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会晤最大在野党
德总理乐观看组阁

默克尔(左)和舒尔茨星期三在柏林磋商基民盟、社民党再次联手执政的相关事宜。(欧新社、美联社)

(柏林4日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保守阵营3日会晤最大在野的社民党。她在会后表示,对组建联合政府的可能性持乐观看法,并希望能说服社民党与己方联合执政。

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与社民党就组阁问题磋商了3个小时。他们会后发布联合声明:“信心增强,我们对谈判持乐观态度。”



社民党主席舒尔茨称赞与会各方进行了“全神贯注的、目标明确的磋商”。会谈定于7日开始,有可能推动未来几周就正式联合执政,来场谈判。

默克尔承受着与中左翼的社民党达成协议的压力,但双方就一系列问题争执不下,尤其是移民和税务问题。

由于未能在圣诞节之前与绿党和德国自民党组成执政政府,默克尔目前领导着有社民党参与的临时政府,此外她也面临着来自极右阵营的压力。

默克尔所领导的联盟党与社民党,从2013年至2017年以“大联合政府”的形式执政。如今默克尔正力促双方再次携手合作。



反应

 

名人专栏

默克尔菱形手势 你适合吗?/陈丽卿

光看这张照片,你是否可以猜到这双手的主人是谁?没错,照片中的人正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

此尖塔形手势,又被称为“默克尔菱形”(Merkel-Raute),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知名的手势,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不仅让默克尔在竞选海报上不必露脸,只需露出一双手就能达到宣传效果,在维基百科上拥有专属独立辞条,甚至在网路社群中也有属于它的表情符号(Emoticon)“<>”。

权威/险棋?

除了默克尔之外,相信你一定也看过其他人使用这个手势,或是自己也曾经用过。就拿2021年德国大选来举例吧!3位分属不同党派的未来总理人选,在面对媒体时都曾摆出这个招牌手势,包含当时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之一肖尔茨(Olaf Scholz),虽然来自与默克尔不同的党派(德国社民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SPD),也在媒体前摆出默克尔的招牌手势。

然而,尖塔式手势究竟带有什么意涵?它真的适合所有领导者吗?

答案是,就如同所有的形象策略,不论再好的服装、再好的风范、再好的表达方式,都无法套用到所有人身上,而需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让我们回到尖塔式手势的本质——它是一个极具信心、胸有成竹的手势,能也够让你立即呈现出强大的权威与菁英感,然而对领导者来说却是一着“险棋”。

原因有二:

首先,若本人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权威——包括身分地位的权威,与专业的权威, ——是撑不起这个手势的。

如果本身权威感与自信心不足,眼神、表情与说话内容也尚未达到全然的笃定自信,此时硬套上尖塔式手势,只会显得匠气,让你的自信像是“演”出来的。

第二,由于此手势带有“优越感”,因此摆出此手势时,有时会产生“上对下”,甚至高傲自负的感受。

所以,你需要格外留意身处的场合与想传递的讯息,例如当你面对比自己弱势的一方,并希望传递出尊重、平等、温暖、亲切、谦逊、内敛的感受时,请避免使用此手势。

错误示范:

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就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段故事。当时的她到非洲访问,在一群非洲孩子面前摆出了尖塔式手势,其身影被镜头捕捉了下来,其后遭受批评,被认为态度骄傲、高高在上,没有慈悲的善意。

在拙作《魅力领导学》书中,我也提过一位学员的案例。这位企业家是尖塔式手势的爱用者,然而身材魁武、长相气势十足的他,对自己的期待是“亲切感”,因此我建议:由于“尖塔式手势”对传递出亲切温暖的感受并无助益,再加上他的个人风格,可能还会让人对他产生“高不可攀”、“生人勿近”的联想,还是少用为上。

侦探手势?

当时他问我,谁适合尖塔式手势?

我心中浮现的是影集《新世纪福尔摩斯·Sherlock》主角夏洛克(班尼迪克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饰)的影子。剧中,这位天才侦探坐在沙发上思考时,就常摆出这个手势,实在是一点也不谦逊、一点也不亲切,但却着实呈现出了他高傲自负的个性与胸有成竹的自信,不是吗?

形象策略没有好与坏,端看谁来用?怎么用?用在哪里?千万不要看到某一个形象策略受欢迎,就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以免弄巧成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