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建筑设计
创造空间挑战极限

脑筋急转弯:

1.如何把在山坡地的家打造成方便家里长者进出又可亲近大自然的独立式洋房?



2.拥有可建半独立式洋房的土地面积,如何让一家人同住一屋又各有空间和隐私?

优秀的建筑设计让生活更美好,“House with Bridges”建在地势较为险要之处,引入桥梁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之馀,也满目了屋主要亲近大自然的要求。

假如你是建筑师,以上两个挑战你会如何接招?想一下,才查看新加坡2016年度总统设计奖得主之一陈正勇(Rene Tan)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

此屋的屋主是新加坡知名广告创意人,她对房子有个特殊要求:必须方便家中逾80岁长者进出,闲时莳花弄草。



根据新加坡媒体的报道,接下这个任务之后,陈正勇苦等约一年才获取得政府批文,原因就是出在这幢洋房是建在陡斜的山脚下,地势太“险要”,必须获得有关当局多轮审核才能批准。

地理环境所带来的限制并不是抑制创新的借口,反而激励陈正勇及团队构思出新颖设计:桥梁。

“当你想到屋子,你不会想到桥,你想到的是客厅、浴室。”最终他们是以层层堆叠的形式将房子建在坡地上,并且在高处建造道悬浮的桥梁,像阳台般向外延伸到山壁,让年老人士可前往欣赏坡壁上的绿色植物。

这栋别出心裁的设计叫作“桥居”(House with Bridges),在2015年夺得新加坡建筑师协会年度最佳住宅设计奖。

解决方案2

最简单且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向天发展,建个2层楼、3层楼甚至4层楼,父母子女各有各的的天地。陈正勇和团队不只向“上”发展,还向“横”发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里,他把房子一切为三,把一间大房子分拆成3个小屋子,每个小屋子都是3层楼高,3个小屋子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家”。

而“家”的各种功用就由3个小屋子个别呈献,例如,客厅在第一间小屋,第二间小屋是用餐和娱乐区,而睡房又在另一间小屋。3间小屋彼此互通但用走道和庭院保持些许距离,陈正勇表示,此举让每一间小屋的四面八方都能接收到到阳光、空气。

陈正勇把这个项目命名为“House in 3 Movements”,灵感来源是奏鸣曲、交响乐多数是由3个乐章(3 movements)或4个乐章组成。

有方便谁不用?包括建筑业在内的诸多行业如今都借助电脑软体绘图与设计,但陈正勇坚持手绘,不仅在创作上更自由并可激发更多灵感与构思。
陈正勇
陈正勇携同两名同事出席2017/18年度亚洲青年设计师高峰会,右为陈思慧。
“House in 3 movements”由3间小屋组成,每间小屋应用的色彩与材料均不相同。

建筑的核心价值

今年54岁的陈正勇是新加坡2016年度总统设计奖得主之一(该年设计奖有3位得主),也是新加坡的RT&Q Architects建筑公司的联合创办人之一。

他来马担任由Nippon Paint主办的亚洲青年设计师奖(Asia Young Designer Award)的评审,同时也在“2017年/18年度亚洲青年设计师高峰会”(AYDS)上,以“旧价值,当下的挑战和新构思”为题,与学子分享建筑设计的心得。

提到选择上述题目的原因,陈正勇解释,就建筑学而言,许多核心价值都是根植于过去,“为什么是过去?我认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在求学时期习得,”他希望莘莘学子记住这些核心价值并应用在处理当下的挑战,“建筑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不论是建造屋子或者是规划一个良好的空间给人……挑战总是发生在当下,你如何应用旧的经验和教训来解决当下的挑战和问题?方法就是尝试开发新构思。因为我们不能一直受困于过往,否则就永远不会进步。”

其中一个最古老、重要的核心价值是:建筑设计是关于如何创造空间。

他指出,从希腊、罗马时代至今,不论是建造图书馆、房屋、摩天楼……或任何类型的建筑,建筑设计的重心都在于空间创造,要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美丽,吸引人到访的空间。

空间比例和大小重要 

他指出,如今许多年轻建筑师被诸如材料、虚拟体验之类的外来因素分散注意力。他提醒,材料固然也很重要,但建筑的空间比例和大小才是重中之重。其次,虽然虚拟体验科技已经能够让人犹如置身目的地般的身临其境,但考虑到建筑就是关于空间创造和真实的体验,他依旧认为,建筑师必须实地观察和测量,从而作出准确的策划,而非纸上谈兵或靠着各种资料、虚拟体验来工作。

自己动手绘制建筑图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核心价值。然而,这是一个科技予人方便的时代,滑鼠/触控笔早已取代画笔,而电脑荧幕更能取代画布,要绘制建筑图也有各种电脑软体的帮助,有方便为什么不利用?!

陈正勇却认为,作为建筑师,自己动手画的过程带来更多的灵感与构思,电脑绘图固然也能带来构思,但就自由发挥程度而言是逊于手绘。时至今日,他依然自己动手一笔一画的把脑海中的构思描绘出来,过后再把成品交给年轻的同事负责转换成为电脑制图和设计。

画草稿很重要

“我在学校学到最宝贵的课之一是画草稿,画草稿是一个还不完整的过程,但就是因为这个不完整会带给你新的构思,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设计就是在寻找构思,如何把构思加以延伸和落实。假设我正在构思一个正方形的建筑,在画的过程中,有时候这个正方形可以把它改变成为圆形,在某个时间点,你或许又会觉得也许圆形建筑会比方形建筑更理想,而且在你动手绘的时候,你不会画完全部,这个不完整的绘画会带给你新的想法和点子,所以画草稿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价值,包括我在内每个人都应记继续记住这一点。”

