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与中国贸易谈判结束
美限两年减7881亿顺差

中国和美国在北京举行的贸易谈判已经结束。图为两国的官员合摄。

(北京5日讯)一连两天的中美贸易谈判星期五在北京结束。根据昨天传出的美国代表团文件显示,美方提出中国要在2020年前,将美中贸易逆差缩减2000亿美元(约7881亿令吉),还要求停止补贴新兴产业,保护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又要中国不能提出报复及向世贸组织投诉。

中国官方新华社称双方“在有些领域达成一些共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较大分歧”,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习近平未见美代表团

美国代表昨天已启程回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未如早前预料的会见美代表团。

新华社发出简短报道,副总理刘鹤3日至4日与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举行“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就扩大美国对中国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一些共识”。

报道最后表示,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昨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亦罕有地报道,按惯例,只有中央政治局常委活动才有资格上新闻联播,但刘鹤只是政治局委员,显见中方对中国谈判的重视。

根据一份5月1日发出的美国贸易代表团文件草案指出,美中两国贸易关系“严重失衡”,美国对华投资和服务贸易仍然“严重受限”,针对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中国产业政策给美国带来重大经济和安全问题。



美中迫切需要通过确保中国市场向美商公平和非歧视地开放,以减少美中贸易逆差。

中方无宴请“谈完就散场”

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周五早上在离开酒店准备第二天会谈时公开表示,他们与中方官员进行了“良好对话”,但不愿多谈详情。

据《明报》获得的消息表示,中美双方在首日的谈判并无结果,“谈了4个多小时,谈完就散场了”。

“完全不乐观”

北京消息说,前日中午双方一起吃了简单工作餐,晚餐中方并无招待,亦没安排媒体见面。

美方代表团回到驻华使馆后,邀请了部分美资企业代表共进晚餐。而昨日的会谈只谈两小时,“完全不乐观”。

另一消息亦指出,“谈判的第一天一点都不顺利”,美方提出了一份非常苛刻的要求清单,并告诉中方最后期限是6月1日。中方对此感到十分惊讶,“目前的紧张局势相当严重”。

美剑指中国发展战略   

核心分歧彼此拒让步

中美首轮贸易谈判以零成果告终,从周五流传的中美双方提出的条件清单看,始终是各自表述,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易宪容认为,最核心的分歧彼此都不让步,双方短期内只有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易宪容指,双方列出十分苛刻的清单,固然是准备对方讨价还价,但对关键问题的态度似难达共识,例如美方仍然要求中方在不进口美国高科技产品的限制下解决贸易逆差,这方面中方一直反对。

更有甚者,美国要求中方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行业补贴,这更难获中方接受,因“中国制造2025”不单单是经济措施,还关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已经触及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不可能有让步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指出,解决贸易盈余还是可以谈,如何扩大自美进口或减少对美出口都有讨论空间,但如果美方要的是涉及限制中国发展,包括“中国制造2025”,这条底线就没有可能退让。

另一方面,两国传媒今次处理也有很大分别,中方媒体统一口径,以官媒发布为准,并以“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这种正面说法报道谈判结果;相反的,《华尔街日报》昨日在谈判结束后,迅速透露美方清单内容。

易宪容认为,这反映中国较希望能解决分歧,而美方则希望利用传媒释出强硬态度,争取更大利益。

黑龙江、吉林的农业机构通知农民种大豆。

“首要政治任务”  

东北紧急通知农民种黄豆

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业机构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农民扩种黄豆,并且要“迅速推进,全面落实,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更提升至“首要政治任务”,相信北京当局准备应对这场贸易战。

世界最大油籽加工商的负责人表示,中国买家已停止采购今年秋季将要收割的美国大豆。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世界最大油籽加工商施罗德预计,中国将收购极小量美国出产的黄豆,而转向巴西、加拿大进口,美国将可能失去每年120亿美元(约788亿令吉)的生意。

黄豆在中美贸易战的地位举足轻重,北京当局曾经传出,若果贸易战开打,中国将会向美国黄豆征收25%关税。

同时,中国亦加强自己的黄豆生产,有网民公开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长春市农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要求县市“主动作为”,扩大种植黄豆。

通知更表明,单是黑龙江省,便要增加500亩地种植黄豆,每亩可以获150元人民币(约93令吉)补贴。

谈判仅达成部分共识  

中国学者:情理之中

中国学者认为,此次中美经贸磋商仅达成部分共识是情理之中,中美贸易纠纷最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存在严重战略怀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表示,因双方并不能达成比较高的共识,意味着双方的谈判价码和底牌并不相符,因此谈判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真正的实际动作应该不多。

“双方会讨价还价,最终以各自让步使贸易纠纷告一段落。”

他指出,贸易纠纷表面是为削减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是想借此打掉“中国制造2025”及开放市场。最重要的是借此向中国显示某种战略姿态。

金灿荣解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怀疑较重,需要用多种手段向中国显示强硬,而贸易仅是其中一张牌。

反应

 

国际

习近平晤肖尔茨 “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

(北京16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晤来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

央视报道,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关系始终稳健发展。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大国合作。

他说,中德分别是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的意义超越双边关系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两国要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习近平强调,中德两国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中德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两国合作有利于双方乃至全球。世界越是动荡,双方越要提升两国关系的韧性和活力,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

他中德双方继续以开放的胸襟密切交往,增进战略互信,“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两国关系必能继续行稳致远”。

习近平指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

他呼吁中德双方,发扬互利共赢的鲜明特色,“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习近平表示,中德双方要警惕保护主义抬头,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多探讨合作。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希望德方为中国企业赴德发展提供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他说,中德在世界多极化问题上有不少共通之处,两国应独立自主开展多边领域协作,推动国际社会用实际行动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的平衡稳定作出更多贡献。

肖尔茨:当前德中关系发展良好

肖尔茨表示,当前德中关系发展良好,双方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密切,“双方成功举行了两国政府磋商以及战略、财金等领域高级别对话,还将举行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

他说,自己过去2天与德国企业界代表参访了重庆、上海等地,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德中两国企业界的紧密良好合作印象深刻。

肖尔茨表示,德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双边对话与合作,推进教育、文化等领域人文交流。德方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致力于维护多边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赞同对立对抗。

他说,德方反对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德国愿为促进欧盟同中国关系良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两国领袖还就俄乌战争深入交换意见,表示中德都致力于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使用核武或攻击和平核设施,妥善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

习近平强调,当前形势下,为防止冲突螺旋式升级甚至走向失控,各方应共同致力于早日恢复和平。为此,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分别是以和平稳定的大局为重、为局势降温、为恢复和平积累条件、减少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他说,中方不是俄乌战争的当事方、参与方,但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愿就此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

双方还就以巴冲突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都认为,应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728号决议,防止事态扩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保证加沙地带无障碍、可持续的人道主义准入。

两人又表明,支持巴勒斯坦问题在“两国方案”基础上早日通过谈判解决,呼吁有影响力的国家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有关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会谈结束后,习近平同肖尔茨一起散步并共进午餐,就广泛议题进一步深入交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