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黎广培接掌工程师学会

(八打灵再也22日讯)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IEM)日前顺利召开第59届常年大会,同时随2017-2018工程师学会会长陈燕振卸任,由黎广培工程师接棒。

大会获得超过343位会员及理事的踊跃出席,并一致通过会议大会记录 、会务报告、财政报告及讨论提案。



陈燕振致词时,感谢在他任内大家给予的信任和支持,也感谢全体理事、分会、工程技术部门、青年工程师、女工程师及会员为该学会的付出及努力,让学会的各项会务顺利展开。

黎广培指出,学会代表全马来西亚工程师的声音,也在促进和维护工程师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的专业地位和形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工程师学会进一步发展和开创更多工程学科,我们的脚步将与马来西亚工程领域及工业革新4.0,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并驾齐驱。”

他强调,工程师学会将成为一个包容性的体系,继续发展并保持长期的可持续性。

工程师学会2018-2019执行理事会



会长:黎广培

署理:王震伦

副会长:  郑宗联、拉士兰、赖世正、李文章、诺利达、 庄迪杏 、哥巴

名誉秘书长:  莫哈末德齐

名誉财政长:  陈志辉

执行理事:严崇上、范耀兴、李运福、梁慧仪、饶兆丰、曾瀚贤、再燕第、古那

反应

 

要闻

【独家】工程师学会:灾害非朝夕形成 积水侵蚀排水欠佳土崩有先兆

【专访大马工程师学会前会长王震伦】

独家报道:廖梅芳

(吉隆坡3日讯)国内一些地区因豪雨引发土崩事件时有所闻,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IEM)指出,排水系统阻塞所形成的水塘,长期之下会渗入地底,斜坡护堤或高地渗水过多可能会导致土壤松散,缓慢侵蚀并最终造成土崩。

该学会指积水渗入土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且会出现警示信号,如地表侵蚀及土壤松动,导致大雨期间泥浆流动。

大马工程师学会卸任会长王震伦接受《南洋商报》书面访问时说,前阵子国内发生的土崩事件和气候变化,与降雨强度增加或降雨持续时间延长有关。

“这类土崩事件需进行关于长期浸湿对山区土壤强度影响的研究,也是涉及包括土力工程学在内的多个学科研究领域。”

防洪系统变身绿化区

他指中游集水区的开发应有防洪系统设计,例如家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庭、住宅区的洪水池甚至区域池塘,以支援集水区内的多个住宅区。

“这些防洪系统可设计为绿化区的一部分,用于住宅区的休闲和美化,同时防止突发水灾发生。在集水区的下游,可以规划非作为住宅用途的选择性开发,因这些地区可能地势低洼,更容易受到洪水影响。

“这仅是在不同积水区展开选择性开放的建议,并具有多种用途的保留系统,使其在水灾期间发挥作用,也作为其他用途,例如防洪系统可设计为足球场,非雨天可作休闲用途,大雨时可临时储水。”

忽视排水系统酿大祸

王震伦说,大家都有责任确保排水系统完善,政府则需确保设计指南是最新的,土地开发商施工时也要遵循规定:“这包括开发商对土地清理的管理及在土地清理活动期间,提供必要的侵蚀和沉积物控制措施。

“民众也需确保把垃圾丢入适当的垃圾桶,否则大雨来袭,垃圾最终进入排水系统,出口一旦堵塞则雨水会积聚,导致洪水泛滥和积水。这所形成的水塘长久下去会渗入地下,这也是为何不建议在山区设置防洪堤的另一原因。”

大学教程应涵盖地震工程

王震伦说,大马的地震由两部分组成,即远场效应(即发生在一定距离之外的地震)和当地地震。

基于国内大多数工程师没有地震工程方面的接触和培训,他认为大学的教学大纲应修改,以涵盖动力和地震工程。

他指一些大学已根据MS EN1998-1-1抗震结构的研究和设计纳入课程大纲。该学会过去也举办许多关于抗震结构的训练和研讨会。当局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举办另一场关于地震的研讨会。

山区排水佳可防下游堵塞

至于山区发展设置防洪堤是否普遍,王震伦指其实大部分山区发展没有设置防洪堤,由于垃圾或侵蚀土壤导致排水系统出口堵塞,水池水位也上升。

他说,山区最好是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带有小瀑布),这有助于水流出并打破水流的动力,从而减少下游流动时的侵蚀。

他解释,上游集水区是指河流或排水沟的源头。大多数时候这些地区是丛林或未开发地区,但现在上游地区面临开发和伐木局面。

“蓄洪池是主要的结构,将在下雨期间储存来自开发项目的洪水,并在雨后缓慢释放流量。这可防止下游河流/排水系统在大雨期间受到冲击负荷。”

王震伦提到,一些排水沟需经常保持排水且无阻碍物,以便大雨期间的水可自由流动:“除此之外,在批准山区的开发项目时,应有长远考量。”

蔡润煌促工程师学会

推健全专业工程实践

大马工程师学会前名誉秘书蔡润煌博士说,该协会应促进健全的专业工程实践,以支持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维护工程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他指该学会在支持国家各种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王震伦于4月16日举行的大马工程师学会常年大会上正式卸任,该会迎来首位女会长,即诺丽达布妮雅敏博士。

大马工程师学会于1959年成立,如今拥有超过5万名会员,是国内最大的专业团体之一。

根据英国标准设计

国内建筑物可抗微震

大马工程师学会指出,虽然目前国内建筑设计主要不是为了抗震,但大多数是根据以前的英国标准来设计,并足以抵抗某种形式的横向力,例如风力载荷和其他冲击力。

该会指按照2015和2017年的两项建筑抗震指南,它们最多会被归类为低延展性(DCL/低延展性跟可抗拒的位移有关)。

所有建筑适用2规范

“因此这类建筑足以抵挡低级地震强度,可能在0.01至0.03g范围内,例如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远距离地震效应传播的地震强度。”

根据该学会,为建筑行业提供地震指导的结构规范是MS EN 1998-1(2015)和MS EN 1998-1(2017)的国家附件,这些标准被认为足以满足大马的建筑实践。

王震伦指出,上述两个结构规范适用于所有建筑结构,不过主要强调钢筋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基于两个规范在2015年和2017年发出,为此不能指2015年之前,国内所有主要建筑物都符合MS EN1998-1-1规定的抗震标准。

增设监测站掌握远震影响

据悉一些地方当局也没有实施这方面的结构规范。

针对此事,王震伦指有关规范和实践守则(列在统一建筑法)的实施属于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权限。

他说,一些地方当局没遵守结构规范的问题,最好由房政部来解答。

“我们需在地面和建筑物上设置更多监测站(监测结果应公布或提供给工程师),以了解远距离地震产生的地面移动和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代码还应根据本地和国际研究和信息定期更新。

“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面移动监测站的设立和保修,则属于气象局权限。据悉该局在全国设地震监测站,半岛的分别是在八打灵再也、吉隆坡、怡保、居銮和瓜拉登嘉楼,东马则设在亚庇、古达、斗湖、民都鲁和古晋。”

书到用时:不同泥层震动不一

“g”是地心引力(加速度),值为每9.81米每两次方秒(9.81m/s2),即所谓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也是在地底(石头层)的震动。

震动会因泥土而加速,这意味着不同泥层,震动也不一样。建筑物的自然频率也会造成不一样的反应。建筑物因地震而损坏的程度也不一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