色彩应用

日本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伊东丰雄曾说,他的作品中永远没有标志性的建筑材料或屡屡使用的建筑符号,“建筑必然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我永远不会固化自己的建筑风格”。

陈正勇也抱持相样看法。他指出,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挑战和复杂性,要在每一个项目上落实标致性建筑风格是极为困难的事。但他认为,有一种建筑材料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色彩。

色彩举足轻重

“水泥是灰色的,木材是棕色的,景观是青色的、钢铁是灰色的……从就这方面来说,我们的工作其实相当简单。我认为我们对色彩的应用不足。色彩是建筑和设计里重要且整体的一环,它可以强化设计者的构思,看看我们的四周,一点点的红甚至是一些些浅绿色便可以强化和丰富环境,在打造美丽的空间上,色彩在这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挑战突破

“在所有作品中,哪一个最具挑战性?”是建筑师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从2003年成立建筑公司至今,陈正勇和团队在新加坡、大马、东南亚其他国家、印度和希腊等地打造许多杰出且获奖的作品,回顾过往的这些作品,他表示,每一个建筑项目在当下都是最具挑战性的项目。

他以跳高作比喻。“一个自尊自重的跳高者每一次都会希望下一次跳得更高,超越之前的成绩,”而他和公司团队亦是抱着相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建筑项目,希望自己当下的作品会超越前作,成为又一个最佳作品。

自己找挑战突破 

他指出,即使有关的建筑项目没有挑战性,他们也会自己寻找来挑战来突破。

例如,在每一个建筑项目解决某些建筑问题,就像“桥居”把桥梁的元素应用在屋子;“House in 3 Movements”则是思考如何把一间家分成3个部份;“House with Shadows”如同其名,其挑战就在于如何呈现出迷人的阴景并引进屋内让居住者欣赏;“House with Towers”则是把一间普通的独立式洋房转变成有3个塔的房子,带给居住者更多的乐趣。

柳暗花明 

陈正勇当上建筑师,纯属意外。出生在登嘉楼州的他,成长于槟城,较后赴美国耶鲁大学修读音乐,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大学第二年时因练琴过度伤了手,钢琴演奏家梦碎。

但,不怕。除了音乐,他还有另一把刷子:绘画。受到父亲影响,他从小就擅长绘画,加上对建筑也有兴趣,他决定同时主修建筑,把自己的绘画功力展现在建筑设计上。

建筑,和钢琴一样是个需要大量手作/练习的科系,双主修的令他他课业繁重,也必须比其他同学格外用功,后来以双主修毕业,并在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建筑硕士学位。在美国逗留数年之后,陈正勇便回流并前往新加坡发展,过后与新加坡籍建筑师郭子光在2003年联合创办RT&Q Architects建筑公司。

反应

 

国际

见鸽子在餐桌走动吓哭 “恐鸟”游客:不来新加坡了

(新加坡18日讯)一名外国女郎到新加坡小贩中心用餐时,一只鸽子在餐桌附近走动,有“恐禽症”的外国女游客当场吓哭,还拍下视频称自己身处“大型的鸽子养殖基地”,更称以后都不来新加坡了。

据《新明日报》报道,这名外国女郎的自拍视频,近日在社媒流传,她在视频里全程哭诉,一开始说的是:“新加坡这个地方,恐禽的人,这辈子都不要来。”

女郎之后讲述,自己坐下用餐后,发现有鸽子在“底下追”,让她受不了。

她说自己不知道鸽子从哪里过来,并称:“这就不是食阁,这就是一个大型的鸽子养殖基地。”

一般相信,女郎是在用餐期间发现有鸽子从脚旁经过,因此吓得哭红了眼。

她在视频结尾说:“我现在知道两个地方不要去,一个是野生动物园,另外一个就是新加坡。不要来。”

这段在“小红书”发布的视频。过后被转发到脸书,短短两天就有超过1000则评论。当中不少人认为她的反应过激,但也有人说,每个人所惧怕的东西不一样。也有网友建议,“恐鸟”的人可到室内食阁用餐。

《新明日报》记者走访女郎拍摄所在的麦士威小贩中心时,附近摊贩和清洁工都对这名女郎有印象,有人记得她是上周五(12日)到访的。

据透露,女郎坐下吃面,快吃完时发现附近有一只鸽子,随即吓得跑到小贩中心外,之后返回拍下了上述视频。

小贩中心清洁工李先生(66岁)说,他原以为女郎迷路了才哭成这样,之后看见她的一名男伴买了食物端到餐桌。

“我上前问了才知道她是害怕鸽子。”

李先生说,当下只有一只鸽子在地上走动,也不见鸽子乱窜或飞到桌上。

称鸽太靠近会‘疯掉’

女郎称鸽子距离自己3米就无法接受,极限是远远看小麻雀。

这名外国女游客在视频中说,自己从有记忆开始,就不知为何很害怕禽鸟。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能做到的只是能远远的看一些小麻雀。“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它(鸽子)走到离我 3米的地方我就不能接受了。”她说,太接近鸽子的话会“疯掉”,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下“恐禽”的人群。

摊贩和员工:鸽子并不多

麦士威小贩中心摊贩和员工都称,小贩中心的鸽子并不多。

受访摊贩说,这里平日偶有一两只鸽子闯入,在桌与桌之间走动,但数目并不多。

“我们也很少看到鸽子啄食,或者乱飞。”

食客张先生(47岁,司机)则认为,鸽子没有受惊的话,一般上不会主动贴近人,他用餐时看到了也不多理会。

据观察,记者访问期间有一只鸽子在女郎拍摄地点附近徘徊,不久后便飞出小贩中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