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优先解决贫富悬殊/胡逸山

上周,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继续温和扩张、失业率持续偏低,预计彼等最为“敏感”的通胀率会继续上升,故宣布提高利率四分之一点,从1.25%至1.5%的范围,升到1.5%至1.75%的范围。

美联储长期以来通过利率的调整,力求把美国的通胀率维持在2%左右,虽然如此的做法通常也会导致经济经济增长的压缩,对于从经济危机中正要复原过来的经济增长尤其不利。而据《纽约时报》报道,有经济学家倡议美联储把其“心仪”的通胀率的目标从2%提高到4%,以便在需要复苏经济的时段“容忍”略高的通胀。



而包括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内者,则倡议美联储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胀率“捆绑”在一起来考量,如前者偏低则容许后者略升、前者偏高则压制后者等。

我觉得虽然这些都是可行的良好建议,但无论是美国还是举世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还是贫富的悬殊。

如果我有机会参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我首先会综合並“提高”以上的建议,即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胀率“捆绑”在一起来考量,“容许”彼等的总值为5%甚至6%。

这样一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胀率都有更大的变动空间。

先进国家一般有个经济“迷思”,认为彼等的国内生产总值得以增长的空间不大,一般有个2%增长就很了不起了,要是有3%那就要开香槟庆祝了。



这种“低迷”的增长率,相比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有时可达双位数的增长率,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无论是美国,还是举世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还是贫富的悬殊。

应力求更高增长率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不“长进”的思维,因为先进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高得多了,因为前者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进行科研,而在现代科技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的原动力的大环境下,先进国家更应鞭策自己,力求更高的经济增长。

而如“捆绑”通胀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如果后者果然飙升的话,那么就要设法拉低通胀率。

反之,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低迷的话,那么就要允许通胀率略高,因为主要是要刺激整体经济的增长。

然而,我始终认为美国以至世界其他各国应该优先解决的经济问题是普遍的贫富悬殊问题。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悬殊是有一个客观的指标的,即所谓的基尼指数,由0到1,越低则代表社会上财富分配更均匀、越高则意味着财富鸿沟更为庞大。

美国的基尼指数,据世界银行说是已然颇高的0.41,而据美国自身的中央情报局的公开资料更是高达濒临危险的0.47。

下次再谈如何更为完善的把贫富悬殊融入货币政策里。

反应

 

名家专栏

调息与否七上八下/胡逸山博士

美国方面多个消息来源指出,美联储(相等于其中央银行)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主要还是考虑到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还未能降到美联储最为心仪的2%左右。如前所述,这2%通胀目标,严格上来说是没有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但也不能说是凭空随手抓过来的,而是美联储根据美国过往经济走势所推敲出来的其认为最为符合美国社会经济利益的一个折衷方案。

因为对于一个市场经济自由经济体来说,央行调整的(短期)借贷予主要金融机构的利率,那就牵动了改革经济体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

高利率情景

利率调高了,银行借钱的成本就更高,而这成本当然是会转嫁到向银行借钱的商家与消费者,那么商家借更多的钱来拓展业务的意愿就不高了。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不愿意透支来消费,因为要还的利息更高。一些“精明”的消费者甚至把原本可拿来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里来吃高企的利息更为划算。如此一来,市面上的资金流通就少了,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就减少了,那么这些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也就不能涨高了,而是必须维持现价,甚至来个大减价来促销了。

那么,理论上通胀也就下降了。然而,调高利率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也就是商家不拓展、消费者不花钱,那么整体经济也就一蹶不振了。

降息的结果

反之,央行调低利率,那么银行转嫁予商家的借贷成本就更低,商家也就更为乐意地借钱来拓展商业。消费者看到利息不高,不但更乐意地透支来消费,也不太愿意把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去吃那么低的利息,倒不如拿去买些(未必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来“慰劳”一下自己)。

这一来在市面上流通的资金多了,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增加了,经济也就水涨船高了。

然而,如此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商家们无可避免地乘机起价,那么通胀率也就高企不下了。

高增长低通胀挑战大

所以,美联储等的央行要在通胀与增长之间寻求一个折衷,既要高增长,又要低通胀,是颇不容易的,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日本的央行,之前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利率调低到零或负数,直到近月来“破零”。

日本加息日元却走低

日本的这项零息措施看来的确维持了其经济不至萎缩,但极为神奇的是,竟也没有导致冲天的通胀。看来也还是没有得以刺激更愿意“躺平”过日子的日本消费者去多花钱的神效;反而日元币值的持续低迷促进了日本旅游业的兴旺,如在这樱花盛开季节就有许多包括本地在内的旅客纷纷涌往日本去赏樱花观光。也有许多外国人纷纷跑到日本去扫购价格更为低廉的房地产。

这当然与世人认为介入日本的经济运作是物有所值很有关系。因为日本商品与服务里的细致与高品质也还是举世闻名的。否则其他货币币值也是每况愈下的地区又不见得那么受世人青睐?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