识是破除迷思和刻板印象的强大工具

马来西亚精神健康协会(MMHA)总秘书拿汀洪金定医生。

普遍的精神健康疾病迷思

●精神疾病是意志薄弱、性格软弱、自怨自艾、消极悲观的个人性格和心态所致,提高抗压力、改变性格、接受正能量的沐浴,拒绝负能量,就能解决问题。没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

精神疾病与个人性格(懒惰、脆弱、悲观)并无关系,而是综合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所导致,与大脑有关的医疗疾病,患者也许会因为判断能力受损或冲动控制障碍而表现不当行为,但不代表本身意志薄弱。精神疾病就像感冒、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可预防、治疗和管理。

●精神疾病患者属于“不正常”,而且很危险,会危害他人!

这是长期加诸于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二度伤害,精神疾病患者只是精神健康出问题或生病,需要治疗和管理。统计数字显示,精神疾病患者伤害自己(比如忽视自我需要、自残)的几率,比伤害他人的几率更高。在既定的概念里,精神病就是疯人院里手脚被捆绑、大喊大叫、摔东西、接受电击、痴呆邋遢的场景,其中一个“功臣”就是极具误导性的电视剧和电影内容,或放大部分严重精神疾病的症状,将所有精神病患描绘成暴力狂、杀人魔或犯罪者。

●精神疾病患者是“神经病”、“疯子”,若去看心理医生或精神专科,就是有问题,所有人也会知道自己或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不正常”,到时将被社会歧视、排斥。

所谓“发疯”,只是少数精神疾病的症状之一,比如出现幻觉或妄想,干扰当事人的思觉能力,但寻求辅导员、心理治疗师或精神专科的协助和诊治,并不能贴上“疯子”的标签。现今社会越来越多人接受,有精神健康问题或心理困扰就应及时就医的观念,没什么好羞耻或害怕,但当自己成为当事人时,却也可能面对同样的窘境。

●精神疾病药物不能乱吃,否则会被“控制”,要吃一辈子。

越来越多人倾向“妖魔化西医药”论调,尤其是偏向传统医疗、抗拒现代医药的亚洲社会,对精神疾病药物和治疗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和偏见,比如副作用、伤身、肾亏、戒不掉、会导致痴呆、越吃越病等等。事实上,精神疾病是慢性病,会因患者的病情需要而短期或长期服药,并不是“一吃就是一辈子”。

需要接纳与包容

精神疾病药物需要每天规律服用方能发挥其效,病患随意停药(比如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等等)将导致病情加重或频密复发,让治疗变得更加棘手。此外,药物只是其中一项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其他因素,包括调整生活、社会环境的接纳与包容,才能让康复之路少些荆棘。

●精神疾病无法治疗,应送去精神病院隔离,避免危害他人。

精神疾病可预防、治疗和管理,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控制、配合适当疗程与复建计划,稳定病情,重新回到职场及正常生活,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绝对不想要被鼓励或被排斥在社会边缘,与家人、朋友甚至是同事保持联系,获得来自他人的关心,才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从而减轻社会及国家经济负担,不要忘记,精神疾病盛行率越高,不论是公共或私人医院和精神病院,都须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

(上述组图)Avalon AI利用深度学习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首先对人的大脑制作3D磁共振映像,之后利用卷积神经网路与过去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产生的失智大脑映像,层层对比分析,以找出病症特征,从而预测阿尔茨海默氏症,包括是否发病以及大脑损伤程度。上图从左至右分别是结构性、扩散性、功能性磁共振影像案例,结合三种成像方式,可使阿尔茨海默症漏诊几率降低50%。
马大专科医药中心精神专科黄章元副教授。

【结语】

翻开忧郁症图谱,西方有牛顿、达尔文、林肯、丘吉尔等名人,东方有海子、顾城、张国荣、乔任梁、金钟铉,不少选择轻生作为结束痛苦的方式,“解救”深陷痛苦无法自拔的灵魂。所以有人形容抑郁症是精英流行病,站得越高,心理问题越让人担忧。

即使精神疾病普遍的今时今日,多数社会依然对精神疾病不理解和抗拒,尤其亚洲社会,对精神疾病始终陌生,更由无知发展到轻视和蔑视——

“动不动就这样,你真矫情!”

“心理素质这么差,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一点点事情就受不了,这么脆弱,抗压力这么低,真是温室里的王子公主!”

