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月底上市筹4375万
GDB冀攻土木基建

麦海士(左起)、再尼本奥玛、谢汉正、罗俊良、谢俊凯、谢雷鸣和高宝玉,一同推介GDB控股的招股书。

(吉隆坡5日讯)即将在本月27日上市大马交易所创业板的GDB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业务扩展至土木和基础建设领域。

GDB控股董事经理谢汉正,在今天的招股书推介礼上指,该控股有意从事基建项目,如道路、桥梁和交通系统建设。



“我国有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宏愿,在这过程中产生许多基建工程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计划乘势进军,以壮大公司规模。”

从事高楼建设工程的GDB控股,目前没有进行和竞标任何基建项目。谢汉正也没有透露相关详情,只提及在未来一年内完成准备工作。

另外,据招股书,该控股通过本次上市活动,将筹得资金的68万令吉,用作支付基建项目团队新职员的薪金。

出席者推介礼的包括该控股独立非执行主席丹斯里再尼本奥玛、执行董事罗俊良与谢俊凯、独立非执行董事拿督谢雷鸣和高宝玉,以及安联投行总执行长麦海士。

发售价每股35仙



GDB控股今天推介招股书,计划通过发售新股筹资4375万令吉,主要用作未来资本开销和营运资本。

该控股以每股35仙,发售总数1亿2500万新股,相等于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20%。

当中,1250万新股供公众认购、1500万新股提供给合格董事和雇员及相关人士、2562万5000新股私配给特定投资者,以及剩余7187万5000股新股私配给土著投资者。

另外,GDB控股也将私下配售3750万现有股予特定投资者,相等于扩大后股本的6%。

2467万为资本开销

在上市筹得的资金中,2467万令吉或56.39%,将用作未来36个月的资本开销,包括增购新建筑机械设备(867万令吉)、购新办公司(800万令吉)和用于存放机械设备的土地(800万令吉)。

此外,1558万令吉或35.61%则作为未来12个月的营运资本,包括支付供应商和次季承包商(1490万令吉)和基建项目团队新成员的薪资(68万令吉)。

剩余的350万令吉,将支付本次的上市开销。

安联投行是GDB控股本次上市活动的首席顾问、保荐人、唯一承销商和配股经纪。

力争8.2亿合约

谢汉正也向记者提到,该控股现手持订单8亿5489万4000令吉;同时,正竞标酒店、住宅和办公楼建设项目,总值8亿1700万令吉。

 30%净利派息

他也透露,GDB控股董事有意在上市后,将每年净利的30%作为股息。

不过,这只是初步建议,实际措施仍需按盈利表现和业务发展而定。

据招股书,截至12月杪的2016财年,GDB控股全年营业额取得2亿7691万令吉,净利1609万令吉,按年分别增63.3%和1.24倍,赚幅5.8%。

截至去年10月杪的2017财年首10个月,营业额按年持平于2亿4067万令吉,净利年升35.7%至2005万令吉,赚幅8.3%。

GDB控股在2014财年至2016财年的负债率,分别为0.78倍、0.21倍和0.15倍。

截至去年10月杪,已成功转至净现金公司,归功于完成支付所有分期付款和贷款款项。

GDB控股背景子公司拥G7级执照

可竞标1000万以上工程

前称为CHC Synergy Venture的GDB控股,创立于2013年2月28日,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

旗下拥有一家独资子公司,名为Grand Dynamics Builders(GDB公司)。

GDB控股通过GDB公司从事建筑服务,专注高端住宅、商业和综合发展项目的发展。

迄今,GDB公司拥有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CIBD)G7级别执照,涉及一般建设和土木工程业务、机械工程业务,以及可竞标价值达1000万令吉以上的政府项目。

从2013年5月,该公司共完成4项项目,且皆在原定期限前完成,包括吉隆坡生态城(KL Eco City)第一和第二项目、武吉免登城市中心(BBCC)项目,以及One Central Park项目,总值6亿4550万令吉。

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料在今年7月竣工的Etiqa项目、12月完成的Westside III项目、明年杪完成的第三合成(Hap Seng)大楼项目,以及2020年8月完成的AIRA住宅项目,合约总值达11亿7649万令吉。

GDB控股通过GDB公司从事建筑服务,专注高端住宅、商业和综合发展项目的发展。

反应

 

名家专栏

最坏时期已过 金融业趋稳健/奕帆丰顺

随着迈入2024年,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预计将持续影响金融业,主要特征为持续高企的通胀以及严格的监管审查。

银行保持稳固地位

尽管通胀可能已达到顶峰,但美国2月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继续表现韧性。我们预计今年不会降息,即使有降息,亦可能是温和的。银行将继续受益于利率上升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加。

随着利率趋于稳定,净息差略有收缩,但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3.30%。此外,净利息收入仍处于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以来的历史高位。

