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人到底要什么?/官泰发

迄今酝酿已有一段时间的希盟正副首相人选,终于在本月7日揭晓,惟这项符合典型议会民主制运作,也就是在野党应组织影子内阁,以做好执政准备的宣布,近来好像被许多人批评得一文不值。

姑且不论希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希盟正副首相人选的出炉,理应载入史册,因为我不认为有人愿意看到“2008年霹雳州务大臣难产”的事件,在事关国家安危的中央政权重演。



作为希盟“影子首相”的前首相马哈迪医生,曾经执政长达22年,因此其功过在不同族群的眼中,肯定具有不同的评价。换言之,马哈迪重披战袍究竟是票房灵丹或票房毒药?

首先,由于看不清巫裔选民的投票取向,因此马哈迪最终能否如希盟所愿,在巫裔为主的选区成为“超级吸票机”,也只有在开票那一刻才能揭晓。

其次,在非巫裔选民特别是华裔选民方面,个人真的还是看不懂为何那些原本支持“民联”的选民,最终会因为马哈迪再次问鼎大位,而选择不投票,或者是投废票。

过去几届全国大选的成绩显示,那些原本投票支持反对阵线的华裔选民,他们其实只想在政局安定的情况下,追求一个他们所认为的公正、公平及公开的政治体制。



华裔不喜欢回教国理念

我们可以看到在“烈火莫熄”效应炽热的1999年全国大选,时任首相马哈迪所领导的国阵在获得华裔选民的支持下,依然取得三分二国席。至于首次与公正党、回教党(现称伊斯兰党)组成替代阵线的民主行动党,则在惨败后宣布退出替阵,并认定华裔选民不喜欢回教党提倡的回教国理念。

截至2008年“3·08”全国大选,尽管当时的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因为“华小高职事件”而饱受舆论批判,另一边厢回教党的回教国理念及断肢法也被大肆炒作,惟在“一对一”策略凑效的情况下,国阵最终不只失去了三分二国席,更是一举失去多个州属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与时任首相阿都拉交恶的马哈迪,只是在党外一直骂前者“在睡觉”,真正大权独揽的其实是“四楼的年轻人”。

经过5年后,国阵在面对民联来势汹汹的挑战时,一边厢大抛“一个马来西亚政策”,另一边厢则抛出“巫裔在朝,华裔在野”的论述,试图通过红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争取华裔选票。

该届大选的最终结果显示华裔选民“去到尽”,最大的在朝华基政党马华因而变成“7-11”,而后者也真的坚持了一下“若第13届大选成绩比2008年差就不入阁”的议决。

时光荏苒,很快的5年就要过去了,姑且不论大家过去几年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只是纵观近来几届华裔选民的投票取向,个人真的始终都无法达致这么一个论述,即“华裔选民对马哈迪的厌恶超过伊斯兰党及安华”。

简言之,华人究竟还要什么?答案应该很清楚。

官泰发

官泰发

官泰发

反应

 

要闻

敦马:西方排除男女差异 “欧洲留学要谨慎”

(八打灵再也7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提醒,任何想要送孩子去欧洲求学的父母都应更加谨慎,因为西方社会为实现平等,抹除了男女之间的差异,当中包括没为男女学生提供注明性别的厕所。

他说,自法国大革命时期以来,西方社会致力在各领域追求平等,甚至到了质疑为何男女之间有区别的地步。

马哈迪昨日在脸书发文说,为了实现平等,西方社会现在已抹除男女之间的差异。

“没必要区分性别。因此,不需要在身分证注明性别。

“学生上学时无需说明性别,所以肯定不再区分男女班。”

他声称,目前,在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校方已不需为学生提供单独的厕所,而学生也被教导接受抹除性别差异的完全平等。

“这也是学生们被教导和提倡的,即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没有男性或女性。

“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地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LGBT)的发展。亚洲国家也接受同性婚姻和家庭。婚姻及家庭观念不再被认可和尊崇。”

马哈迪表示,西方社会现在已失去了理智,以自由平等的名义,抹除了旧有的人生价值观。

他说,这种发展不再被认为是一种“新文化”,而是已成为常态,所以要送孩子去欧洲求学时应谨慎。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