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恐龙小孩和父母教育/黄子伦

为了给家里添置一些新年摆设,因此去了一趟宜家家居店,各种怪兽家长和到处乱窜的小孩,让人看了不禁替工作人员感到委屈。

我看到有些貌似文质彬彬的父母在购买摆设的花朵时,为了占便宜而把原本的包装拆开,然后从宜家平时摆设的示范花瓶直接抽出两三支不同颜色来互换。正当我的下巴处于快要脱臼的状态时,又看到一些家长任由孩子拿着一堆宜家的洋娃娃蹂躏式把玩,走到收银处就随手扔在一旁。



这种情形不是第一次见,我常常到书局总会看到很多小孩一屁股坐在地上看免费书,然后书橱都是一堆被拆卸的包装纸。他们的父母通常就是在另一个角落用手机把书本的内容拍下来,全家人似乎把书局当作是他们的私人图书馆。虽然书局是有文化色彩,但说到底,人家毕竟是盈利机构,这些家长和小孩的举止可说是导致书局的工作人员变得不再友善的主因。

缺乏沟通正确教育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放纵自己的孩子在公众场合宣泄他在家里长期被压抑的精力和情绪,不管是餐馆、咖啡馆、地铁车厢里、购物广场,甚至是电影院里,都成了这个小魔王的游乐场。有时我会坏心眼地想,希望这些胡乱跑跳的小孩一个不小心撞到某些硬物而瘀青。但很可惜,这个“心愿”每次都落空。

这些小孩普遍上因为缺乏父母给予有效沟通和正确教育,因此情绪极易失控,稍有不称心如意就出动狮子吼式的哭声。在少子化和恐龙家长当道的年代,这种例子简直是罄竹难书。



归根究底,是这些父母缺乏给予小孩正确的教育,没有教小孩去分辨“家里”和“外头”的差别,导致小孩以为自己在家里撒野打滚那一套在外面和陌生人打交道也管用。当然,父母教育的缺失不止一个。多得电子产品的诞生,让很多父母管教小孩简单许多,一旦小孩要哭要闹,直接把iPad塞给他,比塞奶嘴还管用。但这有代价。

根据美国的研究显示,小孩子在0岁至3岁时,他学会的词汇多寡,决定他日后在学多领域的表现。他们经过长时间的样本追踪和数据研究,发现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词汇量,有助于孩子更快地掌握更多概念和想法,乃至他们以后的成绩表现。

训小孩前先照镜子

有句话说得好:“语言的尽头就是世界的尽头”。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他所能够掌握的词汇和抽象概念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和小孩子沟通时如果能用上正确字眼,而不是用小孩子用语,效果会更好。这也将有助于孩子更能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意见给父母,不需要每每遇到不如意事就嚎啕大哭或是跺脚破坏东西,从长远来看,对他们和父母,乃至社会都大有裨益。

至于那些老是把目光聚焦在手机和电子产品的父母,他们能和小孩子有多少的沟通,大家心中有数。到后来,就是形成一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宿命家庭。

今年新年,不要再给你的小孩训话了,拿面镜子照照自己吧,看看是谁养出了这么面目可憎的小孩?要明白小孩需要的更多的沟通和观念的建立,而不是自称能够连接脑细胞奶粉和天才补习班。如果不会教,就不要跟风生小孩。生了,就请负责任地教,小孩的人生比你有更多的可能性潜能。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