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杯弓蛇影话中国/罗汉洲

根据报道,大马回教联盟和土权会领袖对“中国势力逐渐强大、影响力日强”咸表担心。

关于中国势力逐渐强大这点,诚如谚语所云: 天要下雨娘要嫁。谁也阻挡不了,不但作为邻国的我们须接受这个事实,全世界也必须接受。



实际上,中国之逐渐强大,且是经济与军事力量同时发展,不好像德国等只往经济方面强大,中国这种强大的模式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是历史教训教导中国必须经济与军事同时强大方能免以覆巢之祸。

自从十九世纪末以来,西风东渐,中国人却因此蒙受前所未有的屈辱,诸如中英战争、英法联军、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中国逢战必败,割地赔款成了常态,连打胜仗也须赔款给人,中国人民被剥削得无立锥之地,沙俄兵不血刃就签下瑗珲条约,强占中国领土百万平方公里,环视全球,无人比中国人更屈辱矣。

“鱼腩”变成硬骨头

到了1930年代,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好几千万中国人惨遭日本蝗军杀戮奸淫,小日本至今仍欲霸占钓鱼岛。若从1689年签下尼布楚条约,割让贝加尔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中国人足足受欺凌、受辱了两百多年,中国人当然会痛定思痛,发奋图强。



1980年代,中国推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终于有飞跃的发展,欣欣向荣。但如此一来,又引起西方国家及日本的心理不平衡,因为在它们潜意识中,中国生来就应该受它们欺凌宰割才算合理,一旦中国崛起,它们岂非失去了鱼肉欺诈的对象?此所以一再发动侵略战的德国、日本、意大利重新崛起都没有问题,大家都能接受,唯独中国崛起则万万不可,盖中国乃西方国家的“鱼腩”,不可变成硬骨头。

于是乎,西方国家乃竭力抹黑中国、打压中国,意欲遏制中国之崛起,故尔中国威胁论、黄祸论等应运而生,前面提及的回教联盟与土权领袖对西方的宣传抹黑显然深信不疑,因为他们不懂东西方历史。

历史教训强化军力

除了抹黑中国的文攻,美国更进行武吓,奥巴马时代重返亚太,恃着强大的海空军恐吓与围堵中国,军事基地遍布于韩国而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澳洲,胁迫中国,航母战斗群穿梭往来南中国海,名为航行自由,侦察机不断窥探中国,名为国际惯例,对中国耀武扬威,撩是斗非,同时又向中国周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号召一起来围堵中国。

试想,中国人每天都看见美国在门口舞刀弄棒,挥剑耍棍,大有随时打进来的样子,再回想过去百多年受洋人坚甲利炮宰割的经验,中国当然要整军经武,抵御外侮,所以说中国被迫强化军力。

历史告诉我们,日本发展武力是为了侵略他国,它数次侵略朝鲜、中国及南洋群岛,美国发展军力是为了称霸天下,君临各国,如今天下滔滔,兵燹连天,都是由美国挑起的,惟中国发展军力则是为了自我保护,历史也证明中国没有侵略他国的基因,为什么要害怕中国的影响力?华人也绝不可能借中国影响力来欺压马来人,某些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反应

 

国际

商业捕鲸名单纳入“大型长须鲸”日本官房长:传承食文化

(东京10日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在周四表示,政府将把大型长须鲸加入其商业捕鲸物种名单中。日本推出管理海洋哺乳动物商业捕猎的国际组织5年后,做出了这项决定。

据外媒报道,日本在2019年推出国际捕鲸委员会 (IWC) 后,于其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恢复了商业捕鲸。

本周,日本水产厅就一份水产资源控制政策的修订计划徵求公众意见,该计划将允许商业捕捞长须鲸。

林芳正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将继续促进捕鲸并採取必要的外交措施。他说,“鲸鱼是重要的食物资源,应该根据科学证据可持续地加以利用。” 他指的是将可捕捞的范围扩大到包括长须鲸。

“在日本,继承传统饮食文化也很重要。”水产厅说,去年日本共捕获了 294 头小须鲸、布氏鲸和塞鲸,目前商业捕鲸仅限于这三种数量相对较少的鲸类。

鲸鱼在日本​​的消费在 196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但随着其他肉类变得更容易获得,鲸鱼肉并没有普及化。

日本在违法捕鲸的问题已久,而且充满争议。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实施了针对商业性捕鲸活动的禁令。然而,日本一直宣称其捕鲸活动仅限于科学研究目的,从而试图绕开禁令。许多国家和环保组织质疑这一做法,认为日本的科研捕鲸实际上是为了继续商业捕鲸。

1987年至2005年期间,日本每年在南极海域捕获数百头鲸鱼,理由是为了“生物研究”。

2014年,国际法院裁定日本在南极海域的捕鲸计画 “并非科学目的”,要求日本重新审视该项目。

2019年,日本正式退出IWC,宣布将恢复商业捕鲸,但限于邻近日本的海域。这一举措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截至目前,日本官方立场是商业和文化理由支持有限捕鲸,但承诺会加强保护措施。然而环保人士担心这可能加剧对濒危鲸种的捕猎。

日本长期以科研名义继续捕鲸遭到国际质疑和批评,其最新恢复商业捕鲸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反对。这反映了捕鲸问题牵涉复杂的经济、文化和环保角力。

新闻来源:CTWANT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