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习近平,是独夫,还是英主?/蔡元评

中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3月10日通过修改宪法。三个项目最受注目:删除国家主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即10年的上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此外,加设高规格的监察委员会,监督一府两院。

强烈意志以党兴国



习近平于2013年 3月年当选国家主席,今年,即2018年第一个5年期届满;按原宪法规定,只能再连任一届,到2023年3月。修宪后,任期可从2023年起无限制的展延。

“习思想”明确的说明由共产党强化中国、达成“中国梦”的意志。轴心思想包括: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二,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的军队”。三,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推动新型的国际关系。

新设监察委员会居现有的纪律监察委员会之上,前者为权威的国家机构,后者是不能越级办案的党内组织。“监委” 监督一府两院,即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个独立机构,和政府与司法单位的关系平行,监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委”被视为北京深化政治自律的重大措施,“一府两院”从此变成“一府一委两院”。

新宪展现了中南海全方位建设中国的高度信心,并清楚的强调,中国由中国共产党统领,核心人物是习近平。新宪打破国家元首任期上限的惯例,准备给习近平铺路。



对台启动极软攻势

修宪前的2月28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绕过台湾当局,直接对台湾民间出台31条具体办法,前所未有的加大开放力度与范围。

12条针对台湾企业。给予台企与陆企同等待遇,包括:开放台企参与“中国制造2025”、享受税收优惠、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采购等。19条针对一般台湾居民,提供与大陆人同等的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等待遇。包括:开放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就业应聘的便利等。

外界怎看中国修宪

台湾《远见》杂志针对31条民调,发现72% 民众担心人才外流,62% 年轻人表示意愿到大陆发展,10年前18至29岁青年认为大陆对台湾最不友善的,180度大转变,反而视大陆为最友善!

31条其实是北京发动全球软攻势的其中一环。大陆同时也对全球华人和各国公民给以准国民或在大陆发展的各种优惠。软攻势是大陆成功发动一带一路全球战略后,紧跟着的第二波攻势。

《华盛顿邮报》指称,延长习近平的任期使中共自陷危机。《华邮》称,中共加固习的威望,无非是平息民怨,特别是前任余留的猖獗贪污现象。但强人性格的习近平却未必合乎中共期盼。

《经济学人》称,过去几年,习近平以专制精英统管的模式使中国快速起飞,也确实躲开了民主制度衍生的一般内耗;但国家主席任期无上限,而且党国不分,难以长治久安。

《纽约时报》社论说,不论习近平专政是成是败,全球必须提高警觉;特别是特朗普拉低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传统的主导力度之际,习近平的影响力却不断高飙。此消彼长,因此,美国须以更有创意策略应变,不光只是贸易制裁。

外媒对不合其口味者一向不屑,简便予以套上“皇帝”、“独裁”、“独夫”或“造神”等处分;接下来,再把消息打肿,嘲讽其图谋终身掌权。

从宏观角度探索,大陆修宪反射的,是积极求变的大战略:把推进国家的力道从“量”转到“质”。

千秋功过现实验证

新宪启动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及国家机构,例如国务院等全方位、各层面的结构改革。换言之,从大规模追逐“量”转型到“质”的强化、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这项大工程预料会给中国带来全新的面貌,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台湾乃至于全球也必然产生深远的冲击。

美国最受推崇的罗斯福当过三届总统,在第四届任内病故;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成功连任,开启其第四个任期;罗、默各主政十几年,没有人指其独裁。现实是习近平普遍的受到中国民众的支持,民意盼其往前推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究竟是独夫或是英主?此时无须予以两极的反应。千秋功过,郅治之世,留待时间和现实验证。

(作者为《全球竞争力》主编  http://www.worldstt.com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邱坤玄“习马二会”见证历史 追求和平无悲观理由

作者:张殿文

台湾政大教授邱坤玄现场观察“习马二会”,认为“为了追求和平,没有悲观理由”,也突显台湾岛内只有国民党才能和平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更期盼青年人继续促进两岸关系。

作为仅有两次“习马会”的见证学者,台湾政治大学荣誉教授邱坤玄经过11天的中国旅程,回台湾后48小时内接受《亚洲周刊》独家专访,强调“和平之旅”也是历史见证,从黄埔军校到兵马俑,从卢沟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习马二会”,反映前总统马英九不计毁誉,追求两岸和平展现无尽的耐心和乐观。

特别是在5月20日赖清德就任总统之前,“习马二会”上场,突显唯有蓝营才有能力处理两岸和平的关系。邱坤玄行前叮嘱同行的“大九学堂”20位大学生未来要变身为两岸“和平天使”,以同理心与相互尊重,与中国学生交流互动,从广州到北京,也创下台湾学生与北京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见面、互相聆听和对话的纪录。

“习马二会”后,《人民日报》头版连续大篇幅报道,向全世界发出两岸和缓的讯号。

美肯定马英九中国行

评论者认为对岸“统战”积极,当全球走向“去风险化”远离中国市场之际,马英九不应该受邀访问,但是最终证明冰冷的两岸已注入一股暖流,美国国务院也肯定马英九的中国行,可以降低两岸紧张和促进两岸关系,也将对照赖清德“五二零”对两岸和平的宣示。