美国银行存款已从之前的下降趋势中反弹,由去年3月29日的17.28兆美元,略增至今年2月21日的17.42兆美元。这一涨势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评级较高的大型银行将避免大规模存款外流。

然而,区域性和中型银行可能面临更高的成本来保留存款。

在地区银行危机之后,资本流向货币市场基金和大型美国银行,这些银行拥有更大的流动性,可以弥补持有至到期投资(Held-to-Maturity)的潜在损失。去年第四季,摩根大通(JPMorgan)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等主要银行的存款成本分别维持在2.01%和1.82%。

相比之下,纽约社区银行(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和齐昂银行(Zions Bancorporation)等地区性银行为留住客户,不得不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两者分别提高利率至3.12% 和2.57%。

贷款续温和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预计贷款需求增长将保持温和,2024年将出现个位数增长,主因是受持续高企的利率所抑制。2023年第三季,贷款和租赁余额总额按年增长2.9%,达至3430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由信用卡贷款和住宅抵押贷款推动。在强劲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支撑下,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尽管收入有所增加,但市场仍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示担忧。截至2023年第三季,净冲销按年增长0.25%,虽仍处于可控水平,但趋近于历史平均水平。

此外,贷款损失准备金已证明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来吸收净核销。因此,与疫情前相比,净核销和贷款损失准备金之间的利差仍然要高得多。美国银行,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银行,较有能力吸收相关的信贷损失,在面对资产质量担忧的情况下仍能够提供更多保障。

较高的利率环境也意味着未实现损失将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第三季的未实现损失总额达到了6839亿美元。尽管如此,各大银行继续通过留存收益来加强其现金头寸,拥有充足的流动性来持有这些资产直至到期。

与此同时,区域性和中型银行继续面临商业房地产贷款的过度投资风险,尤其是与办公楼领域相关的风险,以及多户型投资组合的重新定价风险。

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型银行的商业地产集中度(通过将商业房地产贷款的总额除以银行的一级资本和贷款及租赁准备金的总和来计算)仍显着较高。此外,从个体层面来看,近1900家资产规模低于1000亿美元的银行持有的商业地产贷款未偿还的余额超过了300%的监管门槛。

保险高利率高回报

利率环境持续高企亦将成为2024年保险公司的利好因素。保险公司可以将到期投资组合中的保费重新投资,并将新签发保单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分配到收益更高的金融工具中。

此类战略投资预计将提高盈利能力并产生更大的回报。这一环境将特别有利于年金和人寿保险产品等长尾保险产品。

除了提高投资回报外,人寿保险公司亦提高保费作为降低通胀风险的措施,从而有助于承保利润的增长。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预计寿险公司保费将强劲增长,预计今明两年平均增幅为2.3%。这一预测超过2023年1.5%的预期增长。

尽管该行业正在努力应对高通胀背景下实际可支配收入萎缩的挑战,但仍受积极因素支撑。全球中产阶级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保险公司进行退休规划,以及促进储蓄的立法举措,例如美国提高401(k)的缴款限额,成为人寿保险行业的重要推动力。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灾难性事件增多以及经济不可预测性周期的推动下,非人寿保险行业的收入亦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些因素提醒企业,保险行业在促进商业线的风险转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个人保险来说,劳动力市场强劲仍将是推动需求的关键因素。然而,通胀加剧和索赔频率及严重性的增加,导致索赔成本不断上升。这一情况预计将有所改善,原因是保险公司已重新定价保费,以更准确地反映风险的真实成本,从而支持承保的盈利能力。

保险公司约80%投资组合分配给风险较低的投资级别债券(占69%)和保守型的非办公室类抵押贷款承保(占11%)。平均而言,办公室类贷款仅占寿险公司总投资资产约3%。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拥有大量缓冲应对2024年及其后利率上升和潜在信贷损失带来挑战。

首发股市场复苏中

尽管股市出现强劲反弹,但公开发行的活动仍基本保持低迷。2023年全球总收益按年下降33.2%。即使是Instacart等备受瞩目的科技上市公司,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预期估值亦持续呈现错配差距。

由于我们预计2024年融资环境将更加稳定,公司可能会发现定价、执行和规划交易变得更加容易,从而有可能缩小估值错配差距。

此外,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下降,通胀数据逐渐降温,亦增强了投资者和投资经理的乐观情绪。

IPO市场复苏迹象明显,2024年2月29日的交易量按年增长18.7%。我们认为全球IPO活动将持续回升,从而增强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的费用收益。

虽然复苏中的IPO市场预计将为私募市场提供利好因素,但私人市场通常会比公开市场的趋势滞后两到三个季度。因此,我们预计资本筹集的结果只有到今年底才会有所改善。

此外,我们认为战略性股票选择将产生超额收益,提供超出行业水平的增长潜力。鉴于市场持续波动和降息存在不确定性,选择配置优质公司是一种谨慎和防御性的投资策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