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所谓平权名不符实/胡逸山

续谈自己对自由保守主义的逐渐钟爱。

上回谈到初到美国时对自由主义,尤其是当地有色族裔成功争取种族平等待遇颇为钦佩。



但在美国生活久了,却慢慢发觉原来所谓平等权益的分配(affirmative action),实质上也要看你到底是属于哪一种少数族裔的。

一些少数族裔有特殊的优惠待遇,另一些少数族裔则反而要面对更严苛的条件。

在这一极具讽刺性的课题上,最感同身受的,竟也还是大学入学的录取这一点,与本地的情况可谓不相上下。

之前在沙巴求学时,我小学读的是华小,中学时读的是独中。

大学招生门槛不一



基于当时本地官方大学的入学录取时众所周知但又不准明说的一些争议经年的“情况”,所以即便其中一些如我般的独中生,在持有官方、至今不为认可的独中统考文凭之余,也拥有官方的教育文凭,但也知道以后要入本地官方大学就读也还有很大的难度。

再加上当时本地私立大学尚未普遍,许多我们这些独中生如要深造都必须出国留学,远的近的都有。

我成绩还算可以,有幸入读美国还算不错的大学。

但不久即发觉,美国许多大学对如黑人与拉丁裔学生的入学录取标准,相对于白人学生,是有美其名为“平权”、实质上是降低门槛的做法。

反之,一些亚裔(特别是华裔、日裔、韩裔、印度裔等)则同样的众所周知但又不准明说必须跨越至少相等于白人学生、甚至更高的入学门槛。

这一点立时让我觉得与当时本地的上述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顿时颇为反感。

亚裔望名校门兴叹

我就读的大学在之前就出了一宗闹上美国最高法院的有关“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案子。

一位白人学生申请就读医学院不获录取,却发现成绩比他差的黑人学生被录取,便入禀法院宣称其权益受损。

这宗诉讼最后上诉到最高法院时,判词说族裔平权做法虽然允许,但不可如当时医学院般有明文的配额(本地称固打)。

但美国许多大学当局,普遍为关注黑人与拉丁裔权益的自由派所当权,所以多年来仍然会巧立名目地想方设法来提高这些“特选”少数族裔的入学率。许多成绩超好的亚裔学生,也就只好望名校之门而兴叹了。

我觉得这种美其名为“平权”,实质上是在牺牲一些人的应有权益的基础上转移给另一些人特权的做法很不对,与自己所崇尚的“公平竞争、绩效为上”的理念大相径庭,所以自己的思维也从那时起,不由自主地逐渐倾向保守主义,或至少美国的保守派那一边。

反应

 

言论

落实男女权利平等/利亮时教授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向相关家长保证,政府正着手解决海外出生儿童的权利问题。首相主要是落实我国公民父母任何一方,皆享有让孩子成为公民的权利。

由于需要修法,而衍生担心会有外国人借此为孩子获取本地公民权。

针对上述的议题,国家教授理事会(MPN)治理、立法和管理组组长聂阿末卡马教授表示,这是因为有关修正草案是针对宪法第14(1)(b)条文,让作为我国公民的母亲或父亲的孩子通过法律,获得公民权。

他相信,即使修正案来日在国会通过后,这项公民身分权利也不会自动实施,而是根据政府或相关部长酌情批准。

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这样给予部长太大的权力,修法的意义就不大了。

笔者确实不明白担忧从何而起,落实我国公民(男性或女性)的孩子获得本国公民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安华此举是解决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并且落实男女平权。

部分国家早期都是父权社会,包括在许多法律上亦是倾向男性这一方,但是在1980年代都陆续朝向两性平权的方向在修法。

我国在取得公民权上,仍然停留在父亲这一方,这是十分不合时宜的。

担忧者是否杞人忧天,还是夜郎自大,笔者是不得而知。

吸引高素质移民

从现实面来看,我国未来亦会迈向人口老化,未来政策应该是鼓励移民,而且是吸引高素质的移民,这样对人口与国家未来发展都有正面的助益。

我们必须清楚,能够移居外国的我国女性,能够在异地生存,其必然拥有高学历或者坚毅和卓越的才能。这些女性同胞们的另一半,亦非泛泛之辈。

他们的子女要成为我国的国民,国家应该张开双手来欢迎之。

我们部分的政治人物,或者是族群主义者,不要一直存在狭隘的思考模式,并且把自己国家的位置看的太高。世界经济急速发展下,我国已经落在后段班。

当下的我国是精英人才缺乏,非法劳工满布的局面,我们国家不是人间天堂,也非超级强国,当我们一直用各种方法拒人于千里之外时,正代表我们继续走向衰败的未来。

女性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必须摈弃男性沙文主义,安华为首的内阁在这件事情上需要坚持,亦须更大胆的进行改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