两岸和平,已是世界和平重要的基石。2018年7月13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会晤,此后中国领导人就没有接触过台湾领导人,时隔近6年后,中国国力更强,台湾首当其冲,习近平再见马英九却选在“东大厅”,作为国际元首会谈的大厅,包括美国总统拜登、俄罗斯总统普丁访中,习近平都在这里接见,过去会晤国民党主席连战、吴伯雄、洪秀柱等人,则选在福建厅或台湾厅。习马两人会晤超过40分钟,内容温暖却饶富意涵,特别是“习马二会”之前6个月,马英九曾受邀担任台湾总统大选蓝白合见证人,蓝白至少代表60%的民意,马英九受到双方信任,见证候选人共同签名,后来虽然破局,但已说明台湾60%主流民意的共同追求。

 

促使世界和平基石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马英九既没公职,也没有党职身分,中国方面却选择用正式国际领袖规格与马英九会谈,邱坤玄不讳言中国对马英九定性,是对“民族复兴”的贡献,与第一次“习马会”相比,马英九2015年还是“中华民国”总统,二会时已卸任,但3位政治局常委前所未有地接待,展现“非常坚固”的支持力道。

反倒是有心人士及媒体对于马英九中国行程预测与延伸的推论,充满臆测与杜撰,专业不足令人忧心,例如外界媒体都被误导4月8日就是“习马二会”的日期,接下来又出现了延期或取消的说法,是为了对抗美日,根本无中生有,靠想像力“丰富”编故事,如果媒体新闻来源是台湾“国安当局”,正曝露专业力不足,因为到北京行程早就安排规划好。邱坤玄指出,民进党政府动辄将大陆的政策宣示与行动,一律视为统战和认知作战的伎俩,未免过于简化,很可能产生误判与错误决策的后果。

历史性“40分钟”
开启两岸交流新阶段

“习马二会”定调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青年交流,历史性的“40分钟”开启两岸交流新阶段,中国内部武统声浪势将暂时停歇,邱坤玄再一次见证两岸如何努力营造融合发展的氛围,习近平没有对稿照念,而是阐述其想法,综合回应马英九与两位台湾学生的发言。马英九已经不是领导人,中国却传达当前对台的政策走向,也对国际社会有所交代、更展现对台湾一般民众和执政当局可能会有所区别对待,不能否认这是中国“统战”的灵活和细腻,但是台湾不能放弃追求和平的努力。

以下是专访的主要内容:

问:这次“习马二会”在俄乌战争阴影、以伊互轰的不确定因素下展开,却出乎外界媒体意料,在双方感性对话中完成,习近平强调“任何心结都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海峡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也将形成中国对台政策行动的指南与根本依循。您参加过两次会面,如何看这次习马二会?

答:这次不只是会面、会晤,而是会谈,大家坐在桌子前,好好陈述彼此的交流和期盼,而且和平的目标一致,这是过去前所未有的形式和内涵,这次会面座位安排是采取“正式会谈”的长桌形式,而不是礼仪性的“半圆沙发接见”方式,说明中国的慎重以对,特别是当前各国都面临地缘政治挑战的风险,美国、中国与台湾都在寻求一个“稳”字,美国已对中国提出再保证(reassurance),不支持台独、不挑战中国的底线,双方关系暂时和缓,台湾也应有稳定两岸关系的和平作为,而我们此行也达到这个目标。

问:过去8年两岸互相减少交流往来,没有想到习近平主动提出两岸人民应该互相多看看交流,这席话也使台湾旅游、餐饮业股票价格马上闻声看涨,当初有预期这样的经济效应吗?

答:开放两岸观光与学术交流,不仅是善意也可以作为两岸关系的护栏,因为人员交流数量越多,自然会降低冲突的可能,虽然科技业被美国封锁,但是这次旅程我们看见中国企业仍在奋战不懈地突破,台湾不应该放弃合作的机会,像农业也可以开始多交流,除了台湾的亚热带水果,也可考虑开放台方产量少、不会影响本土农业的中国温带水果进口,如苹果等。

问:过去您曾提到两岸和平的密码就是“九二共识”,这次“习马二会”的架构更宽,只要认同“中华民族”,您怎么看?

答:这次习近平连“一国两制”都没讲,而使用“家国团团”新名词,整体调性非常柔软,而在两岸交流的内涵当中,中华民族与文化是此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九二共识”的延伸空间,也将成为未来两岸交流与沟通的基础,在促统之前先促进融合发展,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可能会成为中共未来一段期间的主要工作,而如此两岸关系就有了更多的和平时期。

问:这次最大亮点就是年轻人交流,你如何评价?

答:中共党主席或总书记首次与台湾青年团体见面,体现中国领导有诚意要跟青年交流。我们这一代对两岸关系的意见已经固化,但是青年相对没有偏见,青年是两岸的未来,习近平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青年的重视,并且多次以自己的语言阐释中共的对台政策。此行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是青年交流的议题,已经受到两岸人民高度关注,势必带动更多的两岸青年交流风潮。其实台湾曾是全球研究中国课题的重镇,但是现在受到意识形态影响,逐渐沦为西方抗衡中国的工具,我们应该回归中国研究的根本,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与外交领域深入探讨,才能理解中国对台制订策略的背景与作用。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