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特朗普与马克龙会谈   
法美倡签伊核新协议

特朗普(左二)和梅拉尼娅(右二)在白宫的北门廊欢迎马克龙伉俪的到来。(欧新社)

(华盛顿25日讯)法国总统马克龙访美第二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两人在记者会上表示,法美希望签署新版伊核协议。

马克龙表示,新协议将从长远角度遏制伊朗的核计划。特朗普也希望有一个具有坚实基础的新文本。他再次表示,他的前任奥巴马签署的是“荒唐的协议”。



据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之后表示,与美国总统的讨论为达成一项新的伊朗核问题协议铺平了道路。

“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马克龙指出,这样才可从长远着想,为解决叙利亚危机提供持续的解决方案。

“我们不是简单地撕毁一项协议,使得最后无处可去。我们需要签署一项更广泛的协议,签署方超越欧洲合作伙伴,把地区强国融进去。我说的无疑包含俄罗斯和土耳其”。

4方面制定新协议



据悉,马克龙建议从4个方面制定新协议。第一是到2025年,阻止伊朗展开核项目;第二,制定长期阻止伊朗核计划的方针;第三,阻止伊朗弹道导弹计划;第四,为区域政治稳定创造条件。

报道指出,马克龙希望把伊朗弹道导弹防御融入伊核新协议的建议,或会招致伊朗方面的强烈反弹。

2017年11月14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伊朗的弹道导弹为防御性质,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没有关联,这是不可能被拿来谈判的。

伊朗:美退出协议后果严重

针对伊朗核问题协议,伊朗总统鲁哈尼24日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朗核问题协议,否则将面对“严重后果”。

据报道,鲁哈尼通过官方电视台发表演讲说:“我要告诉美国白宫的那些人,如果他们不履行承诺,伊朗政府将做出坚定的反应。如果任何人背叛此协议,他们应该知道,将面对严重后果。”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6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扬言,如果5月12日前没有满意的伊核协议修改方案,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本月早些时候说,如果西方国家背弃伊核协议,伊朗会在4天内重启20%丰度铀浓缩活动。

特朗普(右)抺去马克龙西装上一小片头皮屑,要“令他完美”。(美联社)

特朗普为马克龙抺头皮屑

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白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一年多以来,首位国事访问美国的外国元首。

两位领袖过去接近一年已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但两人在《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等议题上有明显分歧。

两人在白宫举行会谈前让记者拍照的环节,特朗普特别为马克龙抺去西装上的头皮屑,展示两人的友谊。

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接待马克龙时,一边对记者说:“我们有十分特殊的关系,其实我要拨走那一点头皮屑……我们要令他完美。”

特朗普稍早在椭圆形办公室外迎接马克龙时,也在记者团前大赞马克龙会是伟大的法国总统,然后牵着他的手进办公室。除不可少的握手,特朗普也有牵手,互拥、亲面颊等举动。

特朗普赞金正恩“非常可敬”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非常可敬”,又指“特金会”的讨论非常顺利,但同时淡化对迅速达成非核化协议的期待。

特朗普在白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时向记者表示,朝鲜希望“特金会”尽快举行。

他指两国有很好的讨论;并指金正恩非常开明:“从我们目前所见的一切,我认为他非常可敬。”

特朗普已表示,他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会见金正恩。

美国一直敦促朝鲜放弃核武,并表示会维持通过制裁对平壤施加最大压力的政策,以达成这个目标。特朗普指,他希望与朝鲜来往是正面的,并希望看到朝鲜完全非核化。

特朗普说,他不会重复过去政府的错误。他的幕僚指控过去的政府为与朝鲜达成协议,太早放宽制裁。“最大施压的行动将会持续下去。”

特朗普因太快同意会见金正恩,成为首位会见朝鲜领导人的美国现任总统,而遭受一些批评。不过他表示,他没有让步。

反应

 

国际

疑强化两国军事合作 朝鲜罕见公开报道访伊朗

(平壤24日讯)朝鲜官媒24日报道,一个由朝鲜内阁部长带领的国际贸易代表团正在伊朗访问,这是朝鲜罕见公开报道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两国据信有秘密的军事联系。

朝中社表示,朝鲜对外经济关系部长尹正浩23日搭飞机离开平壤,带领一个经济部代表团访问伊朗。朝中社没有透露其他细节。

上一次此类访问是在2019年8月,时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副议长朴哲民访问伊朗,讨论双边合作。

另据韩国政府的资料,尹正浩先前从事朝鲜与叙利亚关系的工作。

朝鲜和伊朗长久以来一直被怀疑在弹道导弹计划上有合作,可能交换技术专业和投入生产的零件。

据外媒2月报道,伊朗已经提供俄罗斯大量弹道导弹,供其使用在对乌克兰的战争上。朝鲜也被怀疑提供俄罗斯导弹和火炮,但这两个国家都否认这项指控。

根据朝中社,尹正浩一直积极致力朝鲜与俄罗斯日增的交流,他曾在3月27日带领一个代表团访问莫斯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