“软弱必须被隐藏起来。”

过度强调甚至自我催眠“只要正能量,拒绝负能量,远离精神病”的心态,往往是过度压抑、增加精神疾病风险的反效果,酝酿更大的悲剧。

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精神健康疾病无处不在,也不会预先礼貌敲门询问当事人许可与否。

面对事实,接受事实,理解事实,才是应对和管理精神健康的正确方式。

精神健康急救资讯链接:

澳洲Beyound Blue精神疾病组织(Beyound Blue Australia)

网址:https://www.beyondblue.org.au/ 

澳洲精神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 Australia)

网址:https://mhfa.com.au/ 

英国Rethink精神疾病组织(Rethink Mental Illness UK)

网址:https://www.rethink.org/ 

精神疾患去污名化

拒绝——被误解

拒绝——负面标记

拒绝——污名化

需要——被理解

需要——被尊重

需要——被接纳

抑郁症:

时常不开心,是不是代表有抑郁症?

□持续两个星期以上情绪低落

□时常感到疲倦

□脾气暴躁,坐立不安

□自信心低落

□不合理地自责或内疚

□对日常生活或嗜好失去兴趣

□思考能力及专注力下降

□睡眠素质不佳

□胃口改变(增加或减少)

□不断有关于自杀的念头

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

请及时就医!

预防:

早起床,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装扮整洁出门。

不宜整日持续工具做,除用餐之外,宜适时放下工作,休息片刻。

工作上的问题和烦恼,千万别积累在心里,应提出来与上司或同事商量解决。

责任心强的人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免得身心负荷太重。

每日不宜过于劳累,以免患上抑郁症。

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及爱好。

焦虑症症状:

生理症状: 

●心跳加速

●呼吸急速

●血压上升

●冒汗

●肌肉紧绷酸痛

●肠胃经常不适

●口干

●头晕头痛

●胸部疼痛或不适

●失眠

●尿频

认知症状: 

●对很多事过度担心

●过度警觉

●灾难化思想模式

●难以集中精神

心理症状: 

●感到坐立不安

●精神紧张,难以松弛

●隰时常感到害怕、恐惧

●难以自控的恐慌和烦躁不安

行为症状: 

●感到不安,经常询问不同的事以确保自己安心

●以咬指甲或拔毛发等行为,纾解自己的焦虑

●逃避面对问题

同场加映:

瑞辉马来西亚推介智能手机应用程式“Moodigo”,让用户能随时追踪和监督个人精神健康,并能及时寻求正确的专业援助管道,左起为诺央阿兹华卡玛鲁丁、哈兹里扎卡利亚及黄章元。

科技助追踪情绪变化

避免精神问题恶化成病

瑞辉马来西亚(Pfize Malaysia)早前推出全新智能手机应用程式“Moodigo”,用于记录、追踪和监控精神健康,并寻求专业援助的工具。

这项程式是由瑞辉主导,并与马来西亚精神科协会(MPA)、大马精神健康协会(MMHA)和高等教育机构联办的全国性民众醒觉运动“#EVERYBODY IS AT RISK”及“谈谈忧郁症.Talk Depression”手册同时推介,旨在提升社会群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和关注意识,及早发现精神疾病和寻求适当治疗,并且消除社会群众对于精神疾病的迷思和误解。

追踪情绪变化

“Moodigo”程式专为忙碌的现代人设计,内设一个能客制化功能的简单和可存取界面,并且包含一系列忧郁症管理方法的简单功能,用户可从Apple 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分别下载“Moodigo”程式至iPhone及Android装置,就能免费使用各种设定功能,包括记录每日心情、追踪情绪变化、设定目标,以及安排能协助支援日常生活的例常行事,比如睡眠和运动时数,最重要的事,该应用程式提供如何管理精神健康的实用提示,以及必要时的专业协助连接,鼓励及协助忧郁症患者及早就医。

反应

 

国际

曼谷商场枪击案 2涉提供凶器男子被捕

(曼谷5日讯)泰国警方逮捕两名涉及曼谷商场枪击案的男子,他们被指控向开枪的14岁少年出售枪支。案件造成2人死亡。

曼谷市中心暹罗百丽宫(Siam Paragon)星期二(10月3日)发生枪击案,年仅14岁的少年持枪杀人,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这名未成年嫌犯初步被控5项刑事罪,包括谋杀、企图谋杀、非法持枪、未获许可持枪进入公共场所,以及未经许可在公共场所开枪。警方称,袭击者使用的是经过改装可发射实弹的空弹手枪。

引述外媒报道,泰国南部也拉府(Yala)的官员于星期四(5日)凌晨逮捕2名涉嫌向少年出售枪支的男子。也拉一名高级警察透露:“警方突击搜查他们的房屋,以寻找与此案有关的更多证据……落网者已送往曼谷接受审问。”

此前,警方透露,嫌犯一直在接受心理治疗,但却选择不服药。按泰国《刑法》规定,不满15周岁的犯罪嫌疑人不会受到刑事惩处,因此,嫌犯最终可能送入少管所或精神疾病中心。

泰国拥枪率高。根据国际数据库的数据,泰国估计有1000万支枪械在流通,即每7名公民就有一支枪。

新